第4课洋务运动课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洋务运动课堂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5 20: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课堂作业
选择题
1.华为用5G技术使中国民族企业实现了由中国制造
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历史上,我国民族工业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八年级(3)班同学准备排练课本剧《洋务运动》,如果你是导演,
你将从下面历史人物中选哪位担任洋务派的中央代表( )
A.曾国藩  B.奕?   C.李鸿章  D.张之洞
3.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4.史学家蒋廷黻(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自强”须以“求富”为根基,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上海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6.1872年9月15日,《纽约时报》发表了《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报道。不是该批留学生被派去美国的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制造技术
C.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7.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8.左宗棠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
他的重大贡献是( )
A.创建湘军 B.献身变法
C.收复新疆 D.再造民国
9.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1.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3.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14.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5.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植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据此判断,李鸿章认为抵抗外来侵略的措施是( )
A.武器制造,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机器制造,主张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企业
D.创建海军,加强海防,抵御外侵
16.左宗棠是晚清名臣,与他相关的活动有( )
①创办福州船政局
②开办福州船政学堂
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④率军收复新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价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中“识”的因为( )
A.剿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力主预备立宪,实现政治改良
C.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18.柏杨说:“(洋务派)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在不得不屈服时,也只勉强接受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这已是让步的最大限度。”这里“漂亮的拳击手套”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体制
C.治国理念 D.外交思想
19.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20.朱博康、施正康所著的《中国经济史》中写道:“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表明( )
A.洋务派官员施政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派官员政治工作的主观随意性
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偶然性
21.“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 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
A.政治 B.经济 C.思想 D.外交
二、非选择题
22、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他们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中国“独火器万不能及”,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史实依据是什么?为此洋务派进行了怎样的实践?(列举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列举两例)?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说这场运动从西方文明中采纳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更为可取的东西”又是指什么?
(4)洋务运动给近代化探索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23、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为此,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①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③ 1876年 派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④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⑤ 1887年 开办漠河金矿
⑥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中所示表格,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再现了洋务运动的哪两大企业?这两类工业之间有何共同点?(举出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四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结合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
1-5ABCCC 6-10DDCBD 11-15DDBDC 16-21CCAACB
2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筹建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2))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客观上却促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西方政治制度。
(4)学习先进文明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深入挖掘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改革必须要有政治和制度的有力保障才能成功,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
23、(1)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自强”“求富”
(2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筹划海防;
创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
(3)图一为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图二为轮船招商局。共同点:都由洋务派创办;都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等。
(4)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建立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学技术人才;建立起近代国防力量;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