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了该时期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绚丽多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既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知识回顾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核心素养:
一、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知道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与圆周率等基本史实
二、时空观:立足时空观念,了解《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掌握王羲之与《兰亭集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史实
四、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特征内在的联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
五、国家情怀:了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新知导入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朝
书法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楷书《宣示表》
钟繇
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知识的分类整理。
益都(今属山东)人。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贾思勰
“齐民”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齐民要术》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北朝】
新知讲解
科技--农学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书影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
全书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
该书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壹
科技--农学
材料一:《齐民要术·种谷》写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通“反”)道,劳而无获。”
材料研读
据材料一,谈谈农业生产要注意哪些因素?
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进行生产。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农谚展台
影响
①这部农业科学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②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人物简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出身范阳祖氏,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数学家
祖冲之像
科技--数学
朝代 科学家 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
西汉 刘歆 3.1415
东汉 张衡 3.1466
魏晋 刘徽 3.1416
南朝 祖冲之
方法:割圆术
刘徽 (内接129边形)
祖冲之 (内接24576边形 )
祖冲之 数学家
3.1415926 — 3.1415927
(二)科学家祖冲之
科学家祖冲之
科技--数学
祖冲之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贰
科技--数学
科学家祖冲之
视频:天文学发展
1、朝代:
2、职业:
3、领域:
4、成就:
南北朝
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
数学
历法
机械制造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缀术》
(1)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
(2)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祖冲之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二)科学家祖冲之
合作探究
追求真理;
吸收前人成果;
刻苦钻研,坚韧不拔。
请同学们来点赞,写写评论,祖冲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看一看: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程。
壹
书法
请你说说汉字字体的演变
商
东周
西周
秦
汉
魏晋
现代
(秦隶、汉隶)
简
体
字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时人称“钟氏小巧,胡氏豪放”,又有“胡肥钟瘦”之说
胡昭作品
钟繇《宣示表》
《宣示表》是钟繇写给魏文帝曹丕的奏文,内容是劝曹丕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又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钟繇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书法
壹
书法
书法、绘画与雕塑
本名:王羲之
别称:王右军、王会稽
字号:逸少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汉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
出生日期:321年—379年
书圣
王羲之
书法-王羲之
壹
书法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达到了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草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痛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传》: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作《兰亭集序》,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书法--魏碑
壹
书法
魏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魏碑(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时间 具体表现
东汉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曹魏
钟繇和胡昭是书法名家,钟繇独创楷书书法,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
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南北朝
北魏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书法--总结
书法
顾恺之(348年-409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他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绘画-顾恺之
顾恺之
贰
绘画
顾恺之
才绝、画绝、痴绝
贰
绘画
顾恺之
顾恺之
绘画-顾恺之
绘画
《女 史 箴 图》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图中的妇女形象端庄秀美,神情温顺柔和,体现了顾恺之绘画用线精细绵密。 <<女史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
绘画-顾恺之
绘画-顾恺之
绘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三国时曹植写下《洛神赋》,晋朝顾恺之画出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是无价之宝。此图分段描绘《洛神赋》的内容,构图连贯,设色浓艳,画法古拙。只见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相逢,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来洛水女神驾六龙云车离去,洛水女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
特点:这一时期的雕塑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宏伟精巧。
秦汉雕塑艺术
雕塑--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
雕塑--石窟艺术
叁
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第20窟
云冈石窟第20窟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
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具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即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雕塑--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雕塑--石窟艺术
视频:佛教发展与雕塑艺术
课堂小结
祖冲之和贾思勰
书法成就
绘画成就
雕塑成就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
2
3
4
1、右图书法作品的原创者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2.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中国和世界人民深感悲痛。民以食为天,华夏儿女历来关注农业生产,请问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A】
【A】
课堂练习
3.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事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
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
4.某中职学校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应该选取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
A.蔡伦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宋应星
【D】
【B】
5.翻译《齐民要术》的日本学者表示:“关于农业生产的切实指导,可以和老农的宝贵经验媲美的只有这部书。所以我特翻译成日文,并加上注解,刊成新书行世。”这说明《齐民要术》( )
A.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B.善于总结农民的生产实践
C.提高了日本农业的生产水平
D.记载了机械制造重大成就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