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5 21: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墙上一条河,
刮风不起波,
天热它就长,
天冷它就落。
谜语竞猜
(答一气象测量器具)
我的体重就是这样变化的,谜底一定是体重计。
一物细又长,
红心里面藏。
下去要穿棉,
上来减衣裳。
俺天天穿棉袄啊。猜不出。帮帮我吧。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欣赏自然变化,感受地理之美。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学会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和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气温:指大气的温度。(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
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
气温。)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一、气温的含义及测量
气温日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
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
化。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
变化。
阅读材料
气温的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气温的观测项目包括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这些观测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百叶箱能让空气自由流通,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自动气象站对气温能够进行实时观测,并每逢整点记录一次。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
百叶窗
测量工具:温度计



均气温
根据某地气温资料,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 12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 25℃,以5℃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根据下表给出的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值,绘制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
绘制气温曲线图 (比一比,看哪组绘得快又好!)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6 9.5 12.6 16.1 18.9 19.6 19.7 19.1 17.5 15.0 11.3 7.9
——我会判读!
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
最高月均温21℃,在7月。
最低月均温1℃,在1月。
气温年较差20℃。
年平均气温12℃左右。
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
5.在一年内该地气温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然后气温逐渐下降。
讨论:
气温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性?
周期性
日变化
年变化
为什么呢?
二、气温的变化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
气温(℃)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
21
23
25
27
29
31
33
29.7
24.5
最高值 最低值 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 温(℃)
时 刻(时) 日较差(定义)
5.2
29.7
14时
24.5
日出前后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日出前后
1
4
7
10
(月)
0
10
-10
20
30
-30
-20
气温(℃)
平均气温(℃) 月份
最热月
最冷月
气温年较差 1
-2
7
27
29
北半球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
2
3
5
6
8
9
11
12
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小结)
北半球
大陆:气温最高月份:7月
气温最低月份:1月
海洋:气温最高月份:8月
气温最低月份:2月
南半球
大陆:气温最高月份:1月
气温最低月份:7月
海洋:气温最高月份:2月
气温最低月份:8月
易错警示
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不是一年之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差,而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的差。
气温的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夏天来了,人们为什么总喜欢到海滨渡假呢?说明你的理由。
深入探究
考考你的课外阅读
请将温度数据和比较分析填入下表
沙子 水 温度比较
早上
中午
傍晚
5°C
5°C
一样
18°C
15°C
沙热水凉
6°C
8°C
沙凉水温
说明了什么?
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 慢,降温也慢。海陆有热力差异
思考:图D、E、F
5℃
18℃
5℃
8℃
15℃
6℃
早上
傍晚
中午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等高线是如何定义的?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等温线分布图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
想一想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相等
三、等温线的特征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大致延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判读等温线图
E
A
C
B
D
高温中心
低温中心
温差大
温差小
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断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等温线的特征
等温线像这样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
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1.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观察
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观察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0
10
0
-10
20
10
-10
0
0
66.5°N
66.5°S
23.5°N
23.5°S
观察: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数值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影响因素是什么
0°
纬度因素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冬暖夏凉是海洋,冬冷夏热是陆地,
地势高低也影响,相差6℃每千米。
三、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P52
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图:绘有等温线的地图 。
等温线: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温线像这样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
三、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图:绘有等温线的地图 。
等温线: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温线像这样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受纬度位置影响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赤道0°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 ,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小结)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
低约0.6 ℃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课堂小结
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化不同:
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
带和 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大。



1、某地8时、14时、20时、2时观测到的气温分别为6℃、16℃、 14℃、4℃,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 )
A.16℃ B.14℃
C.10℃ D.12℃
检测目标
C
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落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 14时前后、日出前后
D
检测目标
3、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 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 )
A.日平均气温 B.气温日较差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年平均气温
B
检测目标
4、南半球大陆,一年中气温最高月份出现在 (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A
检测目标
5、我国很多名山都是夏季避暑胜地,其原因主要是:
A.地势高阻挡了夏季风 
B.森林茂密,气温变化小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D.风景秀丽
C
检测目标
课后作业
1.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
谈谈你的收获吧
探究作业
妈妈,这是怎么了?冰面越来越小了,我们会淹死的。
妈妈也没办法,都是人类惹的祸。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发展下去后果会怎样?
谢谢大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