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说课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图形的旋转(说课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5 20:5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图形的旋转说课
01
教学分析
目 录
02
教学设计
03
教学过程
04
说课综述
教学分析
1.教材的内容
“图形的旋转”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缇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
目标
HOW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教学、学法
教师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学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怕学、不学
课前布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
主动学习
枯燥、抽象
课件演示
情境教学法
有趣、具体
检验
提升
课后拓展
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环节二 观察动图 感知旋转要素
1.旋转方向;2.旋转中心;3.旋转角度。
环节三 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
环节四 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
环节五 课堂小结 加深理解
环节六 作业布置 欣赏数学的美感
课前准备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新课开始,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广泛存在着旋转现象,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设计师致力于教学课件、教学设计、PPT及相册PPT的原创设计与美化。
环节 二 观察动图 感知旋转要素
1、旋转方向
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中两个风车叶片的转动,请用手示范一下它们分别是怎样旋转的?(学生用手势演示)并回答:如何描述风车的旋转方向
让学生用手在空中画圈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课件,初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倒转”的方向感, 再让学生通过手势实际操作,亲手感受“正倒转”来加强旋转方向的认识,最后让学生与时钟指针转动相结合用一句话来表述物体的旋转方向,既对刚才所学进行巩固和加强,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
环节二 观察动图 感知旋转要素
2.旋转中心
通过对风车经过旋转得到了的图案。
请学生上台演示这两个图案分别是如何旋转得到的?
问:图形中谁是不动的?中心点的距离有没有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
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明确了图形的旋转中心的重要性,同时得出中心点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不变,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的特点,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
环节二 观察动图 感知旋转要素
3、旋转角度
观察下图,它们是由同一个菱形旋转后得到的图案。它们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出,旋转的角度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一样的菱形,旋转后却产生了不同的图案,让学生感受描述旋转度数的必要性。
环节三 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
小组活动:观察课件,转动钟表模型,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指针的旋转表述清楚。
o
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请学生拨动手中的钟表模型,思考后举手回答,全班同学复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归描述出指针的旋转现象。针对学生的表述,对学生进行鼓励,对于表述较完整的提出表扬,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四 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
做一做
1、教师请大家起立,活动胳膊做手臂旋转的动作,让学生描述胳膊旋转的过程。
2、左侧有车通过,车杆要绕点 O1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右侧有车通过,车杆要绕点 按 . 方向旋转 °
设计意图
为后面的练习环节降低了难度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及时巩固消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添加标题

环节五 课堂小结 加深理解
小结
1.旋转的方向
(1)顺时针旋转 (2)逆时针旋转
2.旋转的性质和特征
(1)旋转是物体绕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2)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旋转后,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化。
环节六 作业布置 欣赏数学之美
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美丽的图案。让学生设计图案,是对旋转的性质和作图的一个综合运用。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旋转是物体绕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旋转后,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化。
设计意图 清晰再现本课的重点难点
有利于学生不断地加强和深化对知识的掌握。
说课综述
这节课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主动去创造美!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