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吗
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七年级地理上册(RJ)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并掌握人口增
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3、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60
10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年份
人口/亿
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加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
20
40
80
2050
缓慢
加快
更快
世界人口的增长
0
2)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
3)增长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的婴儿数(一年内)
总人数
死亡的人数(一年内)
总人数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
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
>o
=o
说明人口数量是怎么变化的?
人口增加
人口不变
人口减少
思考一下
PPT模板:.1ppt./moban/ PPT素材:.1ppt./sucai/
PPT背景:.1ppt./beijing/ PPT图表:.1ppt./tubiao/
PPT下载:.1ppt./xiazai/ PPT教程: .1ppt./powerpoint/
资料下载:.1ppt./ziliao/ 范文下载:.1ppt./fanwen/
试卷下载:.1ppt./shiti/ 教案下载:.1ppt./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1ppt.//
语文课件:.1ppt.//yuwen/ 数学课件:.1ppt.//shuxue/
英语课件:.1ppt.//yingyu/ 美术课件:.1ppt.//meishu/
科学课件:.1ppt.//kexue/ 物理课件:.1ppt.//wuli/
化学课件:.1ppt.//huaxue/ 生物课件:.1ppt.//shengwu/
地理课件:.1ppt.//dili/ 历史课件:.1ppt.//lishi/
1.5%
1.0%
1.7%
1.4%
2.7%
0.2%
欧洲最低
非洲最高
南极洲没有
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16 1.02
巴西 1.9 1.2
德国 0.94 1.03
尼日尼亚 1.8 2.43
0.14
0.7
-0.09
4.23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了德国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也就是说德国的人口在不断减少。
计算并填表
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越来越快?
医疗水平提高
婴儿死亡减少
生活水平提高
人类寿命延长
讨 论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什么来衡量?
4)从上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北美洲。
地球上六十多亿人口是不是均匀地分布在1.5亿平方千米的陆地上呢?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的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地区 面积 (千米2) 人口数 (人)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A地
B地
12500
1000000
80
10000
1600000
160
人口分布的疏密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越大,人口越稠密,反之则稀疏。
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千米2
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某地区面积4000千米2 ,人口80万,该地的人口密度是多少?
200人/千米2
世界人口分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不均匀
请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密”
1
2
3
4
中低纬度地区
沿海平原地区
“四密”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何特点?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分析
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
B
D
D
A
A
A
C
“四疏”
A. B. .
C. D. .
高原山地
高纬度地区
雨林地区
沙漠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
1)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或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2)人口稀疏区自然环境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
小 结
人口分布 典型地区 分布原因
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稀疏区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
高原、山区 山势高峻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爆炸的时代——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每天增加219028人;
每小时增加9126人;
每秒增加2.5人;
一节课(40分钟)增加______人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6000
三、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交通堵塞
饥饿贫困
就业困难
居住条件差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但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呢?
国防兵源不足
劳动力短缺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
人口过少
出现负增长
控制生育政策
中国、印度
鼓励生育政策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采取什么对策?
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
1.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农村人口
迁移
城市
进城打工
进城求学
改善生活条件
?
寻求发展机遇
四、不同的人种——世界的三大人种
根据肤色、头发、面部特征等可将人类划分成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色浅
黑色
浅黄色
棕黑色
波状
卷曲
黑直
鼻子高
嘴唇薄
嘴唇厚
扁平
多
少
中等
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
人种数量对比
43%
16%
41%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混血儿
世界人种的分布
同一人种在世界上的分布特点:大范围集中,小范围零星。
人 种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
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世界人种的分布
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在人类发展早期,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受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黑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皮肤内含黑色素量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比较长,可以是冷空气较缓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所以肤色和身体特征具有上述两种人的过渡性。
非洲原本是黑人的故乡,那些分布于非洲以外的黑人,主要是于16世纪中期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把他们从自己的土地上掳掠到美洲、大洋洲上去,并沦为奴隶,经过黑人几十代人的努力,现在奴役制度已被废除,他们的后代也就生存在那里,他们为开发建设美洲、大洋洲做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资料
面对种族歧视,你认为该怎么办?
正确的种族观:
各色人种都是平等的,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主人。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五个环分别代表着五大洲,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
人种特征巧记歌
世界居民三种分,体质特征要记清。
黄人肤黄头发黑,体毛中等面庞平;
白人三色都很浅,高高鼻梁薄嘴唇;
黑人皮黑头发卷,体毛较少厚嘴唇;
各个种族应平等,没有高贵卑贱分。
人
口
和
人
种
世界上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
密集区
稀疏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世界上的人种
人种构成
人种分布
数量
增长特点及地区差异
决定人口增长的因素
课堂小结
1、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B.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快越好
C.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变就好
D.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检测目标
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
B.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英、美、法等发达国家
C.白色人种是优等人种,黑色人种是劣等人种
D.日本人是白种人
D
检测目标
3、关于人口增长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18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B.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C.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慢
D.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缓慢
A
检测目标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力充足 B.荒地开垦
C.森林种植面积扩大 D.失业增多
D
检测目标
5、亚洲西部、印度北部、非洲北部的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A
检测目标
课后作业
1.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
谈谈你的收获吧
作业:
写一篇关于保定人口变化、城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谢谢大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