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人工造雪是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B.水变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隙改变了
C.人工造雪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高压风机将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了
2.铬是人体中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对血糖代谢至关重要。如图是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铬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铬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D.铬原子的中子数为28
3.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24个质子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4.一个铁原子中共有82个粒子,其中30个粒子不带电,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6 B.30 C.56 D.82
5.如图是某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元格中22表示22个钛原子
B.图示微粒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所以是原子
C.钛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
D.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小于中子数
6.依据图中所给内容,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13+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B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C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 蔗糖分子消失了
D 碘固体、碘蒸气均可使淀粉变蓝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A B.B C.C D.D
8.铷原子钟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精确时间。下图是铷元素的部分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
C.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9.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器测得U型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对应的U型管为a
B.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NH3,减少NH3对空气的污染
D.0﹣1分钟,因为微粒静止不动,所以氨气浓度为零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
B.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CO和 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1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遥知不是雪,为由暗香来” --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单质--由同种分子构成
13.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实验现象 分子的性质
A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空气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B 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而水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A.A B.B C.C D.D
14.“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水是混合物 B.它们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C.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性质 D.水转化为超临界水属于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5.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请结合以下图形回答问题。
①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
②B~F 中共有___________种元素。
(2)如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填粒子名称)_______。
②A 到 B 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16.NASA的火星探测车“好奇号”负责采集火星的土壤样本和岩芯,在盖尔环形山中发现了硼元素。根据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填空。
(1)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硼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硼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
17.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3~10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_。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3)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9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4)根据上表的规律,预测质子数为20的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
18.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膨化食品,会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摄入过量的铝,还能引发软骨症等。右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图中“ ”处为________;已知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图中等质量的三种元素中,原子个数最少的是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
20.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结果保留整数);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结果保留小数后三位)。
21.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如果该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6,则该铁原子的中子数是多少?___________
22.(1)已知钠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求该原子核外电子数是多少?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2)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精确到整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6.A
7.C
8.D
9.D
10.D
11.C
12.D
13.C
14.B
15.(1) 23 4
(2) 氢原子和氧原子 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16.(1)10.81
(2)非金属
(3)5
17.(1)
(2) 氧元素 13 26.98
(3)119
(4)②
18. 13 失去
19. 氟 氖 Ne 氖元素 Ne元素
20.(1)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则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2) 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设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 x,根据公式可得
x=2.657×10-26kg
答: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21.56,30
22.(1)11;23(2)16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