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识字课《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个生字。
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难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
阅读材料、铅笔、双方格本
教学方法:
示范法,朗读法,游戏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听。(播放《笠翁对韵》歌曲)
2.同学们,刚才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①都是什么对什么②都有“对”字)
3.看,我们学过的《一二三四五》这首儿歌中我们也能找到对应的事物。(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古对今),这些就是对子。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小韵文——《对韵歌》。齐读《对韵歌》
4.认识“对”字。
(教师手拿识字卡片“对”)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个字宝宝,这个字读 duì。谁来给“对”组词?(学生说)真棒。看,这是什么?(春联)春联也是对联,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对联随处可见,这是祠堂门口贴的对联,其实,我们的校园里也有对联呢?(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看视频。
过渡:音乐课上,姚老师听大家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请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你的眼睛就看到哪,心里跟着一起读。(播放课文音频。)
2.自由练读。孩子们,想不想自己读?请你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读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两名生读)
4.师生合作读一遍。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认识“云”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白云图片)
(2)出示字卡“云”,指名读。
(3)孩子们,你都见过什么云呢?
(生答:白云)蓝蓝的天空飘着美丽的白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云呢?
(学生回答:乌云)
你能描述一下乌云是什么样子吗?
(出示乌云图片)这就是乌云。黑沉沉的乌云快要压了下来,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快要下雨了)还有一种云,大家知道吗?彩云,也叫彩霞。彩霞分为朝霞和晚霞。早上的云我们叫朝霞,榜晚的云我们叫晚霞,有这样一句话你听说过吗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太阳升起时出现朝霞,意味着今天可能会下雨;晚霞出现时,意味着明天可能是大好的晴天。
2.认识“雨”字
(1)过渡:看看谁是识字大王,谁认识这个字?(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猜到的?认识“雨”。(出示雨的演变过程)(出示字卡 3---雨。)跟老师一起读。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学生回答)(毛毛雨、暴雨、阵雨),这是什么雨呢?(课件)不同季节的雨也有不同的名字,春天的雨叫“春雨”,秋天的雨叫“秋雨”。
(2)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马上要下雨了。一起读:(出示:云对雨)(指名读、齐读)
3.认识“雪”字
(1)(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白白的雪花、洁白的雪花)雪花像什么?(柳絮,鹅毛)
(2)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学生回答:风)
4.认识“风”字
(1)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范读,指名读。你能给风组词吗?(学生说)并且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学生说)这样的风你见过吗?(出示龙卷风图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多植树,从而做到防风固沙。
(2)因为有了风的帮助,雪花终于可以漫天飞舞了。一起读:(雪对风)
5.认识“花”字
(1)过渡:(出示花对树,鸟对虫。)来,孩子们,按照刚才老师教的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这两句你想介绍什么字给大家?一会我们来交流一下。(老师,在花对树这句话中,我想分享花字,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草字头,下边是个化)
(评价:草字头都认识,真是一个识字大王)
(2)孩子们,你都见过哪些花儿?(学生说)看,这是桃花、杏花、月季花、牡丹花、百合花,百花齐放,真美呀!(边说边放课件)孩子们,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是花的花呢。(放课件让学生根据图片说)比如:大海波涛汹涌,翻滚的海浪叫——浪花;冬天到了,天空会飘落——雪花;元宵节燃放的鞭炮叫——烟花。
6.认识“树”字
孩子们,像花一样,作为大自然的宠儿还有树呢。看到这棵大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树;这是一棵高大的树;这是一棵像伞一样的树。)是呀,就是这样的树,给我们带来一抹清凉。一起读:花对树(出示花对树)
7.认识“鸟”字
还有想分享的吗?(老师,我认识鸟,上边这个地方像小鸟的头,中间这个地方像小鸟的身子,最下边像小鸟的爪子)哎呀,你太会观察了,正好老师也想分享给大家看。(找动态视频)孩子们,“鸟”是象形字。“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小眼睛。一起读:鸟(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
8.认识“虫”字
孩子们,还有想分享的吗?(老师,我想分享“虫”字,这个字是中+提+点,可以给它组词虫子)真聪明!孩子们,这个字就是读虫,一起读。漂亮的小鸟喜欢吃可爱的虫子,我们常说“鸟对虫”。(课件出示鸟对虫)齐读
9.齐读“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要吗?)
10. 学习后两句话过渡: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桂林的美景吧!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景视频。
(1)谁能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大山?什么样的水呢?(高高的大山、青青的大山)(清澈见底的水、清清的水)
(2)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多么秀丽的景色啊!我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我们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
(3)出示字卡---山以前的山字可不是这样写的,它也是个象形字,我们来看山的演变(出示山的演变)。好玩吧,每一个字后面都有一个情景呢。(出示课件“山”) “山”一共有 3 笔,中间竖最长,第二笔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笔画----竖折,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距离是相等的。请看姚老师在田字格里的书写!姚老师在写这个字时有一个小窍门,知道是什么吗?“中间竖长两边短,竖折写时应连贯。”(学生读)好,请描一个山,写一个山。
(4)孩子们,我们在形容色彩绚烂的春景,表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柳绿桃红(出示:柳绿桃红)看到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说:清清的小河边,一棵棵高大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一排排桃树开出了粉嫩的桃花。多么美的景色呀!)过渡:是呀,你看到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这样的,也可能是这样的。真美呀!我们再来读:柳绿桃红。(师领读,生跟读。)
(5)看!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孩子们,这一句话是美景与美景相对,看着画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11.孩子们,今天的字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要吗?)
四、朗读训练,合作对读。
1.(出示课文)师生伴音乐读。过渡:你们真棒!同学们,大自然变换的天气、可爱的动植物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面,这些事物一对一对地写进了对韵歌中,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来读一读它。
2.拍手读。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试一试。(师生拍手读对韵歌)同学们,是不是拍着手来读,特别富有节奏感。
3.合作读。男生读上半句,女生读下半句。(课件出示课文:云对雨,()。花对树,()。山清对水秀,()。)
4. 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课文:云对雨,()。花对树,()。山清对水秀,()。
5.呀!这回只剩下一个“对”字了,还敢挑战吗?
6.总结:(竖起大拇指)刚刚学完,就会背诵了,真了不起。通过诵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
7.孩子们,喜欢对对子吗?谁愿意来挑战一下,把他们组成对子呢?(天地高低黑白明暗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推荐读书。
总结:孩子们,有一位清差大臣名叫车万育,他写了这本书,叫《声律启蒙》。(出示课件《声律启蒙》封面)这本书的部分内容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登上了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想听吗?(播放视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希望大家都能虚心、认真地学习我们祖国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小小传承者。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六、作业把《声律启蒙》唱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