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生物的分类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生物的分类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6 10:2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生物的分类
22.1
学习目标
2、理解生物命名的方法。
1、掌握生物分类等级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清楚原生动物的结构特征、主要类群、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4、能说出藻类的结构特征、主要类群、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上图,思考下列问题:
1.将这14种生物进行分类,怎样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可以将每组中的生物再进行分类吗?分类的结果是什么?
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市,在各种各样的商品中,如何在第一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
生物的分类
分类等级:
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
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可将
不同的生物加以分门别类。
界、门、纲、目、科、属、种。
基本单位
2. 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生物的分类
看书30页了解
犬是怎样被列
入不同的分类
等级的。
书中可以看出,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同样,植物的每一个物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归属于相应的属,科,目,纲,门,界之中。
例如,桃在分类上隶属于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1、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______,
各生物间共同特征______,亲缘关系______。
越多
越少
越远
2、分类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______,
各生物间共同特征______,亲缘关系______。
越少
越多
越近
归纳
编制生物检索表
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对立的两类,具有相似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特征相对的生物归为另一类。再在每个类别中寻找另外一些特征,直到确定出不同种生物为止。
1.身体内无脊椎…………………………蟹、蝎子
1.身体内有脊椎···········…蛙、马、河豚、蝙蝠、企鹅、燕
2.皮肤裸露……………………………蛙
2.皮肤不裸露···················马、河豚、蝙蝠、企鹅、燕
3.用鳃呼吸…………………………河豚
3.用肺呼吸··························马、蝙蝠、企鹅、燕
4.胎生哺乳··························马、蝙蝠
5.善于奔跑…………………马
5.善于飞行…………………蝙蝠
4.卵生·······························企鹅、燕
5.善于飞行…………………家燕
5.善于游泳…………………企鹅
2.水生…………………………………蟹
2.陆生………………………………..蝎子
双名法
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双名法
属名+种名
小家鼠的学名:Mus musculus
属名
种名
例如:黑斑蛙的学名: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
生物分界 主要生物类群 结构特点
原核生物界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 体、蓝藻等。 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原生生物界 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
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植物界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真菌界 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生物可分为五大类群
原核生物界
放线菌
细菌
衣原体
原核生物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原生生物界
草履虫
藻类植物
植物界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真菌界
酵母菌






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
动物界
脊椎动物
你能利用检索表查出它们是什么目的动物吗?
A
B
你能利用检索表查出它们是什么目的动物吗?
E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