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灰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灰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6 21: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灰雀》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 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 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 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难点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教学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宁、仰、诚”都是后鼻音,“仰”“或”在字形上分别容易和“迎、柳”“成”混淆,可让学生在词语中辨析字形,如“仰望——欢迎——柳枝”“或者——成功”。还可以在学生自主熟读的基础上,出示“列宁、惹人喜爱、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诚实”等词语,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在运用词语的过程中巩固识记。本课要求的会写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要提示学生注意笔画的变化。比如,“粉”“粒”中的米字旁最后一笔、“郊”中的“交”最后一笔都由捺变成点,左右部分应写得紧凑些。还有几个易写错的字,要提醒学生注意。比如,“雀”的下边部分右边有四横,要与“住”区分;“或”不要少写右边的一撇和一点;“男”字的上部,“田”中间的一竖与下部“力”的一撇是分开的两笔。
2.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很有特色。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不同,对话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不同,语气也不同。教学时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练习朗读。
3.积累运用文章刻画人物形象主要利用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在教学时,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
(2)搜集有关白桦树和列宁的资料。
(3)搜集灰雀的资料和图片。
(4)初读课文,学会利用识字方法记忆会认字字形,能用生字进行组词,能对会写字生字归类,结合自己掌握的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5)再读课文,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通顺,并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我们来上课。上课......同学好,请坐。
一、灰雀惹人喜爱。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灰雀,看老师写课题。谁来读?请你读,题目和题号之间要有一个小小的停顿,你读出来了。我们一起读
2.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先自己读一读,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再读给同桌听,有读错的互相提个醒。
(1)【第一列 1】好,请你读给大家听。她都读对了吗?真好,大家听得也很认真。
A、第一行我们一起来看,这些生字变红了,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他们都是后鼻音,要把他们读准确,仰,仰望,诚,诚实。先读生字,再读词语,你来读,一起读。
【课件出示脯】这个字,我们一起读。这是一个多音字,想要读准多音字就要从它的意思入手。当读脯的时候,通常表示的含义是:胸前的肉,根据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组词【胸脯】,指着你胸前的位置,跟老师一起读,胸脯。它还有另外一种读音,读【脯】,当读【脯】时,通常表示的含义是晒干的水果或者肉类,我们可以组词:果脯、肉脯
B、再来看第二行,先读生字,再读词语,你读,你也读。来看这个词,面包渣,渣这个字,你还能组出哪些词语?
学生:馒头渣、蛋糕渣、饼干渣。。。。。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老师为你们点赞。刚才同学们举的这几个例子,都代表“渣”的一类含义----碎屑渣字还有另外一类含义---那就是提取精华后剩下的东西,比如:药渣。根据这类含义,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同学们可真会举一反三
C、第三行,一起读。惹人喜爱。生活中,谁或者什么惹你喜爱了?(2人)
D、再看这个词,读,诚实。【边说边往台下走】谁来给诚组个词?——诚实、诚信、诚恳、诚意......
(2)“诚实”的“诚”为什么是言字旁?
(3)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就是“诚”。诚实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课显:诚实)想要写好“诚”这个字,你有哪些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呢?---左窄右宽---最后有一个点不要忘记【上台】看老师来写这个词。
(4)先看“诚”,“诚”字要写好,左窄右宽要记牢,右边一横对左边,一撇伸到言字边,斜勾伸展,最后一点,就成了;“实”字刚学过,撇写舒展,长点有力,做人要实实在在。读:诚实。
(5)把“诚实”在练习本上认认真真写一遍。【下去巡视】【放粉笔,拿翻页笔】投影展示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写的,谁来评一评?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这位同学写的和这两位同学说的,在你的本子上再来写一个诚实,注意要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3.【回到台上】好,会写这两个字了是吧。
(1)我们再回到“惹人喜爱”这个词。课文写了谁惹谁喜爱?有的同学没有举手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来说?请你——灰雀惹列宁喜爱。是的,(板贴)灰雀惹列宁喜爱。还有呢?——灰雀不光惹列宁喜爱,也惹男孩喜爱。
(2)列宁是谁呀?
①列宁是谁?(往左侧台下走)
②你懂的的可真多!看,这就是列宁,自己读一读。【课显:出示列宁头像和介绍: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前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③【前苏联】变红,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列宁正是他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但遗憾的是,前苏联已经在 1991年解体了。伟人的功勋已经成为历史,但伟人的事迹永流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宁的故事。
二、惹列宁喜爱的灰雀
(一)故事背景
1.【播放清晨曲,灰雀婉转的叫声】你们听,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公园里的白桦树上,灰雀出巢了【缓缓移出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三只灰雀】。正在郊外养病的列宁来到了公园......
(1)你看到惹人喜爱的灰雀了吗?谁来读读你看到的灰雀?指生读谁也来读?请你、灰雀哪里惹你喜爱了?
——灰雀的颜色很惹我喜爱。(你从哪读出来的?)它穿着灰色的外衣,衬着或粉红、或深红的衬衣,颜色非常漂亮。是呀,灰雀多会打扮自己呀,它们穿着银灰色的外衣,衬着或深红,或粉红的衬衫,看起来真是——惹人喜爱。
(2)灰雀还有更惹人喜爱的呢!你找到了吗?你说——她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
点拨:它们是怎么来回跳动的?
——小灰雀在树上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叫来回跳动吗?】又从另一个枝头跳到这个枝头......对了,这才叫来回跳动。
连起来说一说。
——灰雀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又从另一个枝头跳回来,一直这样跳来跳去,非常可爱。多么活泼的小灰雀呀!灰雀还会怎么跳动?
提示:如果灰雀想找别的朋友玩,会怎样来回跳动?
——灰雀从低处的枝头跳到高处的枝头,又从高处的枝头跳到低处的枝头,就像跳舞一样,特别轻快。
——灰雀从这只灰雀的枝头,跳到那只灰雀的枝头,又从那只灰雀的枝头跳回来,跳得特别开心。(它们还是一边跳,一边在婉转地歌唱)。对,它们就这样,一边来回地跳动,一边婉转地——歌唱。什么样的歌声才称得上是婉转的歌唱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听到的灰雀歌声是怎样的?)
——灰雀的歌声非常好听。它们叽叽喳喳叫得可清脆了。真惹人喜爱呀!
————灰雀的歌声特别悦耳动听,让我怎么听都听不够。
2.【出画面】
这是因为灰雀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呀!白桦树是他们的舞台,它们穿着漂亮的衣裳,快乐的舞蹈、歌唱。这样的灰雀一定惹你们喜爱,对吗?谁想读?读出你们的喜爱呢?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啊,那让我们配着音乐,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太美了,这样的灰雀更是惹得在郊外养病的列宁的喜爱。你从哪句话读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课件】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是啊,列宁是多么喜爱灰雀啊!他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着三只欢快的灰雀,看灰雀(看字伸手请,雀字递话筒)......听(听字伸手请)灰雀(递话筒)......他仰望着三只欢快的灰雀,和灰雀招招手,说......——你好,灰雀你婉转的歌声真好听......——你好呀灰雀,昨天晚上你睡的好吗?他就这样望着,听着......然后俯下身,......(洒好吃的面包这和谷粒)4.这样的灰雀给养病中的列宁带来了什么?(一个比一个情感强烈)——带来了快乐!——带来了陪伴!——带来了安慰!是啊,这带给列宁快乐、陪伴、安慰的灰雀是多么——惹人喜爱呀!(练习接读)
三、惹人喜爱的灰雀不见了
可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取下灰雀】
师:小灰雀究竟去哪了?我们来猜一猜。你来猜。
预设一:
生 1:我觉得是去南方过冬了,他可能去为自己找一个温暖舒适的巢了,对吗?你说。
生 2 :我觉得它是去玩去了,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捉迷藏去了,
生 3:我觉得他有可能会飞到公园内跟别的灰雀去嬉戏,去找新的朋友了。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胡老师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很多的猜测,后来我读着读着终于找到了答案。
预设二:生: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
师:是这样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 3~10自然段,从列宁和男孩的对话中来找找答案,
请同学们默读 3~10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列宁的话,用横线画出男孩的画,来拿出笔边默读边画。找好了的孩子举手。我发现你们真会默读,默读就是这样,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都找好了吗?找好了。好,接下来胡老师来读列宁的话,你们一起读男孩的话,看看大家都找对了吗?做好准备没有?读书的姿势是怎样的?表扬。表扬第三大组全部做好了,我们一起来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没......我没看见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他怕冷.多好的灰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他还活着!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同学们都找对了,轻轻地把书放下来。
四、灰雀去哪了?
1、读完了对话,小灰雀究竟去哪了,你们知道答案了吗?一起说,大声地说。---被小男孩抓走了单独说,指生回答师:你们真聪明,你从哪句话中发现是小男孩的呢?【课件出示提示语】那你能结合想象和你刚才说的给这句话填上提示语再来读一读吗?生:紧张、担心、犹豫、忐忑不安
2、(标红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小组讨论探究小男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在想什么小组派代表发言。
3、师:会飞回来?
生:一定会飞回来
师:真的会飞回来?
生:一定会飞回来!
师:真的一定会飞回来?
生:一定会飞回来!练习接读,感受小男孩坚定的语气。
4、你们说,此时列宁知不知道是男孩儿捉走了灰雀?那列宁为什么还要这样说,而不是拆穿他、责问他?
【出示:留下“一定是飞走了......多好的灰雀呀”】
5、带着理解分角色朗读对话对话。
五、 惹人喜爱的灰雀回家了。
1.那么灰雀真的飞回来了吗?(飞回来了)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果然......对呀,再次看到灰雀,列宁多么开心哪!他看看男孩儿,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话筒递给学生】
2.(问读句子的同学)列宁为什么微笑着说啊?——因为列宁又看到灰雀回来了。还因为什么微笑着说啊?
3.你真了不起,读懂了列——宁的心哪!【转身指黑板】所以,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4.谁愿意扮演惹人喜爱的小灰雀呀?来回答伟大的列宁同志的问话?【生大面积举手】,昨天你到哪去了?
5.你们看哪,因为列宁的爱,小男孩回心转意了,惹人喜爱的灰雀回来了,一个诚实的男孩【接读:欣喜的】也回来了。
【移动“诚实”】同学们,学完了课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对吗?--对那你们说小男孩喜爱灰雀吗?--喜爱他们对灰雀喜爱的表达方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列宁是将灰雀放回大自然,但小男孩是想将灰雀据为己有。
你真会总结是啊同学们,当我们喜爱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的时候,会有很多种表现,有时会将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有时会称赞它、还有的时候想把它据为己有。对于灰雀来说,给它自由才是对灰雀真正的喜爱。
今天老师在咱们班的图书角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书,老师猜你们一定很爱书,很爱读书对吗?那么当你很喜爱一本书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把这本书带给你的喜悦传递下去,把这本书里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才是对这本书真正的喜爱,你真是个温暖的孩子。同学们,表达喜爱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同学们在生活中细心去发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惹人喜爱的灰雀、走进了伟大的列宁和诚实的男孩,还学会了如何正确表达喜爱。老师还想推荐同学们继续阅读《列宁的故事》看看伟人身上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下节课我们一起开一个故事交流会,好吗?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