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
课 题 《欧姆定律》章节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欧姆定律三大基本实验,会设计实验测电阻、探究U、I、R之间的关系; 2.会进行简单欧姆计算,掌握U-I图像变化规律; 3.能够进行简单动态电路分析,联系生活并应用。
教学过程
问题一:欧姆定律三大基础实验 1.如图所示的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用伏安法测电阻R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B. C. D. 2.(多选)以下的实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d、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实验:可用小灯泡替代定值电阻 答案:BCD B.b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C.c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方便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D.d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6V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20Ω,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为完成实验,应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答案:D A.10Ω 2A B.20Ω 1A C.30Ω 2A D.50Ω 1A 4.右图为“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不变,同时向______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填“左”或“右”),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2)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也要移动滑片,其目的是 . 答案:(1)电阻;左;(2)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第4题 第5题 5.图1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2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 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 (选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滑动. 6.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 (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______(选填a、b、c、d)。 (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测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第三次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 A.待测电阻值为 欧。 (4)接下来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发生变化 保持不变(2)d (3)0.18 15.2(4)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问题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A.导体电阻不变,导体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不变,导体中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正比 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电流有关 D.导体电阻与该导体两端电压有关 2.把阻值为2欧的电阻R1与阻值为5欧的电阻R2并联起来接在电源上,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 ;通过R1、R2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两个电阻并联在电源两端,其中R1=60欧,R2=40欧,通过R2的电流是0.3安,电源电压为 ,通过R1的电流为 。 答案:1:1;5:2;12V;0.2A 3.如图为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电子身高测量仪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R1=6 ,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15 0.5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闭合S: 答案:变小;变大;2.7 (1)当被测身高较矮时,电压表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9 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4.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A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5.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 答案:6V;10Ω;20Ω 6.把标有“10Ω 1A”和“50Ω 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在某电路中,为了安全,电路两端所加的电压最大是多少?电路中总电流的最大值为多少?改为串联情况是否一样?通过计算证明。 答案:10V;1.2A;不一样 精讲1 欧姆定律三大实验 知识树 重难点解析 滑动变阻器在探究I与R关系中的应用: 先给例题: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方法归纳】:5Ω更换为10Ω后,电阻变大,分得电压增加,要使电压回到刚才的值,必须使滑动变阻器也增大,减少R分得的电压。所以B答案正确。 方法归纳:调节滑片的方法“换大调大”“换小调小”,即在探究I与R关系实验中,要使电压值不变,两个电阻大小同步变化。 2、特殊法测电阻:(如果学生掌握情况不乐观,有需要可回头温习一遍) 详解见第十九讲“精讲2 :特殊法测电阻” 三、规律总结 三大实验综合比较 探究目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实验设计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流和电压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与电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经过电阻的电流,计算R值 电路图滑动变阻 器的作用保护电路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实验图像 无 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即: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即: 评估交流利用不同规格的器材多次进行实验,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从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移到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
出题角度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例1】(2015·佛山)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并且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滑动变阻器分别处于的位置 .(填字母) A.断开、阻值最小处 B.断开、阻值最小处 C.断开、阻值任意 D.断开、阻值最大处 (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 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 . (4)在ab间先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5)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 . 答案:(1)图略;(2)D;(3)3;c;保持电阻电阻两端电压不变;(4)20Ω,1A;(5)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 出题角度2:伏安法测电阻 【例1】(2018·乐山)在测量标准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 (1)小明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闭合开关时,发现有接线错误。请你按要求在图将需改错的导线画“ד,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 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电路完善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额定功率为 W.(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在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分别有规格为A(5Ω 2A)、B(20Ω 1A)、C(100Ω 0.1A),则应选择 (选填“A“B”或“C“)。 (4)小明同学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0.32;11.88;1.22;B;增大; 出题角度3:特殊法测电阻 【例1】某同学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图8中可实现测量R阻值的不正确电路图是( ) 答案:B 精讲2 欧姆定律 知识树 一、重难点解析(以下为第十八讲精讲3、4部分拓展内容,个别点有补充、删减,建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性补充) 1、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规律应用:(相比之前微有改动) ①串联电路电阻分压: 规律:电阻越大,分得电压也多,但总和等于U总。一个电阻电压变大,另一个电阻电压变小。 应用:a:在探究I与R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如何移动才能保持R电压不变? b:测小灯泡电阻时,要让电压表示数达到灯泡正常发光电压,滑动变阻器如何移动? ②并联电路电阻分流: 规律:电阻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小。其中一条支路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它支路电流大小不变。 应用:并联电路中相关应用。 2、动态电路分析: (1)简单串联电路动态分析(相比十八章有升级) 如右图所示电路图,滑片P往B处移动,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提示:R总=R1+R2) 第一步:先确定不变量: 、 始终大小不变。R0与RX的关系是 联。 第二步:分析由滑片P移动导致的物理量变化 过程:滑片P往B处移动→电阻Rx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总 → I →由U=IR可知,U1 →因为电源电压 ,由U电源=U1=U2得→所以U2 。 第一步:先确定不变量: 、 始终大小不变。R0与RX的关系是 联。 第二步:分析由滑片P移动导致的物理量变化 过程:滑片P往B处移动→R0不变RX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总 → I 。 由串联分压电阻变大,可得U2 →U1 。 (2)简单并联电路动态分析 如右图所示电路图,滑片P往右侧移动,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提示:) 第一步:先确定不变量 、 始终大小不变。R0与RX的关系是 联。 第二步:分析由滑片P移动导致的物理量变化 过程:滑片P往右处移动→电阻Rx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测 ,所以U →由并联各支路互不干扰可知I1 →由I=U/R可知,I2 →由并联电路 I总=I1+I2可知I . 3、欧姆定律与图像 (1)由I-U图像比较R大小 常见U与I的图像类别 关于U与I图像,有两种情况,如图丙U-I图像;丁I-U图像。 丙 :R1>R2 丁 :R3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哪一个?( )答案:B 出题角度2: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如图所示,L1与L2是两只标有“3V 10Ω”字样的相同小灯泡,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后,干路电流是( )答案:B A.I=0.3A B.I=0.6A C.I=0.9A D.I=1.0A 【例2】一个25欧的电阻与50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是15伏的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是 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通过这两个电阻的总电流是 安;电阻R1=5欧,R2=10欧,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伏的电路中,通过R1中的电流是 安,R2两端的电压是 伏。 答案:0.2;0.9;0.6;6 【变式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测得U甲:U乙=4:3,若只断开开关S2,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则此时I甲:I乙是( )答案:B A.1:1 B.4:3 C.3:4 D.16:9 出题角度3:动态电路分析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当滑片移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D.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例2】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也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也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小 出题角度4: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例1】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V,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 答案:0.2A;20Ω或2.22Ω.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本章新学公式: 变形公式: 二、本章重难点: 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②欧姆定律 ③伏安法测电阻 ④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三、本章重点实验: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附:特殊法测电阻) ③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四、本章重点学法: ①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②等效替代法:在分析和处理有关物理量时,对于相关的事物进行等效替代,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例如在测导体电阻时,缺少电流表,可以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来替代;若缺少电压表,可用 和 来替代。 ③分析法和综合法:在分析问题时,从已知推演到未知的思维方法叫综合法,而从未知推演到已知的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利用欧姆解答相关问题时,我们经常把两种方法相结合。 1.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当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 C.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时,电阻大小不变 D.通过导体的电流若为零,电阻也为零 2.用如图所示电路,不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答案:D A.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B.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C.测量电阻 D.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3.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了多组数据,记录下来并通过在U-I 坐标系中描点后作出图像如图甲.请判断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答案:C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2R1,当开关接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当开关接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 A.小于0.5U0 B.等于0.5U0 答案:C C.大于0.5U0而小于U0 D.等于U0 5.学了电路后,小明设计了四个体重计原理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答案:C A.B.C.D. 6.如图所示,R1的电阻是30 Ω,R2的电阻是20 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 A,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答案:B A.0.3 A B.0.5 A C.0.6 A D.0.2 A 7.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8.在相距20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1m输电线的电阻为0.01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电流表示数为30mA。则短路处距甲地一条输电线的电阻为 Ω,短路位置距甲地的距离为 km。 答案:25 2.5 第8题 第9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流表、电压表连入电路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3V”.在R1=12Ω、R2=18Ω中选择一个电阻接入电路的a、b间,使滑片P在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能达到最大值,且电路正常工作,则a、b间应接入的电阻是 (填“R1”或“R2”);在两电表示数分别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答案:R2;2Ω~6Ω; 10.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将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将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来 答案:不变;不变;变大 11.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3个2Ω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R13=R24=2Ω,R14=6Ω,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 答案: 12.彬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2 A”字样,阻值分别为5 Ω、10 Ω、20 Ω、50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然后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彬将5 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3)将5 Ω定值电阻换成10 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 Ω定值电阻换成20 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比.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152100.183200.09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 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控制________不变.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 (1)图略 (2)定值电阻短路 0.36 (3)电压 A (5)反 (6)电阻过大,电流过小,不便于测量 (7)电阻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进行多次测量 13.某同学利用题图的电路来测量一未知电阻Rx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_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选填“左”或“右”)端。 (4)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电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的示数如右上图所示,则I=________A,Rx=________Ω (5)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右所示的测量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其中是定值电阻,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为U ②________________,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为U1 ③请用测量值U和U1,已知量R0来表示Rx=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图略;(2)欧姆定律;(3)闭合;左;(4)0.3 ; 4 (5)①闭合S、S1 ;② 闭合S,断开S1(或断开S1) ③ U1R0/U-U1 14.(2018·广东中考)如题20-1图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Ω,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在同一位置,示数如题20-2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 (1)电源电压U是多少? 答案: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是多少?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请判断Rx替换的是电阻R1还是R2。 (4)此时替换后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3A,求未知电阻Rx的阻值。 答案:(1)电源电压9V ;(2)I2=1.2A;(3)知Rx替换的是电阻R2;(4)Rx=10Ω
专题1:欧姆定律与图像 1.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答案:C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的总电压为8V 2.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2中ab线段所示,由此可知:电源电压为 V,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 Ω. 答案:6;20 3.为了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小强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15Ω 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 A, (1)R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2)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Ω。 (5)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 (6)如果我们把电压表的位置接在R1两段(如图右),测量多组数据,能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 答案:保护电路;变大;0.4;4-10Ω;A;B 专题2:动态电路分析 1、串联电路动态分析 【例1】是否饮酒设备的电路如上甲,R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当检测到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电路总电阻 . 答案:变大;变大;变小 【变式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A.v1的示数变大 B.v2的示数变大 C.A的示数变小 D..v1和A的比值不变 2、并联电路动态分析 【例1】如图,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 答案:A C.灯变亮 D.灯变暗 【变式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答案:C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非常规滑片动态分析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8V,一个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与一个阻值是50Ω的电阻串联后,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向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 答案:D A.0.8V B.8V~3V C.0V~4V D.4V~8V 【变式1】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 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读数变大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1)图中有一种装置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 (2)图中R是电学中的什么元件 ,R'的作用是 ; (3)油量表是用 表改装的; (4)当打开阀门放油时,油箱中的浮标向 运动时,R的电阻值将 ,此时电路中的油量表示数将 。(增大/减小)。答案:杠杆;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电流;下;增大;减小; 【变式1】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Ω,电源电压U=4.5V。 (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0至少应为 Ω。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 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30Ω,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1.5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 N,此拉力器的量程为 N。 答案:15;0;300;0~600; 5、动态电路分析取值范围(用电安全问题)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的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条件是( ) 答案:A 电压表最小示数是1V B.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C.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6A D.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变式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2为0~50Ω的变阻器,电流表与电压表为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与电压表。合上开关后,V表的示数为6V, A表的示数为2A, A1的示数为0.5A,求: (1)电阻R1的阻值; (2)通过变阻器R2的电流; (3)如果A表的量程为0~3A, A1表的量程为0~0. 6A,为了不使电表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min为多少 答案:(1)12Ω (2)1.5A (3)2.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