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阅读下面的《古代世界文明类型表》
文明类别 主要内容
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
文明所占空间 欧洲文明、东亚文明、印度文明、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人们的宗教信仰 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
形成表格中类型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 B.生产力水平 C.语言文字 D.地域性限制
2.他是古希腊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古代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因此他被尊称为“历史之父”。由此可知。他( )
A.撰写了第一史诗 B.奠定了哲学基础 C.奠基了政治史传统 D.首创了历史一词
3.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对波斯帝国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同时也基本上继承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实行军事、财政与民政三权分离,以遏制官员权力过大。亚历山大大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帝国集权 B.稳固封建统治 C.实行权力制衡 D.弘扬波斯传统
4.《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水元)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返……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材料中,甘英出使的目的地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某史籍记载:“十六世纪四五十年代,沙皇伊凡四世统治时期,先后占领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个国,将‘这个国家’的领土全部并入自己的领地。”这里的“这个国家”是指( )
A.莫斯科公国 B.马其顿王国 C.金帐汗国 D.基辅罗斯
6.阿拉伯帝国在对外征服扩张的过程中,并不是将被征服地区原有的工商业城市予以摧毁,而是加以保护,对帝国工商业的发展予以鼓励。这些做法的直接结果是( )
A.加快帝国境内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促进中欧丝绸之路的开通 D.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阿兹特克人粗野好战,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从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浮动园地”的大量修建( )
A.推动了国家扩张 B.加强了军事防御 C.形成了农耕文化 D.有助于人口增长
8.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西班牙大帆船)贸易开通,请阅读“马尼拉大帆船”路线图根据图片信息,可以推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A.导致了奴隶贸易的形成 B.推动了中国商品开始走向世界
C.促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D.促使世界各地白银流入了中国
9.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肆虐。一些神父解释说:瘟疫是上帝的惩罚,因为大地上的人们犯了太多的罪孽。但是,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教堂里上帝那些忠实的仆人——牧师、神父,死得却比普通人更快,比普通人更多。这些现象( )
A.有助于人文主义的复兴 B.推翻了罗马教廷的统治
C.促进了近代科技的确立 D.形成了宗教改革的运动
10.以下是一幅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画,图中信息反映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 )
A.实行了全盘西化 B.融合了西方文明 C.坚持了军国主义 D.保留了封建残余
11.近代工厂制形成于18世纪70年代,它有以下特点:如机械动力替代了人工劳动,形成规模化生产和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所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结构。这说明工厂制使( )
A.垄断组织得以确立 B.企业生产制度形成 C.手工工场得到扩张 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2.“这次经济危机。是首先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完英镑……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达到三千五百多家”“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3.阅读下面《1914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和人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推知(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件经具备
C.法国拥有当时面积最大的殖民地 D.英法两国是世界工业及最强的家
14.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但是,威尔逊等美国政客却指出:“国际联盟的全面裁减军备不可能付诸实现……也不能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不能阻止国际纠纷。”威尔逊等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国际联盟( )
A.采取全体一致的原则 B.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
C.坚持委任统治的做法 D.拒绝中国等国家加入
15.宋子文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三十一年)新年的第一天,我和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丘吉尔首相。还有苏联的马克西姆·李维诺夫签署了一份简短文件。1月2目,我们四大国家又参加了与其他二十二国代表签署仪式。”回忆录中提到的“文件”是( )
A.《租借法案》 B.《波茨坦公告》 C.《联合国家宣言》 D.《大西洋宪章》
16.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与苏联两国的关系发生了又一次逆转,表现在从“对峙”到“合作”的行动占据主流。美苏两国走向合作的主要表现是建立了( )
A.经济文化协调机构 B.在联合国妥协的协议
C.贸易绝对平等待遇 D.政治多层次对活机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古早期,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主要操纵在拜占庭帝国手中。拜占庭帝国由于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控制了地中海周围的重要经济发达区域,而且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所以中古早期的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都处于它的控制之下……拜占庭拥有强大的海上商船队和地中海舰队,这对于控制地中海运输,打击海上行掠者,威慑沿海国家和保持商路畅通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材料二 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与15世纪后半期伟大的海上发现处于同一时期,长期以来历史学家认为,这两个运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土耳其人切断了欧洲和东方之间所有伟大而古老的商路,因而欧洲就不顾一切探索通往东方的其他商路。1498年,当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时,终于发现了这样一条道路。这个时间东方的商路转移了。
——摘编自【美】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拜占庭帝国”的另外一个名称,并分别分析拜占庭帝国在法律上和贸易上所发挥的主要作用。(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耳其帝国”兴起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并分析与“伟大的海上发现”的关系。(7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没有把1776年颁布的《独立宣言》和当时许多州宪法中所列举的民主权利包括在内,引起北美民众的强烈不满。在麦迪逊等人的倡导下,提出12条修正案。其中10条(通称《人权法案》)于1791年12月得到批准并生效。主要内容是:宣布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宗教信仰等自由,规定非依法律不得扣押人、捕人、搜查及没收财产以及刑事诉讼案中的被告有权要求迅速公审和律师辩护等等。
——摘编自谷盛开《国际人权法》
材料二 我(指亚伯拉罕·林肯)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上述诸州以及某些州的上述地区以内所有作为奴隶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我现在命令这些被宣布自由的人们,除非是必须的自卫,不得有违法行为:我劝告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应当忠实地为合理的工资而劳动……这些人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我真诚地相信。这个举动是一个正义的举动,合于宪法的规定,根据军事的需要……
——摘编自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制定的美国《联邦宪法》存在的主要局限性。(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目的和直接影响。(8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新译本中,增加了一万多字。大致内容是面对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小说的三人公保尔·柯察金认为是“要让资产阶级卷土重来”,他从思想上对抗,进而成为共青团内的反对派。“他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反党的活动,而一旦卷入,就表现得非常冲动。”终于受到解除省团委委员,开除团籍的处分。
保尔受处分后,曾一度非常消沉,但当他在工厂、农村看到原来经济萧条、民生凋敞的景象正在迅速好转,终于理解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旨在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促使苏联经济全面复苏,从而为建设强大的苏联打下基础。他检讨错误,得到组织上的谅解,终于重新归队,恢复了一切职务。这是保尔生命历程中曲折而沉重的一页。
——摘编自王志冲(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保尔·柯察金与新经济政策”为题,写一段短文。(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史论结台。紧扣题意,逻辑严谨,高度概括,不超过200字)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资本主人国家关于资本主义现状和前景的大讨论,促成现代世界性思潮的一种新动向,即“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保卫马克思”,试图从中寻找当前危机产生的根源。美国学者约输·卡西迪在谈到马克思时也不得不承认:“不管他有什么借议,他确实是一个通晓我们经济制度的人。只要资本主人制度继续存在,他的作品就值得拜读”
——摘编自【美】约翰·卡西迪《市场是怎么失败的?》等
材料二 新科技革命兴起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以后出见了高潮,显示了变革生产和变革社会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升学技术革命的新特点。新科技革命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西方学者提出“技术统治论”“未来主义论”“权力转移论”等各式各样的观点,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问题进行辩护,寻找资本主义克服危机、获得永生的出路。
——摘编自丁冰《战后科技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前资本主要国家出现“保卫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今资本上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并指出西方学者提出各式各样的观点所反映出的资本主义社会问题。(6分)
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交通条件、语言文字、地域性限制,都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都从属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历史之父”是希罗多德,他首创了“历史”一词,故选D项。《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史诗类文学作品,A项错误。奠定了哲学基础的思想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排除B项。C项是修昔底德,不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继承行省制,分割地方权力,防止官员权力过大,主要目的是维护奴隶制统治,加强帝国集权,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权力制衡是在近代社会以后才提出和实施的,排除C项。D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排除。
4.【答案】B
【解析】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大秦是今天的意大利罗马,故选B项。A处是伦敦,C处是雅典,D处是拜占廷。
5.【答案】C
【解析】莫斯科公国原来是金账汗国的臣属,后来,伊凡四世脱离了金帐汗国,逐步建立起俄罗斯帝国。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阿拉伯帝国保护工商业城市,推动工商业其直接结果就是有利于境内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B、C、D三项都是间接的作用,均排除。
7.【答案】D
【解析】“浮动园地”的建造,扩大了耕地面积,有利于人口和财富的增长,故选D项。“浮动园地”与军事扩张和战略防御无直接关系,排除A、B两项。阿兹特克人原来就是农耕文化,C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由于“马尼拉大帆船”沟通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故C项符合题意。“马尼拉帆船”主要进行的是商品贸易,排除A项。B项错在“开始”;D项表述错误,排除。
9.【答案】A
【解析】14世纪的“黑死病”,推动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发展,催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打击了罗马教廷,并不是要废除宗教和推翻罗马教廷,故选A项,排除B项。近代科技的确立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标志,排除C项。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517年,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由图片中“未开化的人”“半开化的人”“开化的人”可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并没有全盘西化,而是融合了西方文明,形成了近代日本文化,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两项只反映了图片的部分内容,不够全面,均排除。
11.【答案】B
【解析】工厂制的形成,推动了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的形成,故B项正确。A项和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工厂制的形成,标志着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制所取代,排除C项。
12.【答案】D
【解析】1825年,英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题目中的“1826年”反映了这一特征,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故选B项。此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排除A项。殖民地人口最多不一定面积最大,排除C项。当时世界工业最强国家是美国和德国,排除D项。
14.【答案】A
【解析】国际联盟之所以不能维护和平,主要原因就是全体一致的原则,故A项正确。B项不能成为无法阻止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而是成为维护和平的依据,排除。C项只是国际联盟的原则之一,但不是制止战争的主要原因,排除。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5.【答案】C
【解析】民国三十一年是1942年,1942年1月,在《大西洋宪章》的基础上,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选C项。A项是在1941年实施的,是对反法西斯国家实施的,无共同协议,排除A项。B项签署于1945年8月,只有中英美等国家参加,排除。D项签署国只有英、美两国,排除。
16.【答案】D
【解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与苏联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缓和成了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建立起了政治多层次的对话机制,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均排除。C项错在“绝对平等”的表述上,排除。
17.【答案】(1)名称:东罗马帝国。(1分)
作用:法律上: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或答:使罗马法成熟);(3分)
贸易上:保护传统商路的畅通,促进东西方贸易的持续发展。(3分)
(2)影响: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1分)
关系:切断传统商路,(2分)迫使西欧人开辟新航路,(2分)推动东西方传统商路的转移。(2分)
18.【答案】(1)局限性:种族歧视(或答:承认奴隶制的存在;黑人和印第安人,不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性别歧视(或答:不承认妇女与男人拥有相等的民主权利);缺少对人民基本民主权利的规定。(每点2分,共6分)
(2)目的:调动南方黑人斗争的积极性,内战需要黑人参军参战。(4分)
直接影响:赢得了民众支持,最终打败南方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4分)
19.【答案】示例:保尔·柯察金与新经济政策。(2分,不抄题目不得分)
为缓解一战、内战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矛盾,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分)但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引起保尔·柯察金等群众的误解,出现了反对运动。(3分)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好转,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终于得到了保尔·柯察金等群众的理解。(2分)
总之,保尔·柯察金对新经济政策态度的转变,反映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正确的方针终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2分)
20.【答案】(1)原因: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爆发:《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或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每点2分,共6分)
(2)新变化: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或答:国家宏观调控加强);职业结构的变化(或答: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福利国家的建立;人民资本主义。(共3分,答出3点即可)
问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垄断资产阶级占有国家政权;两极分化与贫困存在;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共3分,答出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