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情感的体验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音乐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一年级
相关领域 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材 书名:音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课件制作者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世界,其强大的感染力无需接触概念即可直达人的心灵。情感体验是实施音乐教育,实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目标的重要通道。学生在音乐课上,与优秀音乐作品展现的艺术情境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体验。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刚音乐教科书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第二节——情感的体验。本课通过音乐作品聆听,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的情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欣赏的简单方法,并未以后欣赏大型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具体教学内容分析
①《快乐的女战士》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的音乐,旋律轻快、活泼,有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乐曲由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组成。
②《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属于远郊区高中校,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相对较差。但是本课内容初中已经学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旋律比较熟悉。但并没有深入细致地了解过音乐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表现。
(2)期望达到的水平: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作品其中内涵,能够清晰表述音乐作品是如何表现作曲家内心情感。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本课通过学生欣赏,分组思考问题和教师讲述三种教学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技术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使用goldwave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
三、教学目标
(一)能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力度等变化,感受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如何表现音乐情绪。
(二)学生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歌曲《松花江上》的创作背景。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爱国精神。
(三)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了解二部曲式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分析两首音乐作品的情绪、旋律的变化。掌握音乐要素是如何影响情绪的。
教学难点
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了解三段体和单二部曲式的音乐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音乐作品《流浪者之歌》,学生聆听音乐作品,思考并问题
(1)歌曲旋律的特点
(2)音乐作品的演奏乐器
(3)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设计意图】:从音乐作品入手,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聆听音乐作品《快乐的女战士》
初听作品,回答问题
音乐作品分为几段
作品的速度
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2、教师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3、分段聆听,进行音乐作品分析
(1)思考两段音乐的主奏乐器
(2)思考两段音乐的主要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段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谱面分析,那种音乐节奏表现了音乐作品的情绪特征。
观看视频《快乐的女战士》感受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展示曲式结构图,学生从图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特点,引入知识点——三段体结构
三、巩固知识——聆听音乐《松花江上》
1、教师讲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2、初听歌曲,结合图片,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
3、复听歌曲,学生思考音乐作品分为几段?
4、分段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5、学生试唱A段音乐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这首作品就《快乐的女战士》更为复杂,通过本首作品的聆听,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画出曲式结构图。掌握简单的曲式分析方法。
四、教师课堂小结
组成音乐的要素和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节奏、节拍、音高、调性和结构等,他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又有各自独立的特性,音乐正是通过这些音乐要素去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进而能够表现和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我们要掌握通过音乐要素分析音乐情绪情感的的方法,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通过教师评价(课堂随机)和互评(分组回答问题)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二)评价量规
(1)对于已学到知识的评价:对于音乐音响感知的把握;
(2)对于新知识的评价:如何通过音乐的音响效果去表达音乐情绪情感。(共15张PPT)
第一单元 | 第二主题
高中音乐鉴赏
学会聆听音乐 |情感的体验
1、预示恐怖情节
2、烘托恐怖氛围
3、表现人物恐惧情绪
观看视频,谈谈音乐在视频中的作用
音乐具有渲染情绪的作用
小提琴
主奏乐器
下行
旋律
低落
情绪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1
音乐欣赏·曲目1
观看视频,谈谈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1、这首作品的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轻快活泼
2、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表现出一种喜悦,热烈的情绪。
3、这首作品的体裁形式是什么?
作品介绍
《红色娘子军》(1964年)是一部六幕芭蕾舞剧,由吴祖强、杜鸣心、施万春等人作曲。
《快乐的女战士》是芭蕾舞第四幕《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配乐。乐曲具有海南岛黎族音乐特点,欢快活泼与优美抒情的旋律,刻画了红军女战士朝气蓬勃的形象。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海南岛。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依托,讲述了从恶霸南霸天家中逃出来的吴琼花,在红军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个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转变成了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
作品A段主题分析
问题2:这段主题一共重复了几遍?各自用了什么乐器?
问题1:这段音乐主题的速度和节奏是怎样的?表现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
第一遍:单簧管
第二遍:小提琴、小号
密集型节奏,速度欢快,表现出活泼可爱的女战士的形象。
A
作品B段主题分析
这段主题一共重复了几遍?每一次主题呈现有何不同?
一共重复了三遍,前两遍是完全重复,第三遍是变化重复
第一遍:大提琴
第二遍:小提琴、长笛
第三遍:长笛、小提琴
这一段落的速度和力度有了那些新的变化?
速度:舒缓优美,力度逐渐增强
B
这首作品是一首由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组成。
三段体:由三个乐段组成的曲式结构,大致可以分为ABA或AAB这两种形式。
复听乐曲,思考音乐作品的结构
快乐的女战士
A
B
引子
A'
2
音乐欣赏·曲目2
《松花江上》作品介绍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完整聆听,思考问题
完整聆听,结合图片,说说你体验到的歌曲的情感内涵,小组讨论,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音乐作品分析
a
a'
b
c
B
A
结尾
两个乐句属于变化重复
旋律逐渐下行
表现了悲痛的情绪
两个乐句完全重复
呼号,哀伤的情感
悲愤交加
声泪俱下,愤恨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