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乘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乘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09: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 乘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一本百科全书的某页有32行,每行58个字,这页大约有( )个字。
A.1000 B.1200 C.1800 D.2400
2.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 )。
A.扩大100倍 B.扩大20倍 C.扩大10倍 D.不变
3.与240×2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24×20 B.120×400 C.12×400 D.240×2
4.下面( )积的末尾有3个“0”。
A.125×8 B.75×4 C.50×8
5.一套运动衣198元,李老师要为同学们购买39套运动衣,估一估李老师带( )千元钱就够了。
A.七 B.八 C.九
6.一个三位数乘99,积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D.无法确定
7.计算机的开机键是( )
A.ON B.CE C.AC
8.如果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
那么37037×12=( )
A.444444 B.666666 C.888888 D.999999
二、填空题
9.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根据其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得数。
888×8=7104
8888×8=71104
88888×8=711104
888888×8=( )
10.1822年,( )诞生了。
11.用计算器计算456×24,先按_____,再按_____,接着按_____,最后按_____。
12.250×380的积末位有( )个零,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1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在括号里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14.小明走一步59厘米,走203步大约是( )米。
15.估算48×589,可把48看作( )。把589看作( ),估算的结果是48×589≈( ),这个结果比准确结果( )(填“大”或“小”)。
16.估算298×49的值时,可以把298看作( ),把49看作( )。
三、判断题
17.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18.已知A×B=540,如果B缩小6倍,A不变,则积会扩大6倍( )
19.阳光小学大约有3500名学生,这里的“3500”是准确数。( )
20.225×16的积的末尾有1个0。( )
四、竖式计算
21.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305×42= 123×27= ※460×25=
五、解答题
2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5个箱子能都装吗?
23.学校图书室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放图书2500本,学校图书室共有多少本藏书?
24.陈阿姨准备购买60台学习机,每台120元,她先交付了3000元定金,还应交付多少元尾款?
25.某音乐厅有座位18排,每排36个。这个音乐厅一共能容纳多少人?如果每张票售价25元,一共可以收款多少元?
26.植树节学校组织29个班植树,平均每个班植树152棵.请你估计一下,学校共植树多少棵?
27.图书馆中有儿童图书208本,成人图书的本数是儿童图书本数的4倍,成人图书比儿童图书多多少本?
28.下面竖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要使竖式成立,请推算出下面各汉字代表几。
巧=________ 学=__________ 算=__________ 术=_________
29.李老师,要为全年级507位同学每人购买一套运动服,每套运动服的价格为8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用行数乘每行的字数,求出每页的字数,就是每页的字数;因要求的是估算,可把32看作30,58看作60来进行估算,据此解答。
【详解】32×58
≈30×60
=1800(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的应用,关键是明确估算的方法: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即可。
2.A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扩大100倍。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40×20=12×40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每个算式求出积来即可判断。
【详解】A.125×8=1000,积的末尾有30;
B.75×4=300,积的末尾有2个0;
C.50×8=400,积的末尾有2个0。
故选A
【点睛】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5.B
【分析】运动衣的单价198元小于200元,把购买的套数39小于40,所以198×39小于200×40=8000(元),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98×39<200×40=800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最小的三位数100与99相乘的积为:100×99=9900,积是四位数,999×99=98901,即一个三位数乘99,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详解】100×99=9900,积是四位数;
999×99=98901,所以一个三位数乘99,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C
7.A
【详解】略
8.A
【详解】解:根据规律可知,37037×12=444444
故答案为:A
根据前面三题找出计算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3,积是六位数,每个数字都相同,由此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即可。
9.7111104
【分析】根据题目的算式和结果可以看出有一定的规律,可以看出两个乘数一个不变,另一个依次乘10加8,其结果7104;71104;711104其中“1”的个数依次加1,根据此规律可解答。
【详解】由题意可知,按照其乘数和结果的变化规律,可得其结果为:7111104
验证:
【点睛】能够发现题目中所展现出来的数字规律,判断出其结果是解决这种题型的关键。
10.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
【详解】在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中,182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11. 456 × 24 =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乘法时,先按开机键(ON)键开机,再按数字键得出第一个乘数,然后按乘号(×),接着按数字键得出第二个乘数,然后按等号键(=),显示结果,由此求解。
【详解】用计算器计算456×24,先按 456,再按×,接着按 24,最后按=。
故答案为:456;×;24;=。
【点睛】熟练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以及计算器上各个键表示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 3##三 9990
【分析】先计算250×380的积,再看积的末尾有几个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再计算999×10的积,据此解答。
【详解】250×380=95000;积末尾有3个0;
999×10=9990;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9990。
【点睛】明确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无法确定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积都有可能是四位数,所以无法确定谁大谁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熟练掌握,解答此题也可用赋值法进行解答。
14.120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将59和203分别估成60和200,再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59×203
≈60×200
=12000厘米
12000厘米=120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1米=100厘米即可。
15. 50 600 30000 大
【分析】在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几十、几百、几千或几百几十…的数来进行估算即可。
【详解】估算48×589,可以把48看作50,把589看作600,
估算结果是48×589≈50×600=30000,因为48<50,589<600,
所以这个结果比准确结果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估算方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16. 300 50
【分析】整数乘法估算时,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进行计算。
【详解】估算298×49的值时,可以把298看作300,把49看作50。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一位数,乘积最小。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乘积最大。据此判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进而解答。
【详解】100×1=100
999×9=8991
则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18.×
【详解】略
19.×
【分析】准确数是指一个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件的实际数量的数,近似数是指和准确数相近的一个数,近似数一般都会有“大约、接近”等词语连接,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阳光小学大约有3500名学生,这里的3500是指与实际学生人数相近的数,是近似数,故本题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确数和近似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熟练是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而得出答案。
20.×
【分析】整数乘法中,末尾0的个数不仅看个位相乘所得的数,还需看十位上的数,,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即225×16的积的末尾有2个0,因此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的乘法法则,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而得出答案。
21.12810;3321;115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积。
【详解】305×42=12810 123×27=3321

※460×25=11500 验算:25×460=11500

22.3240袋;能
【分析】用每个箱子装牛奶袋数乘箱数,求出这些箱子装牛奶总袋数。用每个箱子装牛奶袋数乘25,求出25个箱子装牛奶袋数,再和500袋牛奶比较大小。
【详解】135×24=3240(袋)
24×25=600(袋)
600>500
答:135箱能装3240袋牛奶。用25个箱子能都装下。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120000本
【分析】用每个书架的层数乘书架个数,求出总层数。再乘每层放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图书总本数。
【详解】6×8×2500
=48×2500
=120000(本)
答:学校图书室共有120000本藏书。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先用每个书架层数乘每层放图书本数,求出每个书架放图书本数。再乘书架个数,求出图书共有6×2500×8本。
24.4200元
【分析】用每台学习机的价钱乘学习机数量,求出购买这些学习机花费的钱数。再减去定金,求出尾款钱数。
【详解】120×60-3000
=7200-3000
=4200(元)
答:还应交付4200元尾款。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公式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花费的钱数。
25.648人;16200元
【分析】用每排的座位个数乘上总排数就是一共能容纳的人数;用总人数乘上每张票的价格就是一共可以收到的钱款。
【详解】36×18=648(人);648×25=16200(元);
答:这个音乐厅一共能容纳648人;一共可以收款16200元;
【点睛】本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26.29×152≈4500(棵)
【解析】略
27.624本
【分析】用儿童图书的本数乘4求出成人图书的本数,然后用成人图书的本数减去儿童图书的本数,可求解答。
【详解】208×4﹣208
=832﹣208
=624(本)
答:成人图书比儿童图书多624本。
28. 1 4 6 5
【详解】略
29.44616元
【分析】每套运动服的价格乘人数等于一共需要的钱。
【详解】88×507=44616(元)
答:一共需要44616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