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济南的冬天》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shì)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换醒。
B.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zháo)落,有了依靠。
C.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méng)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阴阴的波浪。
D.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yòu)惑着鼻子和嘴唇。
2.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2分)
(1)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
A.声音很大 B.非常晴朗 C.亮光很强 D.宏大明亮
(2)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A.透明清亮 B.不可捉摸 C.十分灵巧 D.空旷灵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毒”为贬义词。
B.“响亮”“温晴”不是动词。
C.“天气”“冬天”是名词。
D.“日光““宝地”是名词。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纪念馆是一家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5.选出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2分)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6.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3分)
⑴绿是生命的颜色。
⑵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⑶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⑷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⑸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⑹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
7.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朝阳沟》等。
B. 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城市。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是济南人。
C.冬季,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
D.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8.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9.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济南”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济南举行。为此,班级也开展了主题为“我为绿色济南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班级读报活动中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新闻,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成一则新闻摘要。(2分)
新闻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新闻二: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济南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济南。众多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济南”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新闻三:5月17日,由共青团济南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济南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
(2)学校发出倡议,号召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请你为此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3)假如你被评为“绿色小卫士”,请你写一则获奖感言在班会上发言。(60字以内)(3分)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3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狭窄,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的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究竟“妙”在哪里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2.文中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水纹的花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指____ _。(4分)
3.有人认为第一段文字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也有人认为是时间顺序写的雪,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分)
4.联系全文,作者写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又写了济南的山和水,你认为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21分)
秋山寻野
从维熙
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天空当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 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车子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 保证会有发现。
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一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脚边。
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我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 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 ”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 有改动)
1.“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分)
答:
2.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每空四字)(3分)
受骗上当 沁人心脾
3.品析语言。(6分)
(1)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 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 最初无所发现, 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答:
(2)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答:
4.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5.请从内容、写法和结构上对文章第④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6分)
答案与解析
一、
1.D
2. (1)C (2)B
3.B
4.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一座”放在“普通”之前;B项成分残缺,将“使”改为“给”;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但”改为“也”。)
5.D
6.⑴ ⑶ ⑵ ⑸ ⑷ ⑹
7.A
8.D(解析:是用这三个地方反衬济南的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9.(1)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2)示例一:地球一小时,节能一辈子。
示例二:让绿色成为地球最美的颜色。
(3)示例:我很高兴,感谢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一定会尽我的能力当好环保小卫士,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
二、
(一)
1.C
2.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 春天来临满山的花草
3.均可以,按空间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山坡山腰的景物,或按由白天到傍晚的的时间顺序来写,其标志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4.因为济南周围有一圈小山,才听不到风声,才会温晴;因为温晴,所以山上只是积点小雪,水藻才那么绿,而且水面上还微微冒点热气。
(二)
1.“野”在文中, 一是指山林中的“野景”, 二是指作者体悟到的“野趣”。
2.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爽透心扉
3.①使用叠词,起到了强调(或: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久久”写出了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山野的陶醉之情;“匆匆”写出了速度之快,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离去的不舍、遗憾之情。
②动作描写,富有动感地描绘了作者喝酒的情态,表达了作者远离喧嚣,获得野趣后惬意、舒适的心情。
4.引用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强了趣味性与可读性(或: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生活的喧嚣, 回归童真、自然, 回归恬淡生活的原望。
5.内容上,写出了游人之多,带给“我”上当受骗的感觉,于是决定独行寻野;写法上,与下文写野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我”心情的变化;结构上,为下文写野趣作铺垫,增强了文章的曲折性,避免了行文的平淡;语言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众多游客比作“过江之鲫”,将“我”比作“离了群的孤雁”, 生动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2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核
心
素
养
1.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2.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我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核心素养
品味语言,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精读课文,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01
02
1.读文章开头,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浓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宝地
对比
内容赏析
这样写更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温晴”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位于北方的济南的冬天的特殊性。赞美了济南是个“宝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2.课文第1自然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如果去掉“声”字,这句话就变成“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句意就不准确了。“没有风声”准确地表达了济南冬天风小的特点。
关键词:
济南
风小
冬天
3.文中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4.第3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5.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6.这圏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②生动表现了小山可爱的特点,说明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原因。
关键词:
比喻
拟人
小山
可爱
济南
冬天
暖和
修辞
特点
……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7.“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冬天为什么是慈善的?
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赞美济南的冬天的气候温暖,令人满意。
关键词:
修辞
拟人
济南的冬天
特点
气候温暖
令人满意
老城
阳光朗照下的山
小山
人们
睡
醒
围
像小摇篮
面上含笑
不着急
暖和安适
可爱
侧面描写
慈善
小山摇篮图
小结阳光朗照下的山:
拟人
比喻
薄雪覆盖下的山
1.朗读课文第4段,说说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按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顶白花(像看护妇)
—全白(镶银)
—白雪黄草(穿花衣)
—薄雪露粉色(害羞)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①妙在雪光、雪色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的美丽风姿。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①妙在雪光、雪色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①妙在雪光、雪色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出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光之妙。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②妙在雪态
山坡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②妙在雪态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山腰
—薄雪露粉色(害羞)
3.济南的雪一点儿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同学们归纳第4段的写景特色。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写山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部分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还有雪的情韵。
城外的远山
1.这一段怎样写城外远山的?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比喻
城外远山
—卧 (小水墨画)
素淡雅致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一句中的“卧”换成“躺”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躺”则表现不
出这种情态。
3.“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能否将“小水墨画”改成“大水墨画”?请说出理由。
不能。因为“小水墨画”呼应前文中的“小山”“小摇篮”“小雪”“小村庄”,如果改成“大水墨画”,笔调不和谐。
关键词:
小水墨画
笔调不和谐
小山
呼应前文
小摇篮
小雪
小村庄
大水墨画
绿萍
水藻
垂柳
绿
水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1.自由朗读第6段,说说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冬天的水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清澈透明
清、亮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②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蓝水晶”比喻蓝汪汪、清亮亮的天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晴朗。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 为什么
不可以。
“冒着点儿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4.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四段
第六段
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对水色的描写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第4段和第6段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薄雪覆盖下的山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水色
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
6.课文第7段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换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不能。作者将济南比喻成一块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小灰色树影”的“蓝水晶”,并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重在抒发对济南山水的赞美。如果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与前文的写景相矛盾,所以不能换。
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7.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仔细观察
能绘形
用心揣摩
能显神
情感投入
能感人
1.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③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处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①这是济南代表性的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②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也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城中也是“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合作探究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了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2.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知识链接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
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
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
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比较阅读
不同点:
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标题:“济南的冬天” 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
先写: 济南冬天的天气,三组对比
再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
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呼应点题
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情景交融
词语的选用
本课小结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D
【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两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随堂练习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你看,山上的矮松变得青黑,树尖儿上覆盖着一些雪。
示例:
第①句好。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了雪松妖娆的特点。第②句只是客观地描写雪后的山景,语言缺乏生动性。
2.朗读并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谈谈你的理解。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
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
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作业布置
2.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字以内)
(二选一)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济南的冬天
核心素养:
①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③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①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②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复习检查
二、内容赏析
(一)阳光朗照下的山
1.课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
【交流点拨】这是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与济南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特点,赞美济南是一块宝地。
2.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 “怪事” “害怕”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3.课文第1自然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如果去掉“声”字,这句话就变成“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句意就不准确了。“没有风声”准确地表达了济南冬天风小的特点。
4.文中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交流点拨】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5.第3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6.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交流点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7.这圏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①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②生动表现了小山可爱的特点,说明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原因。
8.“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冬天为什么是慈善的?
【交流点拨】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赞美济南的冬天的气候温暖,令人满意。
●小结阳光朗照下的山(PPT)
(二)薄雪覆盖下的山
1.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交流点拨】主要描写了山上的短松、山尖的白雪、山坡的草色和山腰的薄雪。
(2)采用了什么描写顺序?
【交流点拨】采用了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
(3)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交流点拨】主要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4)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的之处?体现了散文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些景物描写都从侧面表现了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特点。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4.济南的雪一点儿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同学们归纳第4段的写景特色。
【交流点拨】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写山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部分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还有雪的情韵。
(三)城外的远山
1.这一段怎样写城外远山的?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交流点拨】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2.朗读课文第5段:“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
【交流点拨】不相同。第一个“卧”字生动地表现了山坡平缓,小村庄的房屋矮小的特点;第二个“卧”字生动地表现房顶上雪很簿的特点。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
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3.课文第5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能否将“小水墨画”改成“大水墨画”?请说出理由。
【交流点拨】不能。因为“小水墨画”呼应前文中的“小山”、小摇篮、“小雪”、“小村庄”,如果改成“大水墨画”,笔调不和谐。
4.第5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交流点拨】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的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四)冬天的水
1.本文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
特点:(1)水的绿;(2)水的清、亮。
修辞手法:(1)拟人,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2)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 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可以。“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3.赏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交流点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交流点拨】第四段: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六段:对水色的描写。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课文第7段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换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交流点拨】不能。作者将济南比喻成一块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小灰色树影“的“蓝水晶”,并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重在抒发对济南山水的赞美。如果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与前文的写景相矛盾。所以不能换。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交流点拨】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交流点拨】
①这是济南代表性的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②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也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城中也是“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③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处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2.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了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知识链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比较阅读《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点拨】
相同点: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四、本课小结
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标题:“济南的冬天” 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
先写: 济南冬天的天气,三组对比
再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
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呼应点题
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情景交融
词语的选用
五、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两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朗读并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你看,山上的矮松变得青黑,树尖儿上覆盖着一些雪。
示例:
第①句好。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了雪松妖娆的特点。第②句只是客观地描写雪后的山景,语言缺乏生动性。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交流】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济南素有“泉城”之美称,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
济南的冬景可真美啊!更美的是冬天的水色,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能映衬得水里的水藻更加绿,天越晴水藻越绿,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
2.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字以内)
【交流】
生甲: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小溪中的石头上都覆盖着白雪: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幼狮在雪地里沉睡;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西北风怒吼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早上,我开门一看:房顶白了,草地也白了,树上挂满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银白。冬天真美啊!
生丙:我的家乡是湖北的一个山区,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时值初冬,北风利飕了,满山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阔叶树的叶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坚强的针叶树绿中带褐。河水还在不停地奔袭,只是水变浅了,变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戏的鱼儿早已不知去向。惨白的太阳有气无力地露露脸后,马上躲进灰蒙蒙的云里去了。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感觉只是阴冷。
板书设计
北平的寒 济南的暖
伦敦的暗 济南的明 温晴
热带的热 济南的温
阳光朗照下的山 里、上
薄雪覆盖下的山 写景顺序
城外远处的山 外、下
以动写静、想象
对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法指导:
1.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假如让你写家乡的冬天,你会怎么写呢?不论你会怎么写,请带着你对该问题的思考,再去读《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2.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味老舍先生所刻画的风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济南的冬天是一幅水墨画,请你尝试着将画境在笔下勾勒出来;
3.试着阐述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冬天的特点;
4.划出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简要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时所发挥的作用。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内容赏析
(一)阳光朗照下的山
1.课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
2.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第1自然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文中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5.第3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6.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交流点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7.这圏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在文中有何作用?
8.“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冬天为什么是慈善的?
(二)薄雪覆盖下的山
1.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2)采用了什么描写顺序?
(3)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的之处?体现了散文什么特点?
2.“最妙是下点小雪呀”,“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4.济南的雪一点儿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同学们归纳第4段的写景特色。
(三)城外的远山
1.这一段怎样写城外远山的?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交流点拨】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2.朗读课文第5段:“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
3.课文第5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能否将“小水墨画”改成“大水墨画”?请说出理由。
4.第5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四)冬天的水
1.本文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 为什么
3.赏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4.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交流点拨】第四段: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六段:对水色的描写。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课文第7段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换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6.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2.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了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知识链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比较阅读《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2.朗读并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你看,山上的矮松变得青黑,树尖儿上覆盖着一些雪。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四、布置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2.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字以内)
【课后导练】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
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8.“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_一词。
9.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0.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法指导:
1.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假如让你写家乡的冬天,你会怎么写呢?不论你会怎么写,请带着你对该问题的思考,再去读《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2.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味老舍先生所刻画的风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济南的冬天是一幅水墨画,请你尝试着将画境在笔下勾勒出来;
3.试着阐述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冬天的特点;
4.划出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简要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时所发挥的作用。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内容赏析
(一)阳光朗照下的山
1.课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
【交流点拨】这是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与济南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特点,赞美济南是一块宝地。
2.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 “怪事” “害怕”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3.课文第1自然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如果去掉“声”字,这句话就变成“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句意就不准确了。“没有风声”准确地表达了济南冬天风小的特点。
4.文中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交流点拨】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5.第3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6.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交流点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7.这圏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①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②生动表现了小山可爱的特点,说明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原因。
8.“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冬天为什么是慈善的?
【交流点拨】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赞美济南的冬天的气候温暖,令人满意。
●小结阳光朗照下的山(PPT)
(二)薄雪覆盖下的山
1.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交流点拨】主要描写了山上的短松、山尖的白雪、山坡的草色和山腰的薄雪。
(2)采用了什么描写顺序?
【交流点拨】采用了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
(3)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交流点拨】主要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4)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的之处?体现了散文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些景物描写都从侧面表现了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特点。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4.济南的雪一点儿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同学们归纳第4段的写景特色。
【交流点拨】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写山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部分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还有雪的情韵。
(三)城外的远山
1.这一段怎样写城外远山的?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交流点拨】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2.朗读课文第5段:“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
【交流点拨】不相同。第一个“卧”字生动地表现了山坡平缓,小村庄的房屋矮小的特点;第二个“卧”字生动地表现房顶上雪很簿的特点。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
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3.课文第5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能否将“小水墨画”改成“大水墨画”?请说出理由。
【交流点拨】不能。因为“小水墨画”呼应前文中的“小山”、小摇篮、“小雪”、“小村庄”,如果改成“大水墨画”,笔调不和谐。
4.第5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交流点拨】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的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四)冬天的水
1.本文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
特点:(1)水的绿;(2)水的清、亮。
修辞手法:(1)拟人,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2)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 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可以。“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3.赏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交流点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交流点拨】第四段: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六段:对水色的描写。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课文第7段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换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交流点拨】不能。作者将济南比喻成一块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小灰色树影“的“蓝水晶”,并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重在抒发对济南山水的赞美。如果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与前文的写景相矛盾。所以不能换。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交流点拨】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交流点拨】
①这是济南代表性的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②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也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城中也是“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③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处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2.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了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知识链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比较阅读《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点拨】
相同点: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两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朗读并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你看,山上的矮松变得青黑,树尖儿上覆盖着一些雪。
示例:
第①句好。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了雪松妖娆的特点。第②句只是客观地描写雪后的山景,语言缺乏生动性。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四、布置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交流】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济南素有“泉城”之美称,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
济南的冬景可真美啊!更美的是冬天的水色,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能映衬得水里的水藻更加绿,天越晴水藻越绿,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
2.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字以内)
【交流】
生甲: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小溪中的石头上都覆盖着白雪: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幼狮在雪地里沉睡;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西北风怒吼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早上,我开门一看:房顶白了,草地也白了,树上挂满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银白。冬天真美啊!
生丙:我的家乡是湖北的一个山区,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时值初冬,北风利飕了,满山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阔叶树的叶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坚强的针叶树绿中带褐。河水还在不停地奔袭,只是水变浅了,变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戏的鱼儿早已不知去向。惨白的太阳有气无力地露露脸后,马上躲进灰蒙蒙的云里去了。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感觉只是阴冷。
【课后导练】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
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8.“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_一词。
9.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0.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冒号
2.承接上文
3.可靠的结果和保证;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
4.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5.先俯视,后仰视
6.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7.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8.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小”照应了“小山”的“小”。
9.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10.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