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积累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sǒng zhì( ) jié( )石 澹澹( ) 萧瑟( ) 枯téng( ) 天yá(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5分)
(1)东临碣石( ) (2)潮平两岸阔( ) (3)海日生残夜( )
(4)乡书何处达( ) (5)断肠人在天涯( )
4.常识填空。(10分)
(1)《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____________,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次北固山下》“次”意为___________,这首诗作者是王湾,______代诗人。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________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____________》。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__________________》。
5.名句默写。(12分)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二、课内阅读(52分)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1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4分)
9.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4分)
10.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11.对这首诗理解最佳的选择是( )(3分)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2.第一句选取了哪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13.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几层意思?(4分)
14.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三)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13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5.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16.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4分)
18.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13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9.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0.前三句用九个偏正关系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________________。(2分)
2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______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_。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_____之情。(3分)
2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B.“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思乡之情并非主要。
三、拓展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
23.“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是什么意思?(4分)
24.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与解析
一、
1.竦峙 碣 dàn xiāo sè 藤 涯
2.D 解析:断肠人/在天涯
3.(1)登上、到达 (2)开阔 (3)升起 (4)信 (5)形容悲伤到极点
4.(1)诗人 慷慨悲壮 (2)青莲居士 被贬谪,降职 (3)停泊 唐(4)散曲 秋思之祖
(5)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5.(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D
7.C 解析: 话题的中心是“乡愁”与诗歌的关系,首先确立总起句③,①句中“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与③句中的“惆怅”联系,⑤句紧承①句举例,②句中的“亦”字最关键,应放在第⑤句后,而④句中的“这么”显然是在指示前文。
二、
(一)
8.本诗的诗眼是“观”。“观”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9.水、 秋风、 洪波 山岛、 树木、 百草
10.慷慨悲壮。表达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想要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11.D
(二)
12.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 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13.①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②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③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14.示例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3: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三)
15.客路 行舟
16.两岸才显得宽阔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17.“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18.D
(四)
19.枯藤、老树、西风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20.冷寂、悲凉
21.枯藤 昏鸦 思乡
22.D
三、
23.不要听到琴声和歌声就触动远谪的愁思,青山和明月都在陪伴着我们啊。
24.李诗中的“愁”是对朋友的担忧之愁。王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古代诗歌四首
【核心素养】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进入诗的意境,再造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2.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3.相关知识。
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体诗(古风)包括五言和七言,它对音韵格律要求较宽,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格律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格律诗对音韵格律要求较严:诗的句数限定,用字讲究平仄,双句的尾句讲究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韵脚不能转换。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三、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本诗体裁是什么?指出本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首诗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交流点拨】an ;前、悬、年、边
3.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四、解读欣赏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交流点拨】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歌用“客路”开头,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吗?
【交流点拨】客路在青山外,说明在行船之后,还要上岸再乘车前行,因此,诗句暗含有路途遥远、旅途劳累之意。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交流点拨】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4.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交流点拨】残冬腊月
5.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交流点拨】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切。
五、合作探究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句直接抒情?哪句属于写景?你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交流点拨】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3.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交流点拨】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脍炙人口。
六、本课小结
主题: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思念家乡)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写作特色:寓情于景、蕴含哲理。
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恢弘阔大之景 借景抒情
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尾联:思乡之情
●学习《天净沙·秋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预习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赏析感悟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交流点拨】前三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2.“枯藤老树昏鸦”描绘了怎样的景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衰亡、肃杀的秋色;景中有情,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3.“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致?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幽雅、悠闲、恬静、温馨”但这是别人的家,我的家在哪里?烘托游子思家之情。此句实写旅途之所见,暗含内心向往之精神家园。
4.“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分别指什么?实际上是写什么?
【交流点拨】古道:荒凉破旧之路。(象征人生之路)西风:秋风(凄冷)瘦马: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
5.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哪个字?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怎么理解?
【交流点拨】愁;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五、合作探究
1.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以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3.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4.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六、互动交流
(一)说一说
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______________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写一写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晖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再也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骨瘦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三)想一想
比较《观沧海》《天净沙 秋思》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交流点拨】
异情感:《观沧海》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豪迈、乐观、雄伟抱负、博大胸怀;《天净沙 秋思》描写秋天傍晚凄凉冷落的景象,表现凄凉、愁苦思乡之情。
同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交融
七、本课小结
马致远这首小令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通过这四首诗的学习,我们怎样鉴赏古典诗歌呢?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八、随堂练习
(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潮水涨起来,两岸显得更加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的船帆之上。
③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否顺利?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顺利。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见。
④“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示例:残夜未尽,红日已升,旧年未过,新春已到,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D ) 。
A.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B.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C.这首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二)阅读王湾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净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 。
2.《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 、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__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
4.对《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前三句18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解析】诗眼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九、作业布置
1.背诵这四首诗歌。
2.感受诗歌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诗歌的画面。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悲怆愁苦
古道 西风 瘦马 思乡之情
情——夕阳 断肠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核心素养
第二课时
天净沙·秋思
“次” :停宿、停泊
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预习交流
诗词常识简介
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体诗(古风)包括五言和七言,它对音韵格律要求较宽,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格律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格律诗对音韵格律要求较严:诗的句数限定,用字讲究平仄,双句的尾句讲究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韵脚不能转换。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1、2句)
颔联(3、4句)
颈联(5、6句)
尾联(7、8句)
律诗
必须对仗
诗词常识简介
本文的诗歌体裁是什么?指出本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首诗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律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诗歌押的是_____韵;韵脚:___________________。
an
前、悬、年、边
听老师范读诗歌,划出诗歌的节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顺风,风正对着帆船
挂
旅人所行之路
译文:旅途在青山之外,船行在绿水之中。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上日出
升起
夜将尽而未尽之时
进入
思念故乡的书信
到,送到
北归
译文:当残夜未消之时,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希望北归的大雁把家书捎到洛阳。
开阔
内容解析
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歌用“客路”开头,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吗?
客路在青山外,说明在行船之后,还要上岸再乘车前行,因此,诗句暗含有路途遥远、旅途劳累之意。
残冬腊月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4.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5.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切。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句直接抒情?哪句属于写景?你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合作探究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3.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
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历来脍炙人口。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景
暗含奔波之劳
观景
直接抒情
对家乡的思念
写景中蕴含积极、乐观的心态
主题:对家乡的思念。
写作特色:寓情于景、蕴含哲理。
(设问)
(淡淡乡愁)
本课小结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文学常识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裁形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杂剧
散曲
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小令(体裁: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小令的题目。
又叫剧曲
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背景资料
这首小令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少年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羁旅生活。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他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注意节奏
初读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运用你的语言描述这首元曲展现的画面。
诗歌中的意象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之人。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在荒凉的古道上,秋风萧瑟,走过来一匹疲惫的瘦马。
夕阳已经西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在天涯。
展现的画面
内容解析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烘托
写 景
抒 情
对比
反衬
荒凉
恬静
凄凉
思乡
断肠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哪几句是抒情的?抒什么情?
1.“枯藤老树昏鸦”描绘了怎样的景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衰亡、肃杀的秋色;景中有情,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2.“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致?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幽雅、悠闲、恬静、温馨”但这是别人的家,我的家在哪里?烘托游子思家之情。此句实写旅途之所见,暗含内心向往之精神家园。
3.“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分别指什么?实际上是写什么?
古道:荒凉破旧之路。(象征人生之路)
西风:秋风(凄冷)
瘦马: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
内容解析
4.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哪个字?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怎么理解?
愁;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
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1.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小令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以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合作探究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3.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
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
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
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4.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断肠人秋旅图
深秋郊野独行图
天涯断肠人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____ 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 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一说
互动交流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写一写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比较《观沧海》
《天净沙 秋思》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想一想
凄凉、愁苦
思乡之情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
豪迈、乐观
雄伟抱负
博大胸怀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景情交融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
秋天傍晚凄凉冷落的景象
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
思想感情
异:
同:
异: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萧瑟、荒凉
对比 反衬
孤寂、愁苦
安适、恬静
白描写景
直接抒情
点明主旨
本课小结
写景: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抒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之悲
凄凉冷清
惆怅之情
羁旅之思
天净沙﹒秋思
板书设计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③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否顺利?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④“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潮水涨起来,两岸显得更加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的船帆之上。
顺利。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见。
示例:残夜未尽,红日已升,旧年未过,新春已到,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随堂练习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
A.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B.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C.这首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D
D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净沙”是________ “秋思”是散曲的 。
2.《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 、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__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
小令
曲牌名
题目
马致远
杂剧作家
散曲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秋思之祖
枯藤、老树、西风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王湾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4.对《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18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B
【解析】诗眼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背诵这四首诗歌。
2.感受诗歌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诗歌的画面。
3.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作业布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
2.积累诗歌常识。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4.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意象美与意境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诗歌常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象与思想情感。
难点:以审美的态度欣赏诗歌,品味语言诗歌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1.写景抒情一类的诗歌,重点不在于字词训诂上,而在于感受诗歌的内在魅力,品味作者所营造的审美意象。因此,不妨将诗歌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力还原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如此更有利于对诗歌的理解。
2.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如“子规”等。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本诗体裁是什么?指出本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首诗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3.结合注释解读诗意。(口译)
二、解读欣赏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歌用“客路”开头,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吗?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4.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5.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句直接抒情?哪句属于写景?你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3.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交流点拨】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脍炙人口。
●学习《天净沙·秋思》
一、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二、赏析感悟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枯藤老树昏鸦”描绘了怎样的景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致?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分别指什么?实际上是写什么?
5.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哪个字?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怎么理解?
【交流点拨】愁;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三、合作探究
1.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以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3.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4.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四、互动交流
(一)说一说
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______________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写一写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见“作业布置”)
(三)想一想
比较《观沧海》《天净沙·秋思》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五、学法总结
通过这四首诗的学习,我们怎样鉴赏古典诗歌呢?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六、随堂练习
(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③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否顺利?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④“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示例:残夜未尽,红日已升,旧年未过,新春已到,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
A.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B.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C.这首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二)阅读王湾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净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 。
2.《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 、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__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
4.对《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18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这四首诗歌。
2.感受诗歌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诗歌的画面。
3.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课后导练】
1.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3.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4.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对本诗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开头。
5.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6.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
2.积累诗歌常识。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4.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意象美与意境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诗歌常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象与思想情感。
难点:以审美的态度欣赏诗歌,品味语言诗歌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1.写景抒情一类的诗歌,重点不在于字词训诂上,而在于感受诗歌的内在魅力,品味作者所营造的审美意象。因此,不妨将诗歌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力还原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如此更有利于对诗歌的理解。
2.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如“子规”等。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本诗体裁是什么?指出本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首诗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交流点拨】an ;前、悬、年、边
3.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解读欣赏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交流点拨】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歌用“客路”开头,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吗?
【交流点拨】客路在青山外,说明在行船之后,还要上岸再乘车前行,因此,诗句暗含有路途遥远、旅途劳累之意。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交流点拨】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4.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交流点拨】残冬腊月
5.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交流点拨】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切。
三、合作探究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句直接抒情?哪句属于写景?你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交流点拨】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3.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交流点拨】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脍炙人口。
四、本课小结
主题: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思念家乡)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写作特色:寓情于景、蕴含哲理。
●学习《天净沙·秋思》
一、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赏析感悟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交流点拨】前三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2.“枯藤老树昏鸦”描绘了怎样的景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衰亡、肃杀的秋色;景中有情,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3.“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致?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幽雅、悠闲、恬静、温馨”但这是别人的家,我的家在哪里?烘托游子思家之情。此句实写旅途之所见,暗含内心向往之精神家园。
4.“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分别指什么?实际上是写什么?
【交流点拨】古道:荒凉破旧之路。(象征人生之路)西风:秋风(凄冷)瘦马: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
5.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哪个字?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怎么理解?
【交流点拨】愁;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三、合作探究
1.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以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3.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4.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四、互动交流
(一)说一说
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______________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写一写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晖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再也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骨瘦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三)想一想
比较《观沧海》《天净沙 秋思》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交流点拨】
异情感:《观沧海》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豪迈、乐观、雄伟抱负、博大胸怀;《天净沙 秋思》描写秋天傍晚凄凉冷落的景象,表现凄凉、愁苦思乡之情。
同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交融
五、本课小结
马致远这首小令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通过这四首诗的学习,我们怎样鉴赏古典诗歌呢?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六、随堂练习
(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潮水涨起来,两岸显得更加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的船帆之上。
③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否顺利?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顺利。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见。
④“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示例:残夜未尽,红日已升,旧年未过,新春已到,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D ) 。
A.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B.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C.这首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二)阅读王湾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净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 。
2.《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 、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__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
4.对《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前三句18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解析】诗眼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这四首诗歌。
2.感受诗歌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诗歌的画面。
【课后导练】
1.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解析:“天净沙”是曲牌名。)
3.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
本诗的诗眼是“观”。“观”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诗人借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4.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对本诗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示例: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开头。
示例:写“已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5.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6.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解析:反衬游子有家难回的悲苦之情。)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