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平面镜成像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定律的一个延续,又为后面的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上课是不是真正的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初中生平时都喜欢照镜子。只是他们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入新课 首先自己动手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大约是5分钟)并换用平面镜重做一次 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
2、组织探究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让学生进一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七.教学评价设计(层次分明,知识点概括详细,具体。重点、难点突出。)
1.让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所学所感;2.学生小组内互评;3.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
八.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4)成的是虚像; (5)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