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爬天都峰》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事情。本课将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写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事情,明白写事要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2.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明白写事要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弄清写作顺序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爬天都峰》,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假日里,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路遇一位老爷爷,经过我们的互相鼓励,我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2.师:时间、地点、人物概括得非常清楚。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件事的呢?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生:事情发展顺序,分为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三部分。(板书)
3.师:那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发展顺序,这样有顺序的地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有助于把事情的条理写清楚。(板书)
过渡:写一件事情不仅要做到有条理,更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写清楚。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65页。
二、聚焦核心问题,学习方法
(一)引导学习“爬山前”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勾画出爬山前“我”怎么想的关键词句,体会“我”的感受。
2.学生交流勾画的词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重点关注天都峰的“高”和“陡”;“我爬的上去吗?”体会失去信心怀疑自己;从“发颤”体会害怕胆怯。(板书)
男女生分读,读出害怕和犹豫。
过渡:爬山前,作者不仅写了“我”怎么想的,还写了怎么说的。
3.指名分角色朗读,出示学习要求:
思考:从“我”和老爷爷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画出关键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学生交流勾画的词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师:从两个“也”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惊讶和赞许。
大组分角色朗读,读出惊讶和赞许。
师:刚开始两个人是害怕胆怯而不敢爬山,现在两个人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充满希望,有信心。
过渡:一老一小就这样相遇了,相互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力量,所以最后爷爷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就这样一老一小,相互鼓励着爬天都峰。(板书)5.小结过渡:爬山前这部分内容,作者抓住了“怎么想”和“怎么说”写清楚了爬山前“我”从一开始的害怕犹豫到遇到老爷爷之后受到鼓励,从而变得充满信心的心情变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爬山中”和“爬上峰顶后”
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6-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关键词句,并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批注在旁边。
②结合刚才的学习,思考作者是抓住什么,把这两部分内容写清楚的?
2.小组汇报。
出示1: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重点关注动词“爬、攀、手脚并用”和“终于”感受爬山不容易。(板书)
齐读体会。
出示2: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我”和老爷爷都看到对方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决心,不甘落后,所以才能爬上天都峰。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3.小结:小姑娘和老爷爷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勇气和鼓励,最终爬上来天都峰顶,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汲取力量,战胜困难。(板书)
4.师:思考作者是抓住什么,把这两部分内容写清楚的?
生:抓住“怎么做”和“怎么说”来写清楚的。
师: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这个问题现在你有答案了吗?
生:要像作者一样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都写下来。
师总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我们要按照顺序来写,就像这篇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和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同时作者把“我”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都写了下来,把整个过程写得非常具体。
三、活学活用,写小练笔
1.出示要求:
与我同行的,还有爸爸和一位老爷爷,他们是怎么爬山的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站在他的视角,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
请像作者一样,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写进去。
2.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3.选2-3份上台展示,学生评价。
四、板书设计:
怎么想 胆怯害怕
爬山前 怎么说 互相鼓励 汲取力量
爬天都峰 爬山中 怎么做 奋力攀登 战胜困难
爬上峰顶后 怎么说 相互道谢
有条理 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