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6 21:37: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家境贫困的“我”喜爱读书,为一本《青年近卫军》失魂落魄。当“我”下定决心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买书的钱时,才发现母亲是在一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辛苦劳作,在我震惊、痛苦和懊悔之际,母亲却慷慨地把买书的一元五毛钱给了“我”,“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用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没想到母亲却数落“我”一顿,又给我凑够了买书的钱。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课文着力要表现的是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和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以对话、抒情为主,短句、短段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性的最美光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并没有浓笔重彩,只是抓住母亲的形:极其瘦弱的脊背,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抓住了母亲的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抓住了母亲的情: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母亲的形象就诉诸于作家笔端——那个时代,在物资的困乏使得精神的需求变得退而求次的境况下,就是这个瘦小羸弱,为生计疲于奔命的母亲,却始终在坚守着家庭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这是多么博大而深沉、朴素而崇高的母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虽然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能感受亲情,但大多数孩子却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付出,曾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体会慈母情深,还要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找场景、抓细节品读课文感知慈母情深。
(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慈母情深”。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慈母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析,感受慈母伟大、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 激发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对重点词句的品析, 感受慈母伟大、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体会重复词句的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和感受慈母对孩子的深情。
五、教学准备:PPT、导学单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题: 《慈母情深》 备课人:刘娜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三分钟 指导吟诵《游子吟》 吟诵《游子吟》 吟诵关于歌颂母亲的诗歌,为课文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读课题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4、引导生回顾课文几个重要的场景。(找场景) 1、齐读课题 2、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回顾文中的几个重要场景。 1、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课文中来。 2、回顾旧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回顾重要场景,引出教学重难点的教学
三、品读课文,体会慈母情深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生自主学习令自己感触深的地方。(抓细节) (1)默读自己喜欢的场景,勾画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 (2)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场景,边读边批注感受。 2、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引导生交流从文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慈母情深。(品形象) (1)小组内交流你最喜欢的场景。想想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请每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对你们感触最深的地方来进行汇报。组员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学生活动一:自主学习令自己感触深的场景。 1、默读自己喜欢的场景,勾画最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 2、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场景,边读边批注感受。 学生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你最喜欢的场景。想想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请每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对你们感触最深的地方来进行汇报。组员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小组合作学习令自己感触深的场景。边读边想象场景。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抓住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
3、引导学生全班交流 场景一: 我到工厂找母亲 (1)引导生抓住环境描写,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母亲的辛劳。 (2)引导学生抓住“极其瘦弱”“弯曲”这些外貌描写体会母亲的辛劳。 (3)引导生抓母亲转身的这个慢镜头体会我看到母亲时的震惊和难过之情。 A、引导生发现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B、教师通过分句引读,引导生入情入境地想象看到了什么,再引导生猜想作者心中母亲原本的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生体会作者看到母亲时的震惊之情,从而引起生的共鸣。 场景二: 母亲给我钱买书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母亲给钱时的大方和我的感动之情。 (2)引导生发现写母亲给钱用的是特写镜头。这个特写镜头,放大了——一张张揉得皱皱的毛票,还放大了——母亲亲龟裂的手 指,更放大了母亲给钱的动作——塞! A、引导生谈这是怎样地“塞”?琢磨塞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 B、引导生读母亲的话,体会慈母深情。 (3)引导生学习36段,理解慈母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A、你读懂了什么? B、母亲舍得什么?舍不得什么? C、这么多钱?这钱多吗? 学生活动三:全班交流 (一)“我”到工厂找母亲的场景 预设: 1、抓住环境描写,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作者的吃惊。(7、9段) 2、抓外貌、动作描写,体会母亲的辛劳(16段) 想想母亲的背为什么会这样? 3、抓神态描写,体会母亲的辛劳,体会作者的震惊.(19段) (1)想一想吃惊的仅仅是母亲吗?还有谁? (2)让我们先走进那个场景,全班齐读。 (3)看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反复出现“我的母亲”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4)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随着这个镜头地推移,你看到了什么?体会作者的震惊。 (5)带着这种感受再现母亲转身的慢镜头师生合作读。 (二)母亲给“我”钱买书的场景 预设:1、语言描写:(20-28段) A、抓母亲的语言——体会母亲的忙碌; 抓我的语言——体会我的吞吞吐吐,内疚、后悔。 请用朗读来表现母亲的忙碌和我的后悔和内疚,分角色读对话。 2、外貌、动作、语言描写(29—38段) A、引导生抓“龟裂的手指”——体会母亲工作的辛劳,挣钱的不容易。 B、引导生抓“掏“、”数“——体会母亲对钱的的珍惜、看重。 抓“塞“——体会母亲慷慨、大方 引导生思考:塞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还有什么? C、引导生读32段,抓四个“立刻”体会母亲的忙碌和工作的辛劳。从而感受我内心的震撼。 D、引导学习36段。当我拿着水果罐头跑向母亲时,母亲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说说怎么理解母亲的话?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四、课后五分钟: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读到这里,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抓文中几个主要场景,品读重点词句,感受到了一位慈母对孩子最伟大和无私的爱。 2、作者笔下的母亲只是天底下众多母亲中最平凡的一个,正如他在小说《母亲》原文的结尾,这样写到(ppt出示:教师配乐朗读。) 3、引导生由课文的学习想到自己的母亲。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4、结束语 2、回顾学法及主要内容。 3、由课文你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谈谈此刻你最想和自己的母亲说写什么? 通过课文内容的回顾总结,进一步升华情感。并能将这种情感牵引到学生的身上,使学生联想到自己母亲,让学生明白母爱的伟大无私,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板书设计: 慈 母 情 深 找场景 我在工厂找母亲 母亲给我钱买书 外貌 辛 劳 慷 慨 抓细节 神态 动作 语言 无 私 品形象 吃苦耐劳 爱子情深 正板书展示课文主要内容,副板书展示学法。
作业设计: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3、推荐阅读梁晓声作品《母亲》《父亲》完成一份好书推荐。 通过读课文,再次感受慈母情深。拓展延伸写自己的经历,达到情感的升华。拓展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