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
教学目标:
1.通过预学单,知道词的特点,掌握关键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思。
2.在预学基础上,理解词意。
3.结合背景资料了解词意,体会词情。
4.背诵此词。
教学重点:掌握全词的大意,体会词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诗的背景资料,了解这诗人表达情感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预学单 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长相思》。它既是课题,又是——(词牌名)。
(二)我们还学过哪些词牌名?回答后批注下来。温故和知新同样重要。
二.检查预习,理解词意。
(一)预习交流一:词的相关知识。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词),分为(上阙)和(下阙)。
预习交流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通过读文,同学们普遍认为这几个字词需要注意,一起来读一读。
2.现在能把全文读准读通吗?试一试。
(二)预习交流二:理解诗句,初知大意。
过渡:在预习时,孩子们能干地运用曾经学过的理解古诗词的常用方法,理解了重点字词。我将你们用到的理解方法做了统计,发现一个现象。
1.生说自己的发现。
2.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过渡:今天学习后,看你们能否总结新的方法。
3.现在男女生比赛读文,边读边回忆预学所得。
4.全班齐读全文,思考全文大意。
(三)理解全词大意:
1.四人小组合作,翻译全词。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3.在理解全词基础上,齐读全文。
三.精读课文,体会诗情。
(一)欣赏经典咏流传《长相思》。
过渡:这首有名的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中被那英演绎,请大家欣赏优美歌声的同时,关注歌词,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1.出示歌词,结合课前查找的纳兰性德的资料,说说你对第一句歌词的理解。
2.出示纳兰的生平,你想用什么词语形容作者?随机板书学关键词。
过渡:难怪歌词里说——师指,学生读“春风鬓,少年心,意气风发,不问岁月无情。”
3.什么叫“意气风发”?(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像风吹一样迅猛。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过渡:正如你们所说,意气风发文武双全的作者荣耀地被皇上钦点陪着出关东巡,祭告先祖,途中写下了这首《长相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课文哪部分写出了长途跋涉,入夜安营扎寨的景象呢?齐读。
5.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读一读。
6.上阙中有个分句最能体现豪迈壮阔,是哪句?为什么?
7.句子填空:黑夜中,千万个军营帐篷里燃起了灯,远远望去,犹如繁星点点,犹如地上的星辰,多么壮观,多么豪迈。
8.大组比赛读上阙。
9.全班齐读上阙。
过渡:按这样的节奏,应该继续描写东巡的情景和豪迈的气势。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了这样的下阙。请女生读一读。
过渡: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的声音搅扰了作者,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10. 你从下阙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心情如何?
过渡:歌词也写出了作者悲戚的心情——梦百转,离别轻,蓦然回首,才被思念惊醒。是悲戚,是欢欣,是斜阳下不舍的背影。是诀别,或分离,不过只是世间寻常的事情。夜寂静,守孤城,战沙场,终此生。
11.带着这样的情绪,男生读下阙。
12.全班齐读下阙。
过渡:纳兰说自己的家乡没有风雪声惊扰睡梦,他日思夜想的家乡在哪里呢?
13.出示作者的家乡北京,此刻你有何疑问
过渡: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作者却说自己的家乡没有风雪的声音,这样写不是矛盾吗?你怎么理解的。
14.师总结:有家人,有家的地方就是温暖的,无情的风雪破坏不了我们内心的踏实和宁静。
15.全班带着理解再读下阙。
过渡:有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我们再来读读全文。
16.齐读全文。
17.过渡:读了上阙,看看下阙,你又有何疑问?
(1)出示上阙和歌词,你从“守孤城、战沙场、终此生”感受到什么?
过渡:这样的英雄怎么又如此儿女情长呢?看看他的家庭介绍,能带给我们启发。
(2)出示歌词和作者的家庭简介,体会作者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过渡:人的思想和情感是复杂的,多元的,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去感悟文字背后的深意。正因为作者有对国家的热爱,所以豪迈地身在东巡途中,同时他又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才成就了这首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18.带着深刻的感悟,全班读文。
四.扩充学习方法。
1.通过本文,你又学到了什么理解古诗词的好方法?(摘抄精要,并变成自己的。)
2.板书:查找背景资料、作者生平、家庭简介……
五.背诵此文。
总结:让我们和诗以歌,用朗诵、背诵、吟唱将经典咏流传。希望孩子们多读古诗词,读好古诗词,好读古诗词。
板书: 长相思(纠葛的家国情)
出身显贵 (身) (心) 忧伤
文武双全 豪迈的英雄气概 生离死别的儿女情长 无奈
深得器重 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