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6 10: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从西周到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2.东周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特征(1)“春秋五霸 ①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②争霸原因:各诸侯国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 ” 【拓展】 春秋时期,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七雄①背景: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一些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掌握了实权,代表事件为三家分晋和 。 【拓展】三家分晋和国氏代齐是各诸侯国卿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这体现出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逐渐瓦解,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②概况: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 ”。③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3.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 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拓展】民族交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春秋战国时 期的民族交融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1)农业①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得到推广。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2、变法运动(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目的: 。 【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走向瓦解。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先后进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影响: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 制度。 (4)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内容 ①经济上: ,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 ,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③社会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结果 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 (1)简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 (2)思想主张 ①思想核心: (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拓展】“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作用。“礼”力图维护西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度,具有局限性。 ②政治主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承认制度应随时代变化有所改良。 ③教育思想:以“ ”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3)文化贡献: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 当中。2.老子(1)简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春秋后期楚国人。(2)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道“是天地万物本原,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②辩证法:揭示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主张: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 ,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3)文化贡献:他的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四、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 逐渐崩溃。(2)政治状况一周王室衰微, 逐渐瓦解。(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4)思想文化一学术下移, 兴起。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表现【拓展】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的“仁政”一一以德治国”以人为本”。 2.道家的“无为”一一淡泊名利,崇尚自然。3.法家的法治思想一一以法治国”。 4.墨家的“兼爱”“非攻”一一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5.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一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4.评价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 运动。(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图示】诸侯混战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辨析】春秋与战国战争的对比【辨析】华夏与蛮夷华夏与蛮夷的区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西周通过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促进文化认同,拓展华夏意识。 【图解】都江堰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认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封建制度在各国逐渐建立起来:1.各国国君名号和职权发生了变化,“王”不再是周天子的专称。 2.以文武分职为特点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逐渐建立起来。 3.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4.封建法制逐渐确立。【辨析】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和贵族的利益,其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而不是维护封建制度。【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观点【辨析】老子的“无为”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主要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要顺其自然。老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辨析】道家学派≠道教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家学派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学派形成于先秦时期,道教兴起于东汉。【辨析】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前者的范围较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后者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后者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辨析】法家的法治与现代的法治现代的“法治”是与民主紧密联系的,其目的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否定任何特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法家的“法治”本质是人治和专制,是为了利用刑律强化君主集权,是君主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与手段。现代的“法治”是维护民主的手段,法家的“法治”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手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重难突破】
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3。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运动。 4.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典例1[湖北20225月联考]《商君书》提出:“三代不同道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商、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该内容强调了
A.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B.先代政策的科学性
C.以法治国的有效性 D.五霸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旨为先代帝王不因循以往制度而得治,不改变以往制度而衰亡,反映了在国家治理中制度创新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先代政策科学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法”,但不是指以法治国,而是泛指方法,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二、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当国家趋于稳定、步人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希望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应顺应时势和民心,体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
典例2[湖北蕲春2022三模]孔子盛赞舜“恭己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商鞅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
A.核心在于无为 B.强调要顺应自然
C.热衷于复古路径 D.重视规则和秩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恭己正南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可以看出,三者都认为统治国家要重视规则和秩序,D项正确;只有老子的思想核心在于无为,排除A项;强调要顺应自然的也只有老子的主张,排除B项;热衷于复古路径不符合商鞅的思想,商鞅是法家思想,强调变法革新,排除C项。
三、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1.政治上
(1)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创造了经济基础。
3.思想上:法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4.社会基础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
5.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典例3[山东潍坊2022二模]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上述现象( )
A.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
C.表明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道家、法家和儒家等纷纷借鉴其它学派,丰富其内容,学派融合趋势明显,反映出当时在分裂中孕育统一趋势,B项正确;诸子百家间思想的交流和借鉴,不能说明不同民族对华夏认同观念在不断增强,排除A项;各学派间的借鉴和融合,不能说明社会阶层间流动加速,排除C项;战国时期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需要的只有法家学派,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江苏连云港2022二模]《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时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2.[河南名校联盟20225月模拟]春秋时期,由于征战频繁,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战败贵族和失国贵族。如楚国的钟氏贵族钟仪,在和郑国交战之中被郑国俘虏,后又被郑国交给了晋国,类似现象屡有发生。这一现象
A.导致了贵族统治的崩溃 B.加剧了楚国的人才外流
C.冲击了宗法分封的秩序 D.缓和了诸侯国间的矛盾
3.[江西宜春八校20225月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诸子百家也纷纷对战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部分如下表。由此可见,他们
人物 看 法
孔子 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墨子 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
老子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A.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 B.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
C.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D.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4.[重庆市2022三联]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世纪晚期秦灭巴国,设置巴郡,郡之下陆续设立11个属县。部分县下不设乡、里,保留巴族和其他大姓首领的部分权力,以“君长”“渠帅”的名义,让他们主管派遣公差、徭役等事务。这一举措
A.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坐大 B.保留了传统的分封体制
C.有助于稳定秦在巴的统治 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5.[辽宁沈阳2022三模]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 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 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6.[江苏2022考前打靶卷]西周疆域辽阔,但各地言语分歧隔绝,于是周人把自己的言语定为雅言,区别于“方言”。诸侯朝聘盟会时必有礼乐,礼则“雅言”,乐则“雅音”,礼乐皆尚雅。西周这一做法( )
A.形成了统一语言 B.繁荣了礼乐文化
C.增进了文化认同 D.消除了地区差异
7.[福建泉州2022质检]据记载,周太王(周文王祖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主动把王位继承权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苏南地区,建立勾吴王国。他们“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当地部族自愿归附。这体现了当时
A.南北文化交往交融 B.华夏认同感的增强
C.宗法制度初步确立 D.王位世袭制度异变
8.[安徽蚌埠2022四模]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天地设而民生”的时代,“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中世是“上贤而悦仁”的时代,这是说推选贤者来主事;下世是“贵贵而尊官”的时代,国家建立,君主、职官和禁令也都有了。据此可知,商鞅认为
A.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文明产生 B.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C.应当尽快建立血缘等级制度 D.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
9.[福建2022押题预测卷]战国时期,秦国规定如果男子成年不另立门户,其所在基层什伍组织中的里典和伍老,要按“匿户”的罪名受到惩处,以至于秦因出现“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社会风气。这一做法( )
A.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B.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
C.增强了秦国经济实力 D.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10.【辽宁抚顺20225月模拟】商鞅认为“黄帝尧、舜诛而不怒……汤、武之上也,不循占而兴。”荀子则说: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土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由此可见,当时他们
A.推崇复古的历史观 B.反思周代政治休制
C.主张进行政治革新 D.思想学说趋于一致
11.[山东青岛2022二模]战国时期,大城市具备了完整的城郭布局。城是国君、公室贵族居住和宗庙、社稷及官僚机构的所在地;郭是各级官吏和市民的居住区,以“里”为单位,“里”之外是各种市和肆。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的纷争 C.工商业繁荣 D.文明的起源
12.[安徽合肥2022考前最后一卷]荀子认为治世时社会秩序井然,生活富足,触犯刑法当重罚;而乱世时民心涣散,社会困顿,犯罪当从轻处罚。这反映荀子
A.主张先礼后法的礼法观 B.迎合平民阶层利益诉求
C.反思性恶论的伦理观念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13.[江苏决胜新高考20224月大联考]《墨子》中有关于算学、光学、力学的论述,对杠杆、斜面、滑车等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机械原理也有记载。墨家在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侧重于防御。墨子曾运用高超的防御术,成功化解了楚宋两国间的一场争端。这反映出,墨家
A.注重维护平民利益 B.迎合了兼并战争需要
C.汇集诸子百家之长 D.首倡以民为本的理念
14.[湖南2022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孔子颂扬尧舜禹的仁德,崇敬周公对他们的精神传承。墨子将自己的理想推源到夏禹,盛赞其为天下人劳苦,也看重尧舜时代的古朴。这反映出
A.儒墨两家对尧舜禹形成共识 B.诸子百家注重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
C.中国文化扎根于久远的传统 D.墨家挖掘出上古文化更多元的价值
15.[湖北恩施2022一模]“文”“质”之争是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表现于外,“文”表现于外构筑起礼仪形式系统,“质”隐含于内,成为人心的道德规范。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张外在仪节与内在仁义品质协调相配,而道家重质轻文、墨家尚质后文、法家尚质反文。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思想家
A.力图解决“礼崩乐坏”的现实困境 B.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
C.极力促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D.主张思想进步需借鉴他派主张
16.[河北2022模拟(二)]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老子和孔子
A.进步与保守的观念并存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时代变迁与价值观影响政治判断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模拟测试】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晋文公听从子犯的谏议,施行教化,让百姓知义、知礼,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D项正确;礼治只是其中部分内容,且无法体现完善制度和崇尚儒学,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信息,而是强调晋文公能够善于纳谏,注重德教,排除C项。
2.【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到,春秋时期征战频繁,冲击了西周以来的宗法分封秩序,C项正确;A项“导致崩溃”的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D项说法无法从材料得知,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材料中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和孔子“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以及墨子“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等主张都强调反对使用武力,说明他们反对当时诸侯之间的不义攻伐战争,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反对不义战争,不是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老子、孔子等反对战争的观点,没有体现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并且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不主张维护礼乐制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秦国设立郡县统治巴渝地区,同时又考虑到笼络巴族和其他大姓首领,保留其部分权力,体现因俗而治的理念,有利于稳定新征服地区的统治,C项正确;秦在巴渝地区推行的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B项;这一举措的影响主要是在巴地区,和秦的统一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词最早源自西周初年的何尊,西周时期“中国”一词指天下之中的都城或国都;到春秋《诗经大雅》时指抚爱国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再到《左传》时“中国”从天下之中的国都演变为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以上变化说明“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D项正确;“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不等于西周初年开始形成“中国”观念,排除A项;春秋时期“中国”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B项不能整体反映材料,排除;材料强调“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不等于“中国”观念产生源于文化认同,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西周时期规定了“雅言”作为官方语言,要求诸侯朝聘盟会时必有礼乐,礼则“雅言”,乐则“雅音”,礼乐皆尚雅,这就提升了周人言语的地位,强化了对周人和周人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当时还存在区别于雅言的方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排除A项;这一做法主要是强化了对周人的文化认同,并不能说明繁荣了礼乐文化,排除B项;“消除了地区差异”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周的贵族从北方迁到苏南地区后,入乡随俗,苏南部族主动归附周人在当地建立的政权等,体现了当时南北文化交往交融,A项正确;华夏认同感的增强与周人“断发文身”等不符,排除B项;周人南迁及与其它部族关系的发展,与血缘宗法制度确立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并非王位世袭制度异变,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并认为这三个阶段是不断进化的,其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力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改革的作用,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如果男子成年不另立门户”“里典和伍老,要按‘匿户’的罪名受到惩处”可知,秦国的这一做法促进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发展,而小农经济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D两项;小农经济春秋时期就开始形成,这一做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不是形成,排除B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循古而兴”和“以圣王为师,案以圣土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都反映了他们主张进行政治革新,C项正确;商鞅的思想未体现他们推崇复古的历史观,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他们思想学说趋于一致,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大城市除了有政治军事机构和民居外,还有各种市和肆等商业设施,主要是因为当时工商业繁荣,C项正确;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并不能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B两项;中国文明在战国之前早已起源,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荀子根据世之治乱来判断刑罚之轻重的法治思想受到儒家先教后刑礼法观的影响,A项正确;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荀子主张性恶论,因此他主张不仅以礼教化百姓,还需要用法来治理,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尚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战国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发,依据材料“墨家在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侧重于防御。墨子曾运用高超的防御术,成功化解了楚宋两国间的一场争端”可知,墨家的著作《墨子》中记载了有关军事方面的防御术,这适应了当时兼并战争需要,B项正确;墨家代表平民利益,但是材料没有涉及墨家维护平民利益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墨家主张,不涉及其他学派主张,无法得出汇集诸子百家之长的结论,排除C项;D项中“首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孔子借着颂扬尧舜禹仁德,倡导周礼,墨子打着尧舜禹的旗号,宣传劳动者的理想等,反映出诸子百家注重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B项正确;儒墨两家对尧舜禹称赞的角度不同,并未形成共识,排除A项;孔子和墨子宣传的具体主张,不能说明中国文化扎根于久远的传统,排除C项;墨家为小生产者代言,强调古朴,并未挖掘出上古文化的“多元”价值,排除D项。
15.【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围绕先秦之争展开,依据“文”、“质”含义,可看出先秦诸子力图通过“文”、“质”主张重建社会秩序,A项正确;先秦学派不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虽提到先秦诸子百家相争,但无法看出局面形成,排除C项;材料并非围绕思想进步展开,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结合所学可知,二者对礼的看法不同,是时代变迁背景下个体生长环境不同与价值判断观念不同造成的,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老子和孔子对礼的看法不同,但不能就此老子进步而孔子保守的结论,排除A项;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因此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
(二)教 师 版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从西周到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2.东周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特征(1)“春秋五霸 ①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②争霸原因:各诸侯国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拓展】 春秋时期,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七雄①背景: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一些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掌握了实权,代表事件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拓展】三家分晋和国氏代齐是各诸侯国卿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这体现出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逐渐瓦解,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②概况: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③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3.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拓展】民族交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春秋战国时 期的民族交融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1)农业①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2、变法运动(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目的:富国强兵。 【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走向瓦解。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先后进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影响: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 制度。 (4)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内容 ①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③社会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结果 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 (1)简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 (2)思想主张 ①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拓展】“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作用。“礼”力图维护西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度,具有局限性。 ②政治主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承认制度应随时代变化有所改良。 ③教育思想: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3)文化贡献: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2.老子(1)简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春秋后期楚国人。(2)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道“是天地万物本原,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②辩证法:揭示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主张: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3)文化贡献:他的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四、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并田制逐渐崩溃。(2)政治状况一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4)思想文化一学术下移,私学兴起。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表现【拓展】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的“仁政”一一以德治国”以人为本”。 2.道家的“无为”一一淡泊名利,崇尚自然。3.法家的法治思想一一以法治国”。 4.墨家的“兼爱”“非攻”一一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5.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一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4.评价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图示】诸侯混战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辨析】春秋与战国战争的对比【辨析】华夏与蛮夷华夏与蛮夷的区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西周通过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促进文化认同,拓展华夏意识。【图解】都江堰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认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封建制度在各国逐渐建立起来:1.各国国君名号和职权发生了变化,“王”不再是周天子的专称。 2.以文武分职为特点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逐渐建立起来。 3.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4.封建法制逐渐确立。【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观点【辨析】老子的“无为”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主要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要顺其自然。老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辨析】道家学派≠道教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家学派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学派形成于先秦时期,道教兴起于东汉。【辨析】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前者的范围较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后者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后者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辨析】法家的法治与现代的法治现代的“法治”是与民主紧密联系的,其目的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否定任何特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法家的“法治”本质是人治和专制,是为了利用刑律强化君主集权,是君主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与手段。现代的“法治”是维护民主的手段,法家的“法治”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手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重难突破】
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3。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运动。 4.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典例1[湖北20225月联考]《商君书》提出:“三代不同道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商、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该内容强调了
A.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B.先代政策的科学性
C.以法治国的有效性 D.五霸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旨为先代帝王不因循以往制度而得治,不改变以往制度而衰亡,反映了在国家治理中制度创新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先代政策科学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法”,但不是指以法治国,而是泛指方法,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二、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当国家趋于稳定、步人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希望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应顺应时势和民心,体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
典例2[湖北蕲春2022三模]孔子盛赞舜“恭己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商鞅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
A.核心在于无为 B.强调要顺应自然
C.热衷于复古路径 D.重视规则和秩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恭己正南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可以看出,三者都认为统治国家要重视规则和秩序,D项正确;只有老子的思想核心在于无为,排除A项;强调要顺应自然的也只有老子的主张,排除B项;热衷于复古路径不符合商鞅的思想,商鞅是法家思想,强调变法革新,排除C项。
三、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1.政治上
(1)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创造了经济基础。
3.思想上:法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4.社会基础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
5.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典例3[山东潍坊2022二模]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上述现象( )
A.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
C.表明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道家、法家和儒家等纷纷借鉴其它学派,丰富其内容,学派融合趋势明显,反映出当时在分裂中孕育统一趋势,B项正确;诸子百家间思想的交流和借鉴,不能说明不同民族对华夏认同观念在不断增强,排除A项;各学派间的借鉴和融合,不能说明社会阶层间流动加速,排除C项;战国时期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需要的只有法家学派,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江苏连云港2022二模]《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时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晋文公听从子犯的谏议,施行教化,让百姓知义、知礼,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D项正确;礼治只是其中部分内容,且无法体现完善制度和崇尚儒学,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信息,而是强调晋文公能够善于纳谏,注重德教,排除C项。
2.[河南名校联盟20225月模拟]春秋时期,由于征战频繁,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战败贵族和失国贵族。如楚国的钟氏贵族钟仪,在和郑国交战之中被郑国俘虏,后又被郑国交给了晋国,类似现象屡有发生。这一现象
A.导致了贵族统治的崩溃 B.加剧了楚国的人才外流
C.冲击了宗法分封的秩序 D.缓和了诸侯国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到,春秋时期征战频繁,冲击了西周以来的宗法分封秩序,C项正确;A项“导致崩溃”的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D项说法无法从材料得知,排除D项。
3.[江西宜春八校20225月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诸子百家也纷纷对战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部分如下表。由此可见,他们
人物 看 法
孔子 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墨子 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
老子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A.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 B.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
C.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D.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和孔子“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以及墨子“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等主张都强调反对使用武力,说明他们反对当时诸侯之间的不义攻伐战争,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反对不义战争,不是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老子、孔子等反对战争的观点,没有体现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并且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不主张维护礼乐制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项。
4.[重庆市2022三联]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世纪晚期秦灭巴国,设置巴郡,郡之下陆续设立11个属县。部分县下不设乡、里,保留巴族和其他大姓首领的部分权力,以“君长”“渠帅”的名义,让他们主管派遣公差、徭役等事务。这一举措
A.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坐大 B.保留了传统的分封体制
C.有助于稳定秦在巴的统治 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秦国设立郡县统治巴渝地区,同时又考虑到笼络巴族和其他大姓首领,保留其部分权力,体现因俗而治的理念,有利于稳定新征服地区的统治,C项正确;秦在巴渝地区推行的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B项;这一举措的影响主要是在巴地区,和秦的统一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5.[辽宁沈阳2022三模]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 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 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词最早源自西周初年的何尊,西周时期“中国”一词指天下之中的都城或国都;到春秋《诗经大雅》时指抚爱国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再到《左传》时“中国”从天下之中的国都演变为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以上变化说明“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D项正确;“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不等于西周初年开始形成“中国”观念,排除A项;春秋时期“中国”指代中原一带的诸侯国,B项不能整体反映材料,排除;材料强调“中国”观念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不等于“中国”观念产生源于文化认同,排除C项。
6.[江苏2022考前打靶卷]西周疆域辽阔,但各地言语分歧隔绝,于是周人把自己的言语定为雅言,区别于“方言”。诸侯朝聘盟会时必有礼乐,礼则“雅言”,乐则“雅音”,礼乐皆尚雅。西周这一做法( )
A.形成了统一语言 B.繁荣了礼乐文化
C.增进了文化认同 D.消除了地区差异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西周时期规定了“雅言”作为官方语言,要求诸侯朝聘盟会时必有礼乐,礼则“雅言”,乐则“雅音”,礼乐皆尚雅,这就提升了周人言语的地位,强化了对周人和周人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当时还存在区别于雅言的方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排除A项;这一做法主要是强化了对周人的文化认同,并不能说明繁荣了礼乐文化,排除B项;“消除了地区差异”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7.[福建泉州2022质检]据记载,周太王(周文王祖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主动把王位继承权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苏南地区,建立勾吴王国。他们“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当地部族自愿归附。这体现了当时
A.南北文化交往交融 B.华夏认同感的增强
C.宗法制度初步确立 D.王位世袭制度异变
【答案】A
【解析】周的贵族从北方迁到苏南地区后,入乡随俗,苏南部族主动归附周人在当地建立的政权等,体现了当时南北文化交往交融,A项正确;华夏认同感的增强与周人“断发文身”等不符,排除B项;周人南迁及与其它部族关系的发展,与血缘宗法制度确立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并非王位世袭制度异变,排除D项。
8.[安徽蚌埠2022四模]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天地设而民生”的时代,“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中世是“上贤而悦仁”的时代,这是说推选贤者来主事;下世是“贵贵而尊官”的时代,国家建立,君主、职官和禁令也都有了。据此可知,商鞅认为
A.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文明产生 B.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C.应当尽快建立血缘等级制度 D.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并认为这三个阶段是不断进化的,其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力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改革的作用,排除D项。
9.[福建2022押题预测卷]战国时期,秦国规定如果男子成年不另立门户,其所在基层什伍组织中的里典和伍老,要按“匿户”的罪名受到惩处,以至于秦因出现“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社会风气。这一做法( )
A.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B.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
C.增强了秦国经济实力 D.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如果男子成年不另立门户”“里典和伍老,要按‘匿户’的罪名受到惩处”可知,秦国的这一做法促进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发展,而小农经济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D两项;小农经济春秋时期就开始形成,这一做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不是形成,排除B项。
10.【辽宁抚顺20225月模拟】商鞅认为“黄帝尧、舜诛而不怒……汤、武之上也,不循占而兴。”荀子则说: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土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由此可见,当时他们
A.推崇复古的历史观 B.反思周代政治休制
C.主张进行政治革新 D.思想学说趋于一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循古而兴”和“以圣王为师,案以圣土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都反映了他们主张进行政治革新,C项正确;商鞅的思想未体现他们推崇复古的历史观,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他们思想学说趋于一致,排除D项。
11.[山东青岛2022二模]战国时期,大城市具备了完整的城郭布局。城是国君、公室贵族居住和宗庙、社稷及官僚机构的所在地;郭是各级官吏和市民的居住区,以“里”为单位,“里”之外是各种市和肆。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的纷争 C.工商业繁荣 D.文明的起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大城市除了有政治军事机构和民居外,还有各种市和肆等商业设施,主要是因为当时工商业繁荣,C项正确;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并不能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B两项;中国文明在战国之前早已起源,排除D项。
12.[安徽合肥2022考前最后一卷]荀子认为治世时社会秩序井然,生活富足,触犯刑法当重罚;而乱世时民心涣散,社会困顿,犯罪当从轻处罚。这反映荀子
A.主张先礼后法的礼法观 B.迎合平民阶层利益诉求
C.反思性恶论的伦理观念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荀子根据世之治乱来判断刑罚之轻重的法治思想受到儒家先教后刑礼法观的影响,A项正确;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荀子主张性恶论,因此他主张不仅以礼教化百姓,还需要用法来治理,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尚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
13.[江苏决胜新高考20224月大联考]《墨子》中有关于算学、光学、力学的论述,对杠杆、斜面、滑车等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机械原理也有记载。墨家在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侧重于防御。墨子曾运用高超的防御术,成功化解了楚宋两国间的一场争端。这反映出,墨家
A.注重维护平民利益 B.迎合了兼并战争需要
C.汇集诸子百家之长 D.首倡以民为本的理念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战国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发,依据材料“墨家在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侧重于防御。墨子曾运用高超的防御术,成功化解了楚宋两国间的一场争端”可知,墨家的著作《墨子》中记载了有关军事方面的防御术,这适应了当时兼并战争需要,B项正确;墨家代表平民利益,但是材料没有涉及墨家维护平民利益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墨家主张,不涉及其他学派主张,无法得出汇集诸子百家之长的结论,排除C项;D项中“首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14.[湖南2022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孔子颂扬尧舜禹的仁德,崇敬周公对他们的精神传承。墨子将自己的理想推源到夏禹,盛赞其为天下人劳苦,也看重尧舜时代的古朴。这反映出
A.儒墨两家对尧舜禹形成共识 B.诸子百家注重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
C.中国文化扎根于久远的传统 D.墨家挖掘出上古文化更多元的价值
【答案】B
【解析】孔子借着颂扬尧舜禹仁德,倡导周礼,墨子打着尧舜禹的旗号,宣传劳动者的理想等,反映出诸子百家注重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B项正确;儒墨两家对尧舜禹称赞的角度不同,并未形成共识,排除A项;孔子和墨子宣传的具体主张,不能说明中国文化扎根于久远的传统,排除C项;墨家为小生产者代言,强调古朴,并未挖掘出上古文化的“多元”价值,排除D项。
15.[湖北恩施2022一模]“文”“质”之争是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表现于外,“文”表现于外构筑起礼仪形式系统,“质”隐含于内,成为人心的道德规范。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张外在仪节与内在仁义品质协调相配,而道家重质轻文、墨家尚质后文、法家尚质反文。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思想家
A.力图解决“礼崩乐坏”的现实困境 B.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
C.极力促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D.主张思想进步需借鉴他派主张
【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围绕先秦之争展开,依据“文”、“质”含义,可看出先秦诸子力图通过“文”、“质”主张重建社会秩序,A项正确;先秦学派不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虽提到先秦诸子百家相争,但无法看出局面形成,排除C项;材料并非围绕思想进步展开,排除D项。
16.[河北2022模拟(二)]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老子和孔子
A.进步与保守的观念并存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时代变迁与价值观影响政治判断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结合所学可知,二者对礼的看法不同,是时代变迁背景下个体生长环境不同与价值判断观念不同造成的,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老子和孔子对礼的看法不同,但不能就此老子进步而孔子保守的结论,排除A项;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因此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