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深圳期末)20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自我复制,繁殖速度快
B.没有遗传物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
C.个体极其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D.可以被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杀死
2.(2022八上·中山期末)下列对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B.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有鞭毛和荚膜
3.(2022八上·韶关期末)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球菌、螺旋菌
4.(2022八上·中山期末)假设此刻你手上有100个细菌,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限制细菌繁殖的条件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有( )
A.800个 B.6400个 C.12800个 D.25600个
5.(2021八上·朝阳期末)选择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主要是满足细菌所需的( )
A.营养物质 B.附着物质 C.氧气 D.温度
6.(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有关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细菌的休眠体 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 D.是一种生殖细胞
7.(2022八上·乐昌期末)下列单细胞生物中,无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大肠杆菌 D.霉菌
8.(2022八上·深圳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①香菇;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根瘤菌
B.①霉菌;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根瘤菌
C.①霉菌;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结核杆菌
D.①香菇;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结核杆菌
9.(2021八上·双辽期末)在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一步骤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放在适宜环境下培养
10.(2022八上·深圳期末)下列不属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是( )
A.猩红热 B.小麦叶锈病
C.玉米黑瘤粉病 D.棉花枯萎病
11.(2022八上·乐昌期末)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属于病毒
B.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
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12.(2022八上·韶关期末)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比细菌要大得多 B.能够独立生活
C.在活细胞中繁殖 D.具有细胞结构
13.(2022八上·韶关期末)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
A.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D.给健康的人接种新冠疫苗
14.(2022八上·大埔期末)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了病毒,那么①真菌有而细菌没有;②植物有而真菌没有;③动物没有而真菌有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细胞壁
B.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线粒体
C.叶绿体、成形的细胞核,线粒体
D.细胞壁,叶绿体,成形的细胞核
15.(2022八上·大埔期末)小红很喜欢吃妈妈做的甜糯酒糟,妈妈在制作甜酒糟的过程中,总会在糯米饭里面均匀拌上一种白色粉末,这属于发酵过程中的( )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16.(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是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B.有的可与动物或植物体共生
C.有的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D.都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17.(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都是腐生生活
B.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是利用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霉菌是多细胞真菌,有的能从其培养液中提取抗生素
D.病毒对人类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如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
18.(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引发人类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是一种噬菌体
B.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C.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酵母菌是多细胞的真菌
19.(2022八上·揭东期末)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A.泡菜是一道美味的小菜,制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
B.米酒是风味食品,制作米酒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
C.蘑菇、木耳、灵芝等真菌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D.酸奶的制作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20.(2022八上·东莞期末)生物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抗生素是有些真菌产生的,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B.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C.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体内,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D.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21.(2022八上·东莞期末)观察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
B.乙可以用于蒸馒头、酿酒,丁离开活细胞后会变成芽孢
C.丙是由菌丝构成的,图中的a是该生物产生的孢子
D.甲和乙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繁殖方式均为分裂繁殖
22.(2022八上·东莞期末)如图为病毒模式图,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结构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
B.人们可以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疫苗
C.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来观察其结构
D.它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23.(2022八上·潮州期末)对下列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芽孢是③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
B.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④可用于提取青霉素
D.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24.(2022八上·潮州期末)细菌和真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醋酸菌——酱油 B.产甲烷细菌——沼气
C.霉菌——泡菜 D.大肠杆菌——馒头
25.(2021八上·封开期末)关于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下列配对错误的是( )
A.泡菜--霉菌 B.制醋--醋酸菌
C.酸奶--乳酸菌 D.酿酒---酵母菌
26.(2021八上·德惠期末)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膨大松软,实际上是利用酵母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生殖方式 D.营养方式
27.(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菌或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实例的是( )
A.蘑菇与朽木 B.肺炎双球菌与人
C.青霉与橘子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28.(2021八上·双辽期末)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
29.(2021八上·双辽期末)水果储藏时间久了产生酒味的原因是( )
A.细菌的分解作用 B.乳酸菌的分解作用
C.酵母菌的分解作用 D.霉菌的分解作用
30.(2021八上·虎林期末)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
31.(2021八上·虎林期末)你见过泡菜坛子吗?(见图)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将泡菜坛加盖密封的目的是 ( )
A.隔绝空气 B.遮光
C.防止水分蒸发 D.防止泡菜香味散失
32.(2021八上·虎林期末)橘子放久了会长“毛”,这个“毛”属于( )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33.(2021八上·虎林期末)大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因为细菌细胞中没有 ( )
A.细胞质 B.细胞壁 C.叶绿体 D.细胞膜
34.(2021八上·保定期末)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繁殖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通过分裂生殖 B.霉菌通过孢子来繁殖
C.细菌通过芽孢繁殖 D.酵母菌通过复制繁殖
35.(2021八上·保定期末)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本身不会腐败变质
B.抗生素能杀死某些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C.生病时应大量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
二、资料分析题
36.(2021八上·大安期末)根据资料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2020年1月以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引起传染性肺炎(新冠肺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这种冠状病毒和“非典”病原体SARS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属β冠状病毒熟。目前我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经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1)新型冠状病毒个体微小,结构非常简单,该病毒没有 结构,由 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
(2)新型冠状病毒 (填“能”或“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
(3)该病毒要是离开活细胞后并不会死亡,通常会变成 。目前该病毒被灭活成功研制成 。
(4)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B.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C.可以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D.病毒全部寄生,对人类没有好处
三、实验探究题
37.(2022八上·中山期末)森林中的树木每年都会落叶,但地面的落叶层总是维持在一定厚度。这是为什么呢?某小组同学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1:将同一种树的落叶晾干后分成重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步骤2:按照下表的三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都用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分组 甲组 乙组
方案1 直接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3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步骤3:一个月后,实验结束。三个方案都分别对甲、乙两组落叶进行先晾干,再称重。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实验的变量是 。由此考虑,你认为方案 最合理。
(2)使树叶保持湿润的目的是 。如果要对树叶进行灭菌,请你提出一种办法: 。
(3)预计在方案3中,实验前后对比, (填“甲组”或“乙组”)重量明显减少,原因是树叶被分解成 、 和无机盐。
(4)由实验可知, 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 起重要作用。
38.(2022八上·深圳期末)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步骤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步骤3 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步骤4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1)两套装有牛奶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的原因是 。实验中的第二步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2)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在 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结论得以验证。此实验中另一组细菌培养基的作用是 。
(3)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培养基上的有些菌落有如下特征: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这是 菌落。
39.(2021八上·吉林期末)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为了解学生课桌表面和手机表面的细菌分布情况,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提供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多个、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等材料)
(1)提出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
作出假设: 。
(2)设计实验:
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2、3),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②用不同的无菌棉棒依次蘸取手机表面和课桌的表面处,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在实验中起 作用。
③将三个培养皿放在 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分别记录为a(手机表面)、b(课桌表面)、c(不作处理)。
(3)若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 b>c(填写“>、<或=”)时,得出结论是 。
(4)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设置重复实验,并取实验数据的 值。
40.(2021八上·吉林期末)某同学看抖音上说“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他对该说法表示怀疑,为此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甲、乙两个培养皿中,封好后进行高温处理,待冷却后使用。
②用两个无菌棉棒分擦拭手机屏幕和马桶盖表面各三次,之后,分别在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再盖上,封好。
③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④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步骤①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的作用是( )
A.使培养基在常温下凝固
B.使培养基表面光滑黏稠
C.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2)在①步骤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其目的是 。
(3)如图所示,在①-④实验步骤中,步骤 (填序号)是接种。
(4)甲、乙两套装置为一组对照实验,观察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小刚建议他再增加一套丙装置实验,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不同的是:
只进行①③④步骤操作,不进行②步骤操作。丙装置在本实验中称为 对照。若几天后该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则说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中的细菌分别来自于手机屏幕和马桶盖,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旦进入寄主体内,繁殖速度快,A不符合题意。
B.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B不符合题意。
C.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所以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C符合题意。
D.抗生素只针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无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A.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细菌。因此,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不符合题意。
B.细菌可以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
D.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结构荚膜或鞭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分析图可知,甲、乙、丙依次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4.【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3小时是6个30分钟,故细菌繁殖了6次,细菌为分裂繁殖,每繁殖一次数量增多一倍,故,3小时后细菌的个数是100×26=6400个,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的结构,其中鞭毛起到运动的作用,荚膜起保护作用,荚膜有保护作用和支持作用。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5.【答案】A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水分、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有的还需要有氧的环境,有的需要无氧环境。选择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主要是满足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6.【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不是孢子,也不是生殖细胞。
7.【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A.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A不符合题意。
B.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一般具有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对营养代谢起重要作用,小核主要与生殖作用有关,B不符合题意。
C.大肠杆菌等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C符合题意。
D.霉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具有成形的细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8.【答案】B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如图示中的①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如香菇、霉菌等。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例如: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b.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c.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d.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获得营养生活,它能够制造对人体有益处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所以图解中的③表示与动植物共生,比如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
故答案为: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只有选项B。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9.【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接种的目的有多种,如:扩大培养、筛选菌种、选育等。不过其他的目的一般都建立在扩大培养的基础上。如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螺旋接种法等。所以,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需要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一按,此步骤属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10.【答案】A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疾病,链球菌是细菌,A符合题意。
B.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B不符合题意。
C.玉米黑瘤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C不符合题意。
D.棉花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和真菌都能使人患病,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1.【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寄生在人体中,属于动物病毒,A不符合题意。
B.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病毒能使人患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B符合题意。
C.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2.【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细菌要小得多,A不符合题意。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不符合题意。
C.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符合题意。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3.【答案】C
【知识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利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寄生在无脊椎动物比如昆虫的活细胞内的特性,消耗昆虫细胞的营养导致昆虫死亡,达到杀虫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利用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消耗细菌的营养物质,导致细菌死亡原理,来利用噬菌体消灭绿脓杆菌,B不符合题意。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是因为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病人康复,属于利用真菌为人服务的实例,C符合题意。
D.新冠疫苗是灭活的或杀毒的新冠病毒,注射到人体内,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抗体消灭病毒后,抗体仍然存留体内,以后有新冠病毒侵入的时,抗体直接杀死新冠病毒,人就不再患新冠肺炎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的控制住烧伤病人绿脓菌的感染;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的许多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性疾病,如天花病毒。
14.【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①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与细菌相比,细菌没有的是成形的细胞核。
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真菌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真菌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动物细胞没有而真菌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
故答案为:A。
【分析】(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5.【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在制作甜酒糟的过程中,总会在糯米饭里面均匀拌上种白色粉末,这属于发酵过程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16.【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
B、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B不符合题意;
C、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17.【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型的,包括寄生和腐生两种,但是还有少数的细菌是自养型的,例如: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A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冰箱内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故把食物放冰箱中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不符合题意。
C.霉菌是一种真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病毒能制成疫苗,刺激我们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如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来预防乙脑,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8.【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数量最多,分布广泛,而且微小,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符合题意。
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不是多细胞真菌,制作馒头或面包离不开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9.【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泡菜是一道美味的小菜,制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不符合题意。
B.米酒是我们孝感的风味食品,制作米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B不符合题意。
C.可以食用的真菌很多,大多是多细胞的,如蘑菇、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等。有的真菌有药用价值,如灵芝等,C符合题意。
D.酸奶的制作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乳酸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0.【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抗生素是非处方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购买或任意加大剂量。若滥用抗生素,细菌一旦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A不符合题意。
B.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因此,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不是寄生关系),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C符合题意。
D.巴斯德是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21.【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乙]酵母菌和[丙]青霉菌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丁]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
B.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乙]酵母菌可以用于蒸馒头、酿酒。[丁]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B不符合题意。
C.[丙]青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在青霉菌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绿色的[a]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C符合题意。
D.甲和乙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甲]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乙]酵母菌是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2.【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符合题意。
B.人们可以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病毒制成疫苗,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不符合题意。
C.病毒个体非常小,观察病毒的结构必须要用电子显微镜,符合题意。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通过宿主细胞原料制造出新病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3.【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但是,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A不符合题意。
B.②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④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C符合题意。
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所以,②③④⑤都可以是分解者,但①噬菌体不属于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4.【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A不符合题意。
B.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符合题意。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是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用到了发酵技术,C不符合题意。
D.蒸馒头、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5.【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而不是霉菌,A说法错误。
B、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B说法正确。
C、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C说法正确。
D、酿酒要用到酵母菌,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多记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米醋要用到醋酸杆菌。
26.【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其实就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
C.酵母菌主要是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个良好的营养环境和生长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快速的生长,然后形成新的芽体进行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27.【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蘑菇属于腐生真菌,能分解朽木中的有机物,导致朽木腐烂,叫腐生,A不符合题意。
B.肺炎双球菌生活在人的体内,从人体中获取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故属于寄生,B不符合题意。
C.青霉生活在橘子上,但其营养菌丝深入到橘子内部,分解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故属于腐生,不符合题意。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8.【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A.干燥的皮鞋上缺乏水分,故霉菌不容易生长,不符合题意。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缺乏充足的空气,故霉菌不容易生长,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粮食堆上既有水分和空气又有营养物质,故霉菌最容易生长,符合题意。
D.潮湿的沙土地缺乏营养物质,故霉菌不易繁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29.【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放久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就是因为水果中的酵母菌在无氧时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的缘故,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酒的发酵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0.【答案】C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故答案为:C。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31.【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这是因为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故答案为:A。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32.【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日常生活中橘子放久了会“长毛”,说明橘子上有霉菌滋生,霉菌(真菌)利用面包上的有机物生长和繁殖,就会“长毛”。
故答案为:C。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33.【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4.【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复制,繁殖新的病毒,A 不符合题意;
B、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B 符合题意;
C、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进行分裂繁殖,C 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通过出芽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35.【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不符合题意。
B.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符合题意。
C.生病时大量服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不利,不符合题意。
D.有的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36.【答案】(1)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
(2)不能;活细胞
(3)结晶体;疫苗
(4)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2)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结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不能离开了宿主细胞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3)病毒一旦离开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进入休眠状态,当再次进入生物时,病毒就会从休眠状态中恢复正常生命活动,该病毒被灭活成功研制成疫苗。
(4)A.有的病毒会使人患病如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SARS病毒使人患非典,艾滋病病毒使人患艾滋病,A正确。
B.有的可制成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B正确。
C.利用病毒来裂解有害昆虫防治有害生物,C正确。
D.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7.【答案】(1)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有无细菌(细菌);3
(2)给细菌的生活提供一定的水分;紫外线灭菌
(3)乙;二氧化碳;水
(4)细菌;循环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步骤可知,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实验,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由分析可知,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所以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方案1对树叶没有灭菌处理,具有杂菌,变量不唯一;方案2甲组树叶灭菌,乙组树叶不灭菌并暴露在空气中,出现两个变量;方案3对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并接种细菌后,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只有一个变量,所以方案3更合理。
(2)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如果要对树叶进行灭菌,可以采用紫外线灭菌。
(3)由于细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对植物的遗体有分解作用,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方案3中的乙组中有细菌,所以乙组的重量明显减少,甲组中没有细菌,所以甲组的重量没有变化。
(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38.【答案】(1)杀死培养基上的杂菌,排除干扰;接种
(2)①;对照
(3)细菌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在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杀死其他杂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2)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在①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结论得以验证。实验中②号起对照作用。
(3)细菌的菌落特点为: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绒毛状或絮状,呈现红、黄、黑、褐等颜色。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39.【答案】(1)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或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2)对照;无菌
(3)>;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或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4)平均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可以作出假设:“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或“”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2)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对照组。设计1号、2号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实验的,因此是实验组;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目的是起对照作用。三个培养皿放在无菌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以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3)预期实验现象,若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b>c,说明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若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c,说明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40.【答案】(1)D
(2)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3)②
(4)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
(5)空白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在步骤①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的作用是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故答案为:D。
(2)在接种前,在①步骤中,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排除实验外其它环境的污染。
(3)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所以,在①~④实验步骤中,步骤②是接种过程。
(4)甲、乙两套装置为一组对照实验,观察此组实验结果“甲组的菌落多,乙组的菌落少”,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
(5)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对照组是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所以,只进行①③④步骤操作,不进行②步骤操作。丙装置在本实验中称为空白对照。若几天后该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则说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中的细菌分别来自于手机屏幕和马桶盖,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深圳期末)20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自我复制,繁殖速度快
B.没有遗传物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
C.个体极其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D.可以被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杀死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旦进入寄主体内,繁殖速度快,A不符合题意。
B.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B不符合题意。
C.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所以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C符合题意。
D.抗生素只针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无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2022八上·中山期末)下列对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B.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有鞭毛和荚膜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A.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细菌。因此,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不符合题意。
B.细菌可以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
D.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结构荚膜或鞭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2022八上·韶关期末)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球菌、螺旋菌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分析图可知,甲、乙、丙依次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4.(2022八上·中山期末)假设此刻你手上有100个细菌,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限制细菌繁殖的条件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有( )
A.800个 B.6400个 C.12800个 D.25600个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3小时是6个30分钟,故细菌繁殖了6次,细菌为分裂繁殖,每繁殖一次数量增多一倍,故,3小时后细菌的个数是100×26=6400个,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的结构,其中鞭毛起到运动的作用,荚膜起保护作用,荚膜有保护作用和支持作用。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5.(2021八上·朝阳期末)选择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主要是满足细菌所需的( )
A.营养物质 B.附着物质 C.氧气 D.温度
【答案】A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水分、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有的还需要有氧的环境,有的需要无氧环境。选择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主要是满足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6.(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有关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细菌的休眠体 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 D.是一种生殖细胞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不是孢子,也不是生殖细胞。
7.(2022八上·乐昌期末)下列单细胞生物中,无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大肠杆菌 D.霉菌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A.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A不符合题意。
B.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一般具有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对营养代谢起重要作用,小核主要与生殖作用有关,B不符合题意。
C.大肠杆菌等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C符合题意。
D.霉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具有成形的细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8.(2022八上·深圳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①香菇;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根瘤菌
B.①霉菌;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根瘤菌
C.①霉菌;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结核杆菌
D.①香菇;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结核杆菌
【答案】B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如图示中的①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如香菇、霉菌等。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例如: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b.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c.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d.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获得营养生活,它能够制造对人体有益处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所以图解中的③表示与动植物共生,比如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
故答案为: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只有选项B。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9.(2021八上·双辽期末)在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一步骤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放在适宜环境下培养
【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接种的目的有多种,如:扩大培养、筛选菌种、选育等。不过其他的目的一般都建立在扩大培养的基础上。如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螺旋接种法等。所以,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需要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一按,此步骤属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10.(2022八上·深圳期末)下列不属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是( )
A.猩红热 B.小麦叶锈病
C.玉米黑瘤粉病 D.棉花枯萎病
【答案】A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疾病,链球菌是细菌,A符合题意。
B.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B不符合题意。
C.玉米黑瘤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C不符合题意。
D.棉花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和真菌都能使人患病,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1.(2022八上·乐昌期末)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属于病毒
B.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
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寄生在人体中,属于动物病毒,A不符合题意。
B.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病毒能使人患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B符合题意。
C.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2.(2022八上·韶关期末)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比细菌要大得多 B.能够独立生活
C.在活细胞中繁殖 D.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细菌要小得多,A不符合题意。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不符合题意。
C.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符合题意。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3.(2022八上·韶关期末)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
A.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D.给健康的人接种新冠疫苗
【答案】C
【知识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利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寄生在无脊椎动物比如昆虫的活细胞内的特性,消耗昆虫细胞的营养导致昆虫死亡,达到杀虫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利用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消耗细菌的营养物质,导致细菌死亡原理,来利用噬菌体消灭绿脓杆菌,B不符合题意。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是因为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病人康复,属于利用真菌为人服务的实例,C符合题意。
D.新冠疫苗是灭活的或杀毒的新冠病毒,注射到人体内,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抗体消灭病毒后,抗体仍然存留体内,以后有新冠病毒侵入的时,抗体直接杀死新冠病毒,人就不再患新冠肺炎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的控制住烧伤病人绿脓菌的感染;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的许多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性疾病,如天花病毒。
14.(2022八上·大埔期末)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了病毒,那么①真菌有而细菌没有;②植物有而真菌没有;③动物没有而真菌有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细胞壁
B.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线粒体
C.叶绿体、成形的细胞核,线粒体
D.细胞壁,叶绿体,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①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与细菌相比,细菌没有的是成形的细胞核。
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真菌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真菌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动物细胞没有而真菌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
故答案为:A。
【分析】(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5.(2022八上·大埔期末)小红很喜欢吃妈妈做的甜糯酒糟,妈妈在制作甜酒糟的过程中,总会在糯米饭里面均匀拌上一种白色粉末,这属于发酵过程中的( )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在制作甜酒糟的过程中,总会在糯米饭里面均匀拌上种白色粉末,这属于发酵过程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16.(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是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B.有的可与动物或植物体共生
C.有的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D.都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
B、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B不符合题意;
C、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17.(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都是腐生生活
B.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是利用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霉菌是多细胞真菌,有的能从其培养液中提取抗生素
D.病毒对人类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如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型的,包括寄生和腐生两种,但是还有少数的细菌是自养型的,例如: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A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冰箱内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故把食物放冰箱中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不符合题意。
C.霉菌是一种真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病毒能制成疫苗,刺激我们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如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来预防乙脑,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8.(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引发人类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是一种噬菌体
B.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C.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酵母菌是多细胞的真菌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数量最多,分布广泛,而且微小,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符合题意。
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不是多细胞真菌,制作馒头或面包离不开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9.(2022八上·揭东期末)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A.泡菜是一道美味的小菜,制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
B.米酒是风味食品,制作米酒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
C.蘑菇、木耳、灵芝等真菌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D.酸奶的制作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泡菜是一道美味的小菜,制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不符合题意。
B.米酒是我们孝感的风味食品,制作米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B不符合题意。
C.可以食用的真菌很多,大多是多细胞的,如蘑菇、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等。有的真菌有药用价值,如灵芝等,C符合题意。
D.酸奶的制作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乳酸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0.(2022八上·东莞期末)生物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抗生素是有些真菌产生的,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B.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C.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体内,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D.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抗生素是非处方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购买或任意加大剂量。若滥用抗生素,细菌一旦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A不符合题意。
B.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因此,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不是寄生关系),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C符合题意。
D.巴斯德是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21.(2022八上·东莞期末)观察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和丁属于原核生物,乙和丙属于真核生物
B.乙可以用于蒸馒头、酿酒,丁离开活细胞后会变成芽孢
C.丙是由菌丝构成的,图中的a是该生物产生的孢子
D.甲和乙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繁殖方式均为分裂繁殖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甲]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乙]酵母菌和[丙]青霉菌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丁]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
B.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乙]酵母菌可以用于蒸馒头、酿酒。[丁]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B不符合题意。
C.[丙]青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在青霉菌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绿色的[a]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C符合题意。
D.甲和乙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甲]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乙]酵母菌是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2.(2022八上·东莞期末)如图为病毒模式图,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结构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
B.人们可以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疫苗
C.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来观察其结构
D.它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符合题意。
B.人们可以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病毒制成疫苗,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不符合题意。
C.病毒个体非常小,观察病毒的结构必须要用电子显微镜,符合题意。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通过宿主细胞原料制造出新病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3.(2022八上·潮州期末)对下列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芽孢是③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
B.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④可用于提取青霉素
D.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但是,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A不符合题意。
B.②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④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C符合题意。
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所以,②③④⑤都可以是分解者,但①噬菌体不属于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4.(2022八上·潮州期末)细菌和真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醋酸菌——酱油 B.产甲烷细菌——沼气
C.霉菌——泡菜 D.大肠杆菌——馒头
【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A不符合题意。
B.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符合题意。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是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用到了发酵技术,C不符合题意。
D.蒸馒头、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5.(2021八上·封开期末)关于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下列配对错误的是( )
A.泡菜--霉菌 B.制醋--醋酸菌
C.酸奶--乳酸菌 D.酿酒---酵母菌
【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而不是霉菌,A说法错误。
B、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B说法正确。
C、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C说法正确。
D、酿酒要用到酵母菌,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多记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米醋要用到醋酸杆菌。
26.(2021八上·德惠期末)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膨大松软,实际上是利用酵母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生殖方式 D.营养方式
【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其实就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
C.酵母菌主要是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个良好的营养环境和生长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快速的生长,然后形成新的芽体进行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27.(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菌或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实例的是( )
A.蘑菇与朽木 B.肺炎双球菌与人
C.青霉与橘子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蘑菇属于腐生真菌,能分解朽木中的有机物,导致朽木腐烂,叫腐生,A不符合题意。
B.肺炎双球菌生活在人的体内,从人体中获取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故属于寄生,B不符合题意。
C.青霉生活在橘子上,但其营养菌丝深入到橘子内部,分解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故属于腐生,不符合题意。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8.(2021八上·双辽期末)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
【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A.干燥的皮鞋上缺乏水分,故霉菌不容易生长,不符合题意。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缺乏充足的空气,故霉菌不容易生长,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粮食堆上既有水分和空气又有营养物质,故霉菌最容易生长,符合题意。
D.潮湿的沙土地缺乏营养物质,故霉菌不易繁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29.(2021八上·双辽期末)水果储藏时间久了产生酒味的原因是( )
A.细菌的分解作用 B.乳酸菌的分解作用
C.酵母菌的分解作用 D.霉菌的分解作用
【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放久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就是因为水果中的酵母菌在无氧时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的缘故,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酒的发酵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0.(2021八上·虎林期末)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
【答案】C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故答案为:C。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31.(2021八上·虎林期末)你见过泡菜坛子吗?(见图)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将泡菜坛加盖密封的目的是 ( )
A.隔绝空气 B.遮光
C.防止水分蒸发 D.防止泡菜香味散失
【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这是因为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故答案为:A。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32.(2021八上·虎林期末)橘子放久了会长“毛”,这个“毛”属于( )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答案】C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日常生活中橘子放久了会“长毛”,说明橘子上有霉菌滋生,霉菌(真菌)利用面包上的有机物生长和繁殖,就会“长毛”。
故答案为:C。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33.(2021八上·虎林期末)大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因为细菌细胞中没有 ( )
A.细胞质 B.细胞壁 C.叶绿体 D.细胞膜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4.(2021八上·保定期末)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繁殖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通过分裂生殖 B.霉菌通过孢子来繁殖
C.细菌通过芽孢繁殖 D.酵母菌通过复制繁殖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复制,繁殖新的病毒,A 不符合题意;
B、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B 符合题意;
C、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进行分裂繁殖,C 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通过出芽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35.(2021八上·保定期末)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本身不会腐败变质
B.抗生素能杀死某些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C.生病时应大量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
【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不符合题意。
B.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符合题意。
C.生病时大量服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不利,不符合题意。
D.有的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二、资料分析题
36.(2021八上·大安期末)根据资料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2020年1月以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引起传染性肺炎(新冠肺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这种冠状病毒和“非典”病原体SARS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属β冠状病毒熟。目前我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经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1)新型冠状病毒个体微小,结构非常简单,该病毒没有 结构,由 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
(2)新型冠状病毒 (填“能”或“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
(3)该病毒要是离开活细胞后并不会死亡,通常会变成 。目前该病毒被灭活成功研制成 。
(4)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B.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C.可以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D.病毒全部寄生,对人类没有好处
【答案】(1)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
(2)不能;活细胞
(3)结晶体;疫苗
(4)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2)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结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不能离开了宿主细胞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3)病毒一旦离开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进入休眠状态,当再次进入生物时,病毒就会从休眠状态中恢复正常生命活动,该病毒被灭活成功研制成疫苗。
(4)A.有的病毒会使人患病如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SARS病毒使人患非典,艾滋病病毒使人患艾滋病,A正确。
B.有的可制成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B正确。
C.利用病毒来裂解有害昆虫防治有害生物,C正确。
D.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三、实验探究题
37.(2022八上·中山期末)森林中的树木每年都会落叶,但地面的落叶层总是维持在一定厚度。这是为什么呢?某小组同学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1:将同一种树的落叶晾干后分成重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步骤2:按照下表的三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都用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分组 甲组 乙组
方案1 直接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3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步骤3:一个月后,实验结束。三个方案都分别对甲、乙两组落叶进行先晾干,再称重。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实验的变量是 。由此考虑,你认为方案 最合理。
(2)使树叶保持湿润的目的是 。如果要对树叶进行灭菌,请你提出一种办法: 。
(3)预计在方案3中,实验前后对比, (填“甲组”或“乙组”)重量明显减少,原因是树叶被分解成 、 和无机盐。
(4)由实验可知, 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 起重要作用。
【答案】(1)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有无细菌(细菌);3
(2)给细菌的生活提供一定的水分;紫外线灭菌
(3)乙;二氧化碳;水
(4)细菌;循环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步骤可知,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实验,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由分析可知,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所以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方案1对树叶没有灭菌处理,具有杂菌,变量不唯一;方案2甲组树叶灭菌,乙组树叶不灭菌并暴露在空气中,出现两个变量;方案3对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并接种细菌后,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只有一个变量,所以方案3更合理。
(2)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如果要对树叶进行灭菌,可以采用紫外线灭菌。
(3)由于细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对植物的遗体有分解作用,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方案3中的乙组中有细菌,所以乙组的重量明显减少,甲组中没有细菌,所以甲组的重量没有变化。
(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38.(2022八上·深圳期末)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步骤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步骤3 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步骤4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1)两套装有牛奶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的原因是 。实验中的第二步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2)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在 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结论得以验证。此实验中另一组细菌培养基的作用是 。
(3)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培养基上的有些菌落有如下特征: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这是 菌落。
【答案】(1)杀死培养基上的杂菌,排除干扰;接种
(2)①;对照
(3)细菌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在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杀死其他杂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2)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在①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结论得以验证。实验中②号起对照作用。
(3)细菌的菌落特点为: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绒毛状或絮状,呈现红、黄、黑、褐等颜色。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39.(2021八上·吉林期末)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为了解学生课桌表面和手机表面的细菌分布情况,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提供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多个、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等材料)
(1)提出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
作出假设: 。
(2)设计实验:
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2、3),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②用不同的无菌棉棒依次蘸取手机表面和课桌的表面处,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在实验中起 作用。
③将三个培养皿放在 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分别记录为a(手机表面)、b(课桌表面)、c(不作处理)。
(3)若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 b>c(填写“>、<或=”)时,得出结论是 。
(4)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设置重复实验,并取实验数据的 值。
【答案】(1)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或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2)对照;无菌
(3)>;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或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4)平均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可以作出假设:“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或“”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2)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对照组。设计1号、2号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实验的,因此是实验组;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目的是起对照作用。三个培养皿放在无菌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以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3)预期实验现象,若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b>c,说明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若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c,说明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少。
(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40.(2021八上·吉林期末)某同学看抖音上说“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他对该说法表示怀疑,为此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甲、乙两个培养皿中,封好后进行高温处理,待冷却后使用。
②用两个无菌棉棒分擦拭手机屏幕和马桶盖表面各三次,之后,分别在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再盖上,封好。
③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④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步骤①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的作用是( )
A.使培养基在常温下凝固
B.使培养基表面光滑黏稠
C.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2)在①步骤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其目的是 。
(3)如图所示,在①-④实验步骤中,步骤 (填序号)是接种。
(4)甲、乙两套装置为一组对照实验,观察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小刚建议他再增加一套丙装置实验,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不同的是:
只进行①③④步骤操作,不进行②步骤操作。丙装置在本实验中称为 对照。若几天后该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则说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中的细菌分别来自于手机屏幕和马桶盖,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答案】(1)D
(2)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3)②
(4)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
(5)空白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在步骤①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的作用是为细菌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故答案为:D。
(2)在接种前,在①步骤中,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排除实验外其它环境的污染。
(3)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所以,在①~④实验步骤中,步骤②是接种过程。
(4)甲、乙两套装置为一组对照实验,观察此组实验结果“甲组的菌落多,乙组的菌落少”,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细菌还多。
(5)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对照组是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所以,只进行①③④步骤操作,不进行②步骤操作。丙装置在本实验中称为空白对照。若几天后该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则说明甲、乙两套装置实验中的细菌分别来自于手机屏幕和马桶盖,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