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
(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了解了自达 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 “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
比例:造型各部分间的尺寸关系。
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都存在着尺寸数量间的变化,适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就是比较典型的。
作品分析: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提问: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为了突出“自由”这一主题画家是怎样来安排画中人物的?
对称:一个轴线两侧的形状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而存在的方式。
作品分析:赛尚的《玩牌者》
提问:在人物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人物?
均衡:在视觉上的形、量、色或力的平衡感。
有两种平衡形式: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对称与均衡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而均衡中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
作品分析:潘天寿的《松枝荔枝》
提问:松枝与荔枝在哪些方面形成了对比?这一对比是否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节奏:在绘画中,运用形、色、线等反复对比呼应。
作品分析: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听音乐感受爵士乐的节奏,分析作品中的节奏元素。
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反复,在和谐、统一中包含着更富变化的反复。
在造型艺术中,韵律有多方面的表现,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的递增或递减,相互之间的反复与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有起伏变化、连续变化、渐次变化、分割变化的韵律,韵律是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产生的。
作品分析: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
提问:分析作品中线条的变化的规律。
变化统一: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多样变化,和谐统一。
“变化”体现了多样,“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变化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这一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比例、节奏、韵律等因素,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提问: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元素,找一找画面安排上的特点?
利用形式美法则对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进行赏析。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及时地总结才能更好地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