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声与现代科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声与现代科技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6 17:5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声与现代科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回声与共鸣的概念及应用。
2.了解超声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次声的应用。
3.了解声识别技术。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人们常为难以清洗牙齿上的烟斑或牙垢而烦恼,然而到了医院这却变成了一件极为简单的事儿。医生将一支模样像笔的仪器放入要洁牙的人的口中,只需十几分钟,原本难看的烟斑、牙垢等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不禁会问:这个洁牙仪器太神奇了吧!什么药剂都没用,放在嘴里就能洁牙?它是怎样将顽固的牙垢清除掉的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开始本节的学习吧!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奇异的声现象;(2)超声是个多面手;(3)次声本领大;(4)声识别技术。
一、奇异的声现象
1.回声
由美丽的弋阳圭峰四声谷出现的回声现象,引出回声概念。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可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离障碍物距离近时就感觉不到有回声呢 让学生知道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秒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由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回声现象,并进行解释。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莺莺塔等建筑中的声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共鸣
活动:让学生做课本P49的“观察 音叉的共鸣”,如图3-4-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提出下列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右边的音叉振动,通过什么传播给左边的音叉?如果是真空,左边的音叉能振动吗?
如果左边换个不同频率的音叉,还能发生此现象吗?
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对共鸣有了感性认识。知道右边的音叉振动产生了声波,声波具有能量,当左边的音叉与右边音叉频率相同时,获得能量最大,以至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接着给共鸣下定义: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共鸣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列举生活中的共鸣现象。
二、超声是个多面手
超声波与可听声有一样的传播速度,并遵循反射、折射和绕射等传播规律.但由于频率很高,因此又具有奇特的性质,例如在均匀的介质中定向直线传播;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频率很大,它的传播携带能量。利用超声波的这些特性,可以为人类服务。
让学生观察课本P50图3-4-5声呐探测的示意图,提出一些问题:声呐能测距的原理是什么?利用声呐测量海底的深度,需要知道什么 需要测出什么 然后利用什么公式进行计算 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复习有关声速的概念以及回声现象后,了解声呐测距、定位的原理。
教师还可介绍根据反射波的强弱可测出被测物的大小和形状.并由此进一步说明P50图3-4-6的B超的基本原理。
解释超声加湿器。
三、次声本领大
次声波的频率大至为1Hz-20Hz,由于次声的频率很低,因此显示出它种种的特性.最显著的特性是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易被吸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次声的应用进行归纳。向学生简单解释海洋中的次声以及自然灾害中产生的次声等等。根据教学资源提供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展开。
四、声识别技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音色,正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指纹特征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纹特征,这样,声音就可以作为一个人的识别标志。声识别的基本过程是:通过预先录入说话人的声音样本,提取说话人独一无二的语音特征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应用时将待验证人的声音与数据中的特征进行匹配,从而确定该人的身份。
声识别技术的应用:(1)模拟声音的应用——利用电子蜂鸣器,模拟雄蚊的声音,制成驱蚊盒以驱赶蚊虫;模拟猫发出的超声波制成的用以灭鼠的超声猫。(2)智能玩具、一些机器设备以及银行保险服务机上利用语音识别技术。(3)制造声纹锁,用于手机、计算机系统,增加一道安全有效的“防火墙”。
板书设计
4.声与现代科技
【教学反思】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利用声的事例,因此,本节课的引入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具体做法如下:请学生自己发言;当有人发言时,其他人必须仔细倾听;任何人不得对他人的发言作好坏或正误的评价。?
所谓“头脑风暴”,在形式上类似于讨论,但前者更加自由、灵活,讨论的环境更加宽松。由于讨论者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恰当,因此可以保证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完全自由的情境下,一个人所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观点也可能激发其他人的思维,产生一系列新的想法。?
在学生们充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后,教师再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学生们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