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 填空题:
1. 已知全集U=R,集合,则集合= .
2.(文)已知,, 则= .
(理)直线为参数)与曲线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 .
3.函数的反函数 .
4.“”是“直线和直线平行”的 .
5.若复数满足则 .
6.(文)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为
(理)设连续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 ,
则直线与圆相交的概率是 .
7.右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算法所输出的结果是 .
8、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的边长为6,侧棱长为4,则这个棱柱的
表面积为 .
若关于的方程有解,则的
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抛物线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 的左顶点为,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平行,则实数等于 .
11.已知,若,,
则的值为 .
12.右图是一个阶矩阵,依照该矩阵中元素的规律,则元 素
100在此矩阵中总共出现了 次.
13.对于任意的平面向量,定义新运算:.若为平面向量,,则下列运算性质一定成立的所有序号是 .
①; ②;
③; ④.
14.(理)方程的正根从小到大地依次排列为,则(1) (2) (3) (4)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___(文)已知函数.项数为的等差数列满足,且公差.若,则当值为___________有.二、 选择题:
15.设均为非零实数,则“”是“”的什么条件?(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6.设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 (B) (C) (D)
17.(文)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理)设,,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均为,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也均为,若记分别为的方差,则( )
A. B.
C. D.与的大小关系与的取值有关
18.设,,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
19.已知是底面边长正四棱柱,为与的交点。(1)设与底面所成的角为,求该棱柱的侧面积;(2)(理)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求四棱柱的体积。 (文)设高, 求四面体的体积。
20.已知向量且.
(1)求角的大小.(6分)
(2)若且的面积为,求这三角形的周长.(8分)
21.记函数在区间D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与。
设函数(),,
令,记。
(1)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关于的表达式;
22.已知函数,若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分)
(2)设是不等式整数解的个数,求;(5分)
(3)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数,对任意正整数,使恒成立?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8分)
23.已知点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到点的距离为,且.(1)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2)直线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或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3)记,,(A、B、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理)若上述问题中直线、点、曲线C:,则使等式成立的的值仍保持不变.请给出你的判断 (填写“不正确”或“正确”)(限于时间,这里不需要举反例,或证明).
吴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一、 填空题:
1. 已知全集U=R,集合,则集合=________
2.(文)已知,, 则= .
(理)直线为参数)与曲线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______。2
3.函数的反函数 y=
4.“”是“直线和直线平行”的 .(充要条件 )
5.若复数满足则 .
6.(文)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的取值范围为
约束条件对应四边形边际及内的区域:
则
(理)设连续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 ,
则直线与圆相交的概率是 _
7.下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算法所输出的结果是
8、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的边长为6,侧棱长为4,则这个棱柱的表面积为 .
9.若关于的方程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抛物线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 的左顶点为,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平行,则实数等于 .
11.已知,若,,则的值为________。
12.右图是一个阶矩阵,依照该矩阵中元素的规律,则元
素100在此矩阵中总共出现了________次。(6)
13.对于任意的平面向量,定义新运算:.若为平面向量,,则下列运算性质一定成立的所有序号是 .
①; ②;
③; ④.
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③
14.(理)方程的正根从小到大地依次排列为,则(1) (2) (3) (4)正确的结论为____(2)_______(文)已知函数.项数为的等差数列满足,且公差.若,则当值为___________有.( )
二、 选择题:
15.设均为非零实数,则“”是“”的什么条件?(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6.设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D )
(A) (B) (C) (D)
【解析】题目中表示的区域如图正方形所示,而动点D可以存在的位置为正方形面积减去四分之一圆的面积部分,因此,故选D。
【答案】D
17.(文)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B)
(A) (B)
(C) (D)
(理)设,,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均为,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也均为,若记分别为的方差,则( A )
A. B.
C. D.与的大小关系与的取值有关
18.设,,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的取值范围是( D )
(A) (B)
(C) (D)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重要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借助于直线与圆相切的几何性质求解的能力.
【解析】∵直线与圆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设,
则,解得.
三、解答题:
19.已知是底面边长正四棱柱,为与的交点。(1)设与底面所成的角为,求该棱柱的侧面积;(2)(理)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求四棱柱的体积。 (文)设高, 求四面体的体积。
解:(1) 连,底面于,∴ 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即,则,则.⑵ 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有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取得∴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则.(文) 连,则所求四面体的体积
20.已知向量
且.
(1)求角的大小.(6分)
(2)若且的面积为,求这三角形的周长.(8分)
…………………(6分)
……………………………………(8分)
…………………………………………(10分)
……………………………………(12分)
…………………………………………………………………(14分)
21.记函数在区间D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与。
设函数(),,
令。
(1)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2)当时,求关于的表达式;
(1)由题意
(2)当时,,,
显然g(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此时 故, 从而:=
22.已知函数,若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是不等式整数解的个数,求;
(3)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数,对任意正整数,使恒成立?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由题可知得
(2)原式化简:
其中整数个数
(3)由题意,,
又恒成立,,,
所以当取最大值,取最小值时,取到最大值
又,,所以
解得
进一步思考问题:若上述问题中直线、点、曲线C:,则使等式成立的的值仍保持不变.请给出你的判断 (填写“不正确”或“正确”)(限于时间,这里不需要举反例,或证明).
解 (1) 设动点为,依据题意,有
,化简得.
因此,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是:.
(2) 点F在以MN为直径的圆的外部.
理由:由题意可知,当过点F的直线的斜率为0时,不合题意,故可设直线:,如图所示.联立方程组,可化为,
则点的坐标满足.
又、,可得点、.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来判断,也可以计算点与直径形成的张角是锐角、直角、钝角来加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