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6 13:4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观 潮
观 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
2、把不懂的生字读音弄清楚,读准确。
3、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
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
2、把不懂的生字读音弄清楚,读准确。
3、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我会读:
观潮 盐官镇 笼罩 屹立 人声鼎沸
蒙蒙的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
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我会写:
潮 称 盐 笼 罩
蒙 薄 雾 昂 沸
贯 旧 恢
默读思考:
1、第1自然段和下面的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2、第2---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了哪些内容?
潮来前:江面——宽阔,横卧
人们——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观 潮
假如你是观潮人,昂首东望时会有怎样心情?
作者观潮的时间( ),地点是( ),观潮的三个过程是( ),(),( )。
拓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农历8月18日在钱塘江上检阅 水军,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或遇年头潮大,涌上江岸,冲伤观潮者。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景区是观潮最佳处。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 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
课堂小测:
1、看拼音,写生字。
Yán zhào báo guàn huī áng
( )官镇 笼( ) ( )雾 横( ) ( )复 ( )首东望
2、比一比,在组词。
潮( ) 昂( ) 沸( ) 恢( ) 蒙( )
朝( ) 迎( ) 佛( ) 灰( ) 家( )
3、多音字组词。
hào ( ) chēng( ) lóng( ) mēng( ) báo( )
号 称 笼 蒙 薄 bó ( )
háo( ) chèng( ) lǒng( ) méng( ) bò ( )
知潮声: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知潮形: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轻声读第4段,思考:
潮水过后江面景象是什么样的?你又体会出什么?
我的发现: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是拟人句,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是比喻句,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是比喻句,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我能找出四字词语:
天下奇观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风号浪吼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若隐若现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好像---------。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齐头并进,--------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好像大地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