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基础强化题(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基础强化题(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6 12: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基础强化题有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一结论的是 (  )
2、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被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3、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 ℃,它没有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②氦气含量太高;③没有适宜的温度;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5、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②N(NO2)3中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3
③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均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均显负价
④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⑤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⑥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⑦“钻木取火”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A.①④⑤⑥ B.①③⑤⑦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⑦
7、对照性原则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种重要的要求。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蜡烛熄灭顺序说明CO2具有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通过两支试管气体的体积对比说明a管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大于b管 C.通过两支试管产生气泡速率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D.通过木条的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A.A B.B C.C D.D
8、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 8H2O) 请综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B.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C.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9、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列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储存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过程能减缓酸雨污染
C.还原过程中 CxHy生成的CO2和H2O质量比为 22:9,则 x:y=1:2
D.整个转化过程中有机物除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1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如图的两只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用气囊鼓入空气至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中白磷燃烧,中无明显现象。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白磷的着火点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必须补充实验:在烧杯底部放小块白磷于热水中,并与试管中的白磷进行对比
B.通过对比步骤②中露出水面的白磷和红磷可以得到结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C.无需气囊,也可以将试管移开水面,达到与步骤②相同的实验效果
D.该实验中热水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温度、隔绝空气
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14、依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 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 O2 片刻,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 中红磷不燃烧,b 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对比过程① a、b 装置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对比过程② a、b 装置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 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助燃剂
二、填空题。
1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燃烧现象的影响因素也诸多.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
(1)该物质在P点时   (填“是”或“不”)会燃烧,理由是:   ,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2)在日常生活中,当用木柴来烧火时通常说“火要虚”,意思是木柴这些燃料不能紧密的堆积在一起,而是彼此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隔,火才能烧得更旺,你认为其理由是:   .
16、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清洁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 的使用。
17、“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18、21世纪初某年的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   的灭火原理;
(2)图b中将煤球加工成蜂窝煤后再燃烧,有利于煤充分燃烧的原因是   ;
(3)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   ;
(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采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填“能”或“不能”),写出图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的变化;①放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吸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其中可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
三、简答题。
23、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四、实验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燃烧的发生条件,他们首先根据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别猜想燃烧的发生条件有:
甲同学:一定要有可燃物;
乙同学: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他们根据手中已有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其过程如下:
(1)甲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木炭、石块、酒精、水、火柴、酒精灯、镊子。
他的实验方案是: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木炭和石块同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木炭能燃烧,石块不能燃烧,所以得出结论:燃烧一定要有可燃物。
(2)乙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蜡烛、火柴、酒精灯、集气瓶。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酒精灯、火柴、纸杯、水、坩埚钳。请你帮助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只能使用题目中的仪器和药品,但不限制药品、仪器的数量和规格)
五、计算类综合题。
25、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基础强化题有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一结论的是 (  )
【答案】B 
2、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被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答案】B
3、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 ℃,它没有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②氦气含量太高;③没有适宜的温度;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4、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答案】A 
5、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答案】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②N(NO2)3中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3
③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均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均显负价
④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⑤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⑥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⑦“钻木取火”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A.①④⑤⑥ B.①③⑤⑦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⑦
【答案】C
7、对照性原则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种重要的要求。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蜡烛熄灭顺序说明CO2具有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通过两支试管气体的体积对比说明a管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大于b管 C.通过两支试管产生气泡速率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D.通过木条的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A.A B.B C.C D.D
【答案】A
8、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 8H2O) 请综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B.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C.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答案】C。
9、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列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A 
10、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储存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过程能减缓酸雨污染
C.还原过程中 CxHy生成的CO2和H2O质量比为 22:9,则 x:y=1:2
D.整个转化过程中有机物除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答案】C
1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如图的两只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用气囊鼓入空气至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中白磷燃烧,中无明显现象。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白磷的着火点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必须补充实验:在烧杯底部放小块白磷于热水中,并与试管中的白磷进行对比
B.通过对比步骤②中露出水面的白磷和红磷可以得到结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C.无需气囊,也可以将试管移开水面,达到与步骤②相同的实验效果
D.该实验中热水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温度、隔绝空气
【答案】A
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答案】C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答案】A
14、依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 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 O2 片刻,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 中红磷不燃烧,b 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对比过程① a、b 装置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对比过程② a、b 装置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 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助燃剂
【答案】B
二、填空题。
1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燃烧现象的影响因素也诸多.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
(1)该物质在P点时   (填“是”或“不”)会燃烧,理由是:   ,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2)在日常生活中,当用木柴来烧火时通常说“火要虚”,意思是木柴这些燃料不能紧密的堆积在一起,而是彼此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隔,火才能烧得更旺,你认为其理由是:   .
【答案】(1)不 温度未能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Q
(2)增大了木柴(或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6、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清洁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 的使用。
【答案】(1)2H2+O22H2O (2)一氧化碳(或CO)  (3)化石燃料
17、“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答案】(1)天然气 CO2 (2)氢气 产物无污染
(3)汽油 对汽油进行脱硫处理,采取措施把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
18、21世纪初某年的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H2+O22H2O;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或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CH4+2O2CO2+2H2O。
19、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   的灭火原理;
(2)图b中将煤球加工成蜂窝煤后再燃烧,有利于煤充分燃烧的原因是   ;
(3)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   ;
(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采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填“能”或“不能”),写出图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隔绝空气;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燃烧释放的热量能持续给火柴梗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
(4)不能;2Mg+CO2 2MgO+C。
20、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的变化;①放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吸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 热量 生石灰与水反应等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1、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答案】C 温度达到着火点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其中可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
【答案】隔绝氧气;分子的构成不同;CO。
三、简答题。
23、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1)证明乒乓球碎片和滤纸都是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3)用湿布盖灭
四、实验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燃烧的发生条件,他们首先根据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别猜想燃烧的发生条件有:
甲同学:一定要有可燃物;
乙同学: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他们根据手中已有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其过程如下:
(1)甲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木炭、石块、酒精、水、火柴、酒精灯、镊子。
他的实验方案是: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木炭和石块同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木炭能燃烧,石块不能燃烧,所以得出结论:燃烧一定要有可燃物。
(2)乙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蜡烛、火柴、酒精灯、集气瓶。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酒精灯、火柴、纸杯、水、坩埚钳。请你帮助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只能使用题目中的仪器和药品,但不限制药品、仪器的数量和规格)
【答案】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用集气瓶罩住其中一支,发现被集气瓶罩住的蜡烛慢慢熄灭了,没有被罩住的蜡烛仍在燃烧,所以得出结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合理即可)
五、计算类综合题。
25、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及解析】(1)石油 不可
(2)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SO2
32 64
0.16 t x
x=0.32 t
答: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0.3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