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1物质的变化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后巩固
导入新课
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粒子,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冰融化
铁生锈
折断筷子
杯子破碎
燃放烟花
面包变质
物质的变化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思考:以上这些物质变化,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让我们做几个实验探究一下。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烟花可以发光发热,冰可以融变成水,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面包会变霉等。
讲授新课
(1)把盛有少量的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小心的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进试管口,记录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1-1
(2) 取少量的硫酸铜(俗称胆矾)放在研体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汽产生,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液态的水 无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2 块状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状 粉末状的胆矾 无
讲授新课
(3)在2只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在向2只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1-1
(4) 如图,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发生的变化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4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有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4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
讲授新课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3) 蓝色的硫酸 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水蒸气放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块状变成粉末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放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
有
无
无
实验记录
讲授新课
实验1和实验2只是发生了形态上变化,但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
实验3和实验4在变化中都生成其他的物质
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例如
汽油挥发 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熔化。
例如
木柴燃烧 铁生锈 牛奶变质
冰融化
铁生锈
折断筷子
杯子破碎
燃放烟花
面包变质
讲授新课
物理变化
你还能举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古诗词中的一些变化:
古诗词中的物理变化:铁杵磨成针
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词中的化学变化:野火烧不尽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说明
实例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发光、吸热、放热、颜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板书设计
课后巩固
例: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潮湿的衣服被晾干
B. 水果榨汁
C. 用粮食酿酒
D. 灯泡通电发光
中考在现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水变成冰 C·菜刀生锈 D·汽油挥发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食物消化 C.香水挥发 D.酒精燃烧
3.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醋挥发 B.铁锅生锈 C.煤炭燃烧 D.饭菜变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