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3.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1845年 约239万英磅
1846年 约179万英磅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
仍在中国市场滞销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1856年10月,曾在香港英国政府登记的中国商船“亚罗号” 停泊黄埔。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是英国船,捏造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释放被捕人犯,向英国政府道歉。叶名琛放人,巴夏礼又拒收。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又称“西林教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为非作歹,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马神甫受刑图
一个法国传教士之死导致的事件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人口(单位:人) 人均消费量(单位:便士)
中 国 3.6亿 0.75
洪都拉斯 14600 934.5
中国与洪都拉斯1853年消费英国棉纺织品对比表
理想
现
实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
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
要求
拒绝修约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矛盾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
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开始标志
广州沦陷
逼近天津
被迫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一阶段经过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清政府 + 俄、美、英、法
①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 + 英、法、美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第二阶段经过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犯下罪行:
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火烧圆明园
0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时间 条约 签约国 内容
1858年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阅读课本P9,找到《天津条约》等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
中美中英中法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占领天津
进逼北京
攻入北京
结果
0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阅读课本第9页,结合形势图简单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860年7月,占领天津
第二阶段:(1860年8月—10月)
1860年9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外逃,奕?留守京师
1860年10月6日占领圆明园(火烧圆明园),随后攻陷安定门,控制北京
签订《北京条约》
0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时间 条约 签约国 内容
1860年 《北京条约》
阅读课本P11,找到《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中英中法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香港岛
九龙半岛
0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罪行一: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估计是这个数字的10倍。中国政府坚持对流失海外的文物进行追索,途径有三:回赠、回购和追讨 。
趁火打劫——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条约 侵占领土面积
1858年《瑷珲条约》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 4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计》 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 7万多平方千米
150多万平方千米
6个英国
(24.41万平方千米)
≈
两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分布
数量上——
范围上——
地域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相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
多
广
深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根本原因/性质 时间 规模 区域 结果
打开中国市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1840至
1842
1856至
1860
英军
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五口通商——东南沿海
十口通商——深入内地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同
扩大
为什么这次侵略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们一再妥协退让再加上中国的落后,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合作探究
2.结合地图,试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列强的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国家主权,半殖民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2.法国作家雨果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当堂达标
3.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5.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和侵略者是( )
A.1856年 英法 B.1858年 俄美 C.1860年 英法 D.1860年 英法俄美
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 B.法 C.俄 D.美
7.俄国割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8.1860年的《泰晤士报》曾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都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这则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
A.英法联军在广州烧杀劫掠
B.英法联军在天津烧杀劫掠
C.英法联军在北京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禁城
9.“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经过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860年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
1860年,火烧圆明园
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板书设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