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以下装置或实验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
A. B.
C. D.
将一片刚摘下的蚕豆叶片浸在盛有70摄氏度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叶片正面放出的气泡多,说明蚕豆叶片正面气孔多
B. 叶片正面放出的气泡多,说明蚕豆叶片正面气孔少
C. 叶片背面放出的气泡多,说明蚕豆叶片背面气孔多
D. 叶片背面放出的气泡多,说明蚕豆叶片背面气孔少
同学们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实验中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B. 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C. 甲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乙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常情况下,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时根毛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A. 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B. 细胞液浓度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C. 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D. 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下列关于植物生理活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播种棉花后及时覆盖地膜,次日发现地膜内壁出现的水珠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B. 白天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 萝卜的地下部分是白色,地上部分是绿色的,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 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所需要的动力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应( )
A. 尽量稀疏,留出空地,有利于农作物接受阳光
B. 尽量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量来提高产量
C. 合理密植,让阳光照在农作物上,农作物间相互遮光
D. 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农作物之间不相互遮光
农民伯伯经常在雨后一两天对庄稼进行松土, 意义在于( )
A. 使土壤中充满空气,促进根部呼吸 B. 排除田间杂草,促进植物生长
C. 使土壤中充满二氧化碳,抑制根的呼吸 D. 锄断庄稼过多的根,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某同学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出现萎蔫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 该番茄幼苗对新的环境出现的不适应现象
B. 在移栽过程中损伤了幼根或根毛,使该幼苗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了
C. 在移栽过程中损伤了根冠,使根丧失了保护功能
D. 移栽时太阳光的强度太大,把幼苗晒得萎蔫了
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实验田里划出了面积和肥力都相同的5块区域,分别种植大豆,不同区域内的植株数量不同,但每一区域内大豆的分布都是均匀的。待大豆成熟后,统计各区域种子数量数据并绘制成曲线坐标图。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区域植株数
B. 从图看出区域植株数是100时,大豆产量最高
C. 该小组的实验说明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
D. 除合理密植外间作套种也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乐乐是某农村中学的优秀学生,他家的外墙壁上全是爬山虎。有人问他这样布置的目的是什么 乐乐回答了以下四点,你认为需要纠正的是( )
A. 照在墙壁上的阳光被爬山虎吸收了,夏天屋里很凉爽
B. 爬山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庭院的空气保持清新
C. 爬山虎进行蒸腾作用,使庭院的空气变得湿润
D. 爬山虎贴在墙壁上, 能从墙壁上吸收水分, 使墙壁保持干燥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都与温度有关
D.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一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 图二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 图三曲线可以表示某些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D. 图四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 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新鲜菠菜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A面呈现出的颜色要比B面呈现的颜色浅
C. 叶片的基本结构由1、2、3三部分构成
D. 结构4在B面上的分布数量比在A面上的多
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同时促进过程,小麦才能增产
C. 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 过程在线粒体进行,在叶绿体进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盖的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对照组是叶片没有遮光的部分
C.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色
D. 实验结果是叶片遮光部分变蓝,没有遮光部分不变蓝,结论是绿叶产生了有机物。
人们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合理密植
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温室内的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
D. 适时松土、合理施肥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若要用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C. 丙装置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 若用丁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丁装置塑料袋上出现的水珠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从同一植株中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2片叶片,编号为和;将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将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和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到 a和b。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 )
A. a B. a-b C. a+b D. a-2b
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 在 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 在 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 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 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
B. 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 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的量相同
D. 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在强光照下生长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图中和分别代表植物体吸收或释放的气体,A、B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中代表二氧化碳,代表氧气,那么A可以表示细胞正在进行 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的 中完成的,必备条件是要有 。
(2)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水在b处向上运输是通过茎内的运输结构—— 完成的。在根和叶脉中有运输有机物的 ;植物在运输水分的同时,溶在水中的 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了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3)在植物体中水分能从低处往高处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叶片的 作用。
如图甲表示某植物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乙表示叶片内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 是叶片的主要部分,里面含有大量的 ,而使叶片呈现绿色。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它由一对 构成。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和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气孔较多的是 。
(2)图甲中[ ] 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图乙中 b表示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经叶片的 散失,其影响因素有 等。氧气主要是 a 作用释放的。
(3)植物叶片细胞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 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广阔的自然界是生物学习的天然“实验室”。兴趣小组走进大自然, 利用天竺葵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同学们用天竺葵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三组密闭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使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将三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 分别摘下甲、乙、丙装置中天竺葵的叶片, 经酒精脱色处理后, 滴加碘液, 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若 组叶片蓝色最深, 组叶片蓝色较浅, 组叶片不变蓝;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探究二: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
同学们设计了图B所示装置来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实验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将向 (填“左”或“右”) 移动。
某生物学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叶片的 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起来。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 摘下叶片 M、N, 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将叶片 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目的是溶解叶片当中的 。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 B处变成蓝色, A、C、D处均未变蓝色。
B处叶片遇碘变蓝,说明该处叶片产生了 。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桓物光合作用需要 。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图2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1装置中的营养液应含有多种 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幼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 。
(2)光照条件下,装置中的植株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运输到根部。
(3)图2中,在 b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 。
(4)图3表示将装置置于户外,一天中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 。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D
21.【答案】 (1)光合 叶绿体 光照 (2)成熟 导管 筛管 无机盐 (3)蒸腾
22.【答案】 (1)叶肉 叶绿体 气孔 保卫细胞 下表皮 (2) 叶肉 气孔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风力(写出其中一项即可) 光合 (3)叶绿体 光能
23.【答案】 (1)乙 丙 甲 (2)遮光(暗) 左
24.【答案】(1)运走和耗尽叶内原有淀粉 (2 )酒精 叶绿素 (3)淀粉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
25.【答案】(1)无机盐 氧气 (2)筛管 (3)相等(相同) (4)d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