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勺嘴鹬是世界濒危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停歇于南通沿海滩涂。关于勺嘴鹬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肢变成翼 B.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
C. 身体呈流线型 D. 骨骼重且厚
如图为鸟的身体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2为气囊,作用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B. 3为肺,作用是辅助呼吸
C. 2为鸟类特有的结构
D. 3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骨的空腔里
下列动物中除哪一种外,其余都有运动系统( )
A. 家鸽 B. 家兔 C. 变形虫 D. 壁虎
当我们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收缩和舒张状态时,表现出来的动作是( )
A. 屈膝 B. 伸膝 C. 屈肘 D. 伸肘
运动的产生依赖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关节活动, 牵动骨骼肌和骨活动 B. 骨骼肌舒张, 牵动关节绕骨活动
C. 骨骼肌收缩,牵动关节绕骨活动 D. 骨骼肌收缩, 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 )
A. 骨骼和肌肉组成 B.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C. 骨骼、骨连结和肌肉组成 D. 骨、关节和骨骼组成
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A. 支点作用 B. 动力作用 C. 调节作用 D. 润滑作用
骨骼肌内的营养供应主要靠( )
A. 分布其中的血管 B. 分布其中的神经
C. 外面的结缔组织膜 D. 两端的肌腱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猫一动不动地守在老鼠洞口 B. 狗熊偷吃蜂巢中的蜂蜜
C. 狮子和猎豹争夺食物 D. 动物的皮脂腺分泌皮脂
在社会行为中,群体成员之间常利用动物“语言”联系。例如,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会后退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黑长尾猴的“语言”是( )
A. 动作 B. 气味 C. 声音 D. 血液循环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小兔吮奶 B. 孔雀开屏 C. 大雁南飞 D. 猴子钓鱼
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其( )
A. 找到食物 B. 逃避敌害
C. 寻找配偶 D. 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下列各项中,属于关节的是( )
A. 脑颅骨的连结 B. 髋骨与骨盆的连结
C. 脊椎骨之间的连结 D. 骨盆
如图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节律行为 D. 社群(社会)行为
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A. 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 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 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D. 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 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具有学习行为
D. 通常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下列有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小狗会做算术题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本能行为
C. 大猩猩堆叠起箱子取高处的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D.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这只狗也学会“唱”这首歌了, 只要音乐想起来,它就仰起头跟着节奏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取食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学习行为
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食白蚁,这一行为形成的原因是( )
A. 生来就有的 B. 本能活动 C. 生活经验 D. 遗传物质决定的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如图为骨骼肌与关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托起哑铃的动作必须在 的支配下, 同时 来共同完成,可见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多块骨骼肌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 块不同的骨上。附着在骨上的部分叫 。
如图是人、动物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1)动物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上图中:鱼类可依靠[ ] 和[ ] 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 ,可自由飞行。
(2)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如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就来源于细胞的 作用。
(3)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蚯蚓的运动依赖体壁上的 和 配合;鸟类的胸骨上高耸的突起附着的[ ] ,牵动相应结构完成飞行动作;人类主要依靠[ ] 、[ ] 、[ ] 的协调配合,完成屈肘动作。
(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有利于觅食、逃避敌害、夺取栖息地和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实践探究】
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雄三刺鱼在繁殖季节腹部会变成红色,同时雄三刺鱼会对周围红色的物体发生攻击行为。由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实验验证雄三刺鱼是否是根据红颜色来辨别对手的。请完善设计并回答问题:
①提出问题: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根据是红颜色?
②作出假设:______.
③实验过程:
a.在饲养雄三刺鱼的水缸中放入有腹部不涂红色、形似雄三刺鱼模型A.
b.在饲养雄三刺鱼的水缸中放入有腹部涂红色、形似雄三刺鱼模型B.
c.在饲养雄三刺鱼的水缸中放入有腹部涂红色、形状不象雄三刺鱼的模型C.
④雄三刺鱼的这种攻击行为属于______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
⑤若得出的结论是雄三刺鱼是依据红颜色来辨别对手的,则雄三刺鱼攻击______、______模型;若得出的结论是雄三刺鱼是依据红颜色和形状来辨别对手的,则雄三刺鱼攻击______模型.
四、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阅读材料,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从1982年开始,广西每年3月20日至3月26日开展“爱鸟周”活动。2009年“爱鸟周”活动的主题是“关注鸟类,保护自然”。人们之所以爱鸟,不仅仅是因为鸟能给自然界带来无限生机,给人类生活增添无穷乐趣,还因为绝大多数的鸟是益鸟,对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例如,一只杜鹃一年能吃掉5万多条松毛虫,一只大山雀一天捕食的害虫的重量相当于自己的体重,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食大约1000只田鼠;有些鸟类虽然不吃害虫,但它们是花粉、种子的传播者,如生活在热带的太阳鸟,经常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起到传播花粉的作用。
(1)鸟类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从材料中可看出鸟类能 、 等。所以爱鸟护鸟,人人有责。
(2)鸟类作为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材料中提到的太阳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3)有些鸟类能够在空中长时间飞行,有些鸟类能够在空中快速飞行,鸟类之所以能够在空中长时间剧烈运动,主要是因为鸟类的体内具有特有的器官 用于辅助呼吸,使得它们在飞行过程中每呼吸一次,就能进行 次气体交换。
请根据资料分析:
印度曾经有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地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越窗进入了屋内。十余年后,人们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的“狼孩”。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的过程来看是 行为。
(2)“狼孩”虽是人类的孩子,其表现与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却很像狼的行为。这说明正常人的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
(3)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活中 (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 ,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就越 。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1)神经系统 肱三头肌舒张 肱二头肌收缩 (2)两 肌腱
22.【答案】(1)2 躯干部 3 尾部 5 翼
(2)呼吸
(3)刚毛 肌肉 4 胸肌 6 肌肉 7 骨 8 关节
(4)繁衍后代
23.【答案】④ 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根据是红颜色;
⑤ 先天性;B;C;B
24.【答案】(1)给自然界带来无限生机 为人类增添乐趣 维持生态平衡(任选两项即可) (2)传播花粉 (3)气囊 2
25.【答案】 (1) 先天性
(2) 生活经验 后天性行为
(3) 学习 强 强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