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生态系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
A. 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B.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分解者
C. 消费者、分解者、病毒、非生物成分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 起点是任何一种生物,终点是任何营养级生物
B. 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动物
C. 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分解者
D. 起点是无机环境,终点是分解者
下列对图示的某校园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校园里所有的绿色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食物链:光植物虫鸟微生物
C. 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D. 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是可以循环的
河中生活着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和食虫鱼,其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 浮游植物 B. 剑水蚤 C. 蜻蜓幼虫 D. 食虫鱼
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
A. 吸收代谢产物
B. 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提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C. 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D.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
A. 小麦 B. 鼠 C. 鼬 D. 鹰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初级消费者的是( )
A. 乙和丙 B. 乙 C. 丙 D. 丁
在生态系统中,一只蝗虫对能量的需求,一般只需要几平方米的范围,而一只老虎对能量的需求,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也不一定能满足,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 物质循环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 B. 能量流动随物质循环进行
C. 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的 D. 能量流动需要一定的空间
若长期被重金属镉污染的稻田中有一条食物链:稻虫蛙蛇,下列最能体现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镉积累量关系的是(注:方框大小代表镉积累量多少)( )
A. B. C. D.
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B. 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D
C. 图中有4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
D. A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该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田鼠吃农作物,猫头鹰捕食田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猫头鹰数量增加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 猫头鹰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
C. 猫头鹰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D. “农作物田鼠猫头鹰”组成了一条食物链
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 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 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草食动物
东星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进行观察后,画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
A. 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 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C. 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D. 蛇和鸟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A. B.
C. 甲乙丙丁 D.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是目前中国局部地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参与过程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B. 通过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 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
肉类食品的价格通常要比粮食和蔬菜的价格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 )
A. 肉类食品营养价值高
B. 饲养动物用工多、投资大
C. 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D. 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肉类食品成本高
如图能表示出一个生态系统的( )
A. 食物链与食物网
B. 物质循环
C. 组成成分及关系
D. 能量流动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 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 乙具有的能量越多,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B. 可表示呼吸作用,可表示捕食关系
C. 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 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如图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为 、 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自然界的这种现象叫 。
(2)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
(3)目前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日常生活中, 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序号)。
A.节约用纸
B.回收利用废塑料
C.大量燃烧煤炭
D.废旧电池随便丢弃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在这个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3)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这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的功能。
(4)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鹰和蛇的关系是 。
(5)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所固定下来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被其他生物利用,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是 的,则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生物应是 。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和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如上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以及 。上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 。如果上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上图中,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 ,使水稻减产。
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保定市政府高度重视GDP的碳排放量,倡导人们“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它在生物圈中的主要消耗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和 。
(2)图中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我们应该积极践行“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你认为下列行为属于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填序号)。
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气热水器
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使用沼气池
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
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
A.
B.
C.
D.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1)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有机物;物质循环
(2)分解者
(3)AB
22.【答案】(1)太阳能 (2)草鼠蛇鹰 (3)物质循环 (4)鹰、狐、蛇 捕食和竞争 (5)光合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鹰
23.【答案】(1)生物 环境 分解者 水稻 生产
(2)4 食物网 猫头鹰
(3)自我调节能力 增加
24.【答案】(1)二氧化碳 氧气
(2)消费者
(3)A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