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
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主要作品有《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词作代表还有《沁园春·长沙》《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作者简介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请在摘抄本上
记录你喜欢的诗句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采桑子·重阳》
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了解毛泽东的另一方面——诗人毛泽东。
美国著名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说:“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政治家。”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乐章。”特别是他的这首《沁园春 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它以博大恢弘的气势,五彩斑斓的画面,成为诗歌中的一曲绝唱。今天咱们就学习这首词,来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情境导入
沁园春·雪
词 简 介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以两宋成就最高。
分 类 词大致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成为单调;有的分两段,成双调;有的分三段,称三叠或四叠。
流 派 词基本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风格特点;结构缜密,清新绮丽。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风格特点:题材广阔,气势恢宏。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朗读指导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诗词朗读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 ) 莽莽( ) 妖娆( ) 稍逊( ) 风骚( ) 滔滔( ) 折腰( ) 今朝( ) 分外( )
俱往矣( )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红装素裹( )
qìn
mǎnɡ
ráo
xùn
sāo
tāo
zhé
fèn
jiāo
ɡuǒ
zhāo
hán
yǐ
识字记音
请同学上台写拼音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须晴日】等到天晴的时候。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
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分外妖娆】格外娇艳美好。
重点词语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本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汉朝时匈奴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强盛的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风流人物】这里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写作背景:
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到达华北前线对日作战。
渡河前,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休整。适逢大雪,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的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二、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2、作者对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字领起?它统摄了哪些句子?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上阙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明确:
2、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字领起?它统摄了哪些句子?
由“望”领起,它统摄的句子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共7句)。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好的北国雪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注释⑧:雪后晴天,红日照耀在白雪覆盖的高原上,红白相映,分外娇艳。
夸张的修辞手法,“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写出变化之快,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滔滔的雄壮之势。
品析上阕:
1、“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第3页第6题)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精彩在哪里?(第3页第6题)
“山”“原”是静物,写它们“舞”“驰”,化静为动,生动地表现了白雪覆盖下的群山和高原的连绵起伏的雄伟壮美,使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生动活泼。(比喻、拟人)
1、下片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试作分析。
承上启下。
承上:总评景“娇”,赞美祖国山河。
启下: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
丽山河而倾倒。
明确:
三、阅读词下片,思考下列问题:
1、下片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试作分析。
2、作者评论了哪些英雄人物?怎样评论?哪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态度?
3、作者在下阕称赞今朝英雄前,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4、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结尾三句的作用是什么?
“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
1)含褒义,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2) 含贬义,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 “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
3) “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2、在下片,作者评论了哪些英雄人物?怎样评论?哪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态度?
秦始皇、汉武帝 (略输文采)
唐太宗、宋太祖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
惜。
明确:
(1)今朝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的无产阶级大众。
(2)理解:诗人自指,即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第7题)
(3)作用:
点明主旨,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山河的历史作用,“今朝”的“风流人物”必将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同时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用是什么?(第7题)
4、提问:作者在下阕称赞今朝英雄前,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描写了雄伟壮丽的北国雪景,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自己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赞美之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3、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4、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本篇虽题为咏雪,实际上它却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上阕,即景生情。下阕抒情,寓情于议。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趣味仿写
校园风光
千页稿纸
万页资料
闻教室内外
书声琅琅
宿舍上下
油墨飘香
你咬笔尖
我托腮帮
物理化学试比高
须晴日
看体育课上
一堆病羊
功课如此紧张
引无数脑细胞死亡
惜汉隆武帝
龙运不长
买履郑人
脑筋太少
一代才子
司马相如
只识歌功砌文章
俱往矣
数活学人物
还看明朝
作业
1.今明两日内背诵全文(组长、课代表)
2.完成仿写(小作文本)
3.任选两首毛泽东诗,摘抄至小作文本上
结构图示
上片
沁园春 雪
第一层:总写北国雪景
第二层:写眼前实景
第三层:写想象虚景
第二层:评古代英雄人物
第三层:颂今朝风流人物
第一层:承上启下
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