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草 原
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原风光图”,草原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草原一碧千里,似白花绿毯。景色优美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课文另外两个画面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从而感受大草原人的
豪迈与热情。
草原风光图
草原迎客图
主客联欢图
画
诗
如
如
二、欣赏喜迎远客图
小组交流合作,老师随时点拨,引导。
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
并且大胆想象,在书上做好标注:
写出质疑和感受。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两个“一百五十里”形成了反复之势,既表现了草原的辽阔,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点拨引导
行车感受:洒脱—任意而行,自由无拘束
师说:老舍先生是语言文字大师,写景抒情的水平已经炉火纯青,我们虚心学习,才会受益无穷啊!
什么是反复?
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个别字词或句子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3)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点拨引导
水是生命的源泉
比喻形象生动
小鸟——牛羊
由静到动的景物变化
——生机无限
三 抓住关键词句赏析老舍做客草原全过程
1 各小组默读迎客和联欢情节,注意圈划键词,组内合作,写出感悟和质疑。
2 各小组代表汇报,形式自选,可以片段赏析,也可以概括讲解。老师相机引导,体会作者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由人物外表到内心,注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应用。
#蒙古同胞是怎么样迎接我们的呢?从中体会出什么?
教学过程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
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
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
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作者为什么要用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小丘上,而且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当又形象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点拨引导
说一说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读一读,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种真挚的感情。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
地握着,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总是
热乎乎
握住不放
蒙古包外主客表现及感悟
热乎乎握手——热情
热烈地交谈——激动喜悦
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走进蒙古包主客表现及感悟
热情好客,情意绵绵,蒙汉情深
分析感悟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体会画线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倒上了、摆上了、不大一会儿”写出了蒙古族同胞早有准备,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客人,这充分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品读欣赏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从哪里可以体会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在相互敬酒中可体会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民族情感是普遍的,真挚的。
品读欣赏
【斟酒敬客】
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蒙古袍】
蒙古袍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款式根据自然环境、部落习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热情的蒙古族兄弟是我们永远的朋友,蒙汉一家亲。
这在不平等旧中国是不存在的——
附 蒙古文化
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yá)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依依惜别的情谊。
重点讨论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概括总结
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接、款待、送别客人的?
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策马远迎,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盛情款待远客,热情敬酒,表演节目,尽情联欢,最后深情话别。
课堂训练
从哪里可以看出文中所表现的人情美?
从蒙古族人民跑几十里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远客、敬酒联欢、深情话别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一种人情美。
课堂训练
敕(chì)勒(lè)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课外积累
草 原
景色美
人情美
草原景色优美
蒙汉情谊深厚
空气清新,天空明朗
一碧千里,并不茫茫
翠色欲流,回味无穷
群马疾驰,欢迎远客
载歌载舞,盛情款待
夕阳西下,依依惜别
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