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与液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汽化与液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9-12 11:09:4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复习
1、水有那些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什么是熔化?晶体熔化时有什么特点?
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有什么区别?
一 熔化与吸热
1、熔化都要吸热;
2、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吸热 ②、达到熔点。
例题:如右图,试管与玻璃杯中都装有冰,当玻璃杯中冰还有少许没有熔化完时,试管中的冰( )。
A、已熔化完。
B、早已开始熔化,但未熔化完。
C、一点都没有熔化。
C
1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知_____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
2. 图2是某晶体的物态变化的图象,请回答曲线ABCD各阶段分别代表什么   (1)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热升温 状态是固态
吸热温度不变 状态是固、液共存
吸热升温 状态是液态

50℃
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注意: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非晶体无熔点与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
⑴、放热;⑵、达到凝固点。
物质凝固要放热。
一、汽化
像水变气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1、汽化的方式:沸腾与蒸发
(1)沸腾图像
(一)沸腾
(2)沸点:
实验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是不变的。
我们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
结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 ,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填“变”或“不变”) 。
100℃
不变
(3)沸腾的条件:
①、吸热 ②、达到沸点。
(4)物质的沸点表:
影响沸点的因素:
压强、杂质等
(二)、蒸发
实例1:在桌面上放一杯水,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会有什么变化?
思考:减少的水那去了?
结论:水变成了 水蒸汽 散发到空气中,发生了汽化现象。
这种汽化现象首先在液体的哪个部位发生?
表面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例之二: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低不同, 洗湿了衣服,同样可以晾干吗?
思考:这个实例表明蒸发有什么特点:
结论: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发可在_____温度下进行。
任何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实验1:同学们每人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感觉 。
思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使皮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更凉些。

更凉
吸热
实验2:拿相同两支温度计,先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棉花,用酒精淋湿,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柱 。温度降低。
思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使温度计液柱 。
下降
吸热
下降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3、蒸发吸热: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 物体 ,使周围物体温度 , 因此蒸发有降温作用。
吸热
下降
比较蒸发与沸腾
区别 蒸 发 沸 腾
相同点 ⒈吸热,⒉汽化
不同点 发生位置 表面 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
温度 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
现象程度 平和 剧烈
练习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是 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蒸发
汽化
任何
蒸发吸热
低于
C
4.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5.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B
C
5.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河面上起的雾
二、液化
起雾后玻璃上的水珠

液化实验
说明:物质液化要——————。
你会发现玻璃片温度怎样变?
放热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液化需要放热。
1、降低温度(致冷)能让气体发生液化现象。
由雾和露的形成可以证明。
还有其他的方式吗?
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液化气,它是如何装里液化瓶里的?
如果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能让所有的气体都发生液化现象
2、压缩体积也能让气体发生液化现象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练习
1、烧开水时,会看到壶嘴喷出很多的“白气”,请问这个“白气”是气体吗?试加以说明。
答:当水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蒸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中的水蒸气我们是看不见的。至于我们看到的“白气”则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大量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雾状,看起来就好象是白气。
所以,“白气”不是气体,它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