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培养学生通过提取主要信息以及联系生活经验来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燕子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小燕子走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秘密。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困准,你会怎么办的?
生1:询问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忙。
生2: 自己查询资料。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以……(生:寻求帮助)可以请家长,可以请同伴,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师板书:?→帮助→!)
二、学词,读好课题
1.读词“野外”
a.请生读.
b.会想到什么 (老虎、 有动物对我笑、森林)
c.野外和郊外意思相近都是指远离居民区,人烟稀少,草木繁多的地方。这两个词还可合成一个4字词语。“荒郊野外”一起读。
2.指导读好课题
师:你看,我们在读词时,可在脑海中想想画面,和原来学过的词放一块组合,一起读这3个词语,收到我们的大脑仓库中去。
师:放在课题中,你能读好吗 一起读课题。
师:在野外迷了路,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1:紧张、害怕。
生2:着急,想回家。
师:在野外迷路就会很慌张、惊慌、慌乱,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课题。
师:看,老师怎样读课题, 表情怎样 是不是很沉着、冷静、从容。和刚才的词语比,表现为什么不一样了呢
三、细读课文,找出大自然的天然指南针
1.自由读文
师:这是一首诗,一共有几节?(6节)你觉得哪一节你读得很自信,就读给自己听。你觉得哪一节你读得有困难,就再读一读。
2.学第一节
a.读第一小节
师:考考小朋友,这一节能读准确吗
[生读第1小节] (请两生读)
b.学“指”
师:指南针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司南,它能够指点方向。
开火车读“指南针,指着,指点方向“
c.写“针”“指”
“针”书写指导:金属做的, 针很尖,右边是悬针竖。
“指”组词:手指、拇指,师范写“指”
d.交流第一节的不懂之处
请生读第一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1:什么是天然?
生2:辨别是什么意思?
e.学“辨”
“辨”和“瓣"很像,哪里像
辩别:大小、真假、长短、多少
鼻子,嘴巴,耳朵,手,眼睛,长短,多少……
(师板书:辨别方向)
3.聚焦课后习题,找出天然指南针
课后习题一:读题目。师:到底有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呢 用寻找主要信息的方法,用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方法,读2-5小节,可圈可画。
生1:天然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师:第一种天然指南针是太阳, 大家都同意吗 (同意)
a.找出“北极星”
师:好,我们看第二种天然指南针.
生:是北极星。
现在是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空,哪一颗是北极星
生1:最亮的星。
生2:七颗最亮的星。
视频了解北极星。
课本插图找“北极星. (先找北斗七星 ,像不像勺子,再找北斗星,在星星下方写上它的名字)
b.摆字卡理解“稠稀”
出示大树,生摆字卡“稠,稀”
c.理解“积雪”
师:第四种天然指南针是?
生1:雪。
生2:积雪。
师:到底是雪还是积雪呢?
生3:积雪,积雪能告诉你有多厚。
出示山上的积雪,屋顶,大树上的积雪,沟渠里的积雪图片。
d.学“积”
积组词:累积,聚积,积极发言,日积月累,积分,积木,累积……积少成多
e.动作理解雪的融化规律
做动作:山顶积雪搭起来, 南边阳光射过来,哪边积雪化得快
屋顶积雪搭起来, 南边阳光射过来,哪边积雪化得快
大树积雪搭起来, 南边阳光射过来,哪边积雪化得快
沟渠积雪搭起来, 南边阳光射过来,哪边积雪化得快
f.视频理解沟渠里的积雪
沟渠积雪为什么北边积雪化得快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 )( )会帮助你。
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