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知识点 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尖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图甲是芹菜种子发芽后的幼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区,它长有大量的 ,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 ,因而具有强大的 能力。
2.图乙是一段带叶的被剪断的芹菜,放在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发现 红了,整个 都有些红了,而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红色。横切后能从横切面上看见一些红色标记为运输 的部位;纵切后能从纵切面上看见一条条红色的 ,这是 。
3.图丙是运输结构——导管,它属于 组织,组成细胞没有 和 ,上下细胞间的 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它存在于 中,能运输 。
据图,完成4~5题。
4.[2020·大庆]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5.关于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毛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B.伸长区细胞→根毛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C.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D.根毛区导管→根毛区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知识点 2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1.图甲是制作叶片橫切面的临时切片示意图:
步骤①是将新鲜的叶片 在小木板上。
步骤②中右手捏紧 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步骤③刀片的 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 中。
步骤④用毛笔蘸出 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由图乙中的[2、4] 、[3] 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3.图丙中,[b] 的张开和闭合,由一对[ ] 控制。通常情况下,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 ,空气也就进入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 。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 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 。
据图,完成4~5题。
4.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 (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割
C.迅速地来回切拉
D.缓慢地来回切拉
5.
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画出轮廓即可
知识点 3 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
1.图中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A] 状态 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由上、下表皮上的 完成,因此,它既是植物
的“门户”,也是 的“窗口”。
据图,完成3题。
3.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生活的意义( )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B.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降低叶片的温度,防止植物灼伤
D.促进有机物向下运输
知识点 4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 ,增加 。
2.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 。
据图,完成3~4题。
3.[2020·安徽]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 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
4.我们常说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主要是因为森林可以 ( )
A.通过固着在土壤中的根,吸收水分
B.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C.通过枯枝落叶吸纳大量雨水,补充地下水
D.提高大气湿度
1.[2021·广东]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2.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
①取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紧捏并排的两片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3.[2021·滨州] 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B.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持续增强
C.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旺盛
4.“大树底下好乘凉”。人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的阴影下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树木能够( )
A.进行蒸腾作用
B.进行呼吸作用
C.遮挡阳光
D.进行光合作用
5.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片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气孔白天大都闭合,晚上大多张开
C.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D.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的通道是叶脉
6.[2021·连云港] 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蚕豆叶片徒手切片可以观察到叶片的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叶片切成小长方形,夹在马铃薯小块的切缝中
B. 左手捏紧马铃薯小块时,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
C. 能观察到蚕豆叶片有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
D. 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
7.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8.[2021·福建] 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 )
A.进行遮阳 B.阴天移栽
C.合理施肥 D.减少叶片
9.[2021·乐山] 自然界的树木有的可以高达数十米,促使水分和无机盐“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
10.科学探究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入盛有70 ℃水的烧杯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如下,其中同真实所观察到的现象相符的是 ( )
A.叶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下表皮多于上表皮
B.叶片表面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叶片表面不会有气泡产生,因为叶片脱离植物体已死亡
D.叶片的色素会溶解在水中而使水呈绿色
11.社会责任 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
12.生命观念 为叶片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标出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②④对叶片起 作用,属于 组织。
(3)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4)⑤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构成的,是叶片上进行 的窗口。
(5)根据图分析叶片上下两面颜色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 。
13.理性思维 取同一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陆生木本植物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依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四个装置的重量调整一致,然后每隔四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重量变化。问:
(1)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
(2)图中的凡士林所起的作用是 。
(3)重量基本不变的装置是 ,原因是 。
(4)重量降低最多的装置是 ,原因是 。
(5)B装置的重量比C装置降低得多。根据这个结果,请你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作出推测: 。
(6)假如将装置A放在暗室中,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
答案
【基础双练】
知识点1
1.成熟 根毛 面积 吸水
2.叶脉 叶片 红墨水 管子 导管
3.输导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根、茎、叶
水和无机盐
4.D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
机盐。
5.A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根毛区导
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
知识点2
1.平放 并排 夹缝 水 最薄
2.表皮 叶肉
3.气孔 a 保卫细胞 张开 散失 气孔 减弱
4.A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是要求比较精确的实验操作,切叶片时,应沿着一定方向迅速切割,若来回切割或缓慢切,会使切片太厚或撕裂,影响观察效果。
5.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有叶绿体,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表皮细胞在保卫细胞的周围,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形状不规则。
知识点3
1.水蒸气 散失
2.叶片 气孔 蒸腾作用 气体交换
3.D 植物的蒸腾作用: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③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④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有机物向下运输。
知识点4
1.湿度 降水
2.水循环
3.B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4.C
【能力双升】
1.B 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即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2.D 制作叶片的玻片标本的过程:(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到小木板上;(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3)横向迅速切割叶片;(4)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5)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3.A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自然环境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温度过高时,部分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蒸腾作用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不能直接促进吸收无机盐;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
4.A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蒸腾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了植物体表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旺盛,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5.C 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气孔的开闭受叶内水分、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与白天、晚上没有关系;叶片上表面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的通道是气孔。
6.D 表皮、叶肉、叶脉属于组织。
7.D a是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具有根毛;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产生蒸腾拉力;c表示水分的散失,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分→茎叶内的导管→大气→降雨回到地面,再次被根吸收。
8.C 移栽树木时,选择阴天移栽,剪去部分枝叶,并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等做法,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合理施肥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
9.蒸腾作用
10.A
11.A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故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
12.(1)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2)保护 保护
(3)叶肉
(4)保卫细胞 气体交换
(5)上面颜色深,下面颜色浅,原因是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13.(1)防止试管中水分的蒸发
(2)封闭气孔,使气孔不能进行蒸腾作用
(3)D D装置的叶片上下表面都涂上了凡士林,气孔不能进行蒸腾作用,水分基本没有散失
(4)A A装置的叶片未经处理,上下表面的气孔都能进行蒸腾作用,水分散失最多
(5)植物叶片下表面的气孔数目比上表面的气孔数目多
(6)装置重量的减少将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