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知识点 1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我国的植被类型
1.这几个图片的共同点是:都生长着 。
2.一个地区内生长的 叫作这个地区的植被。
3.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 、 、 、 、
和 。
据图,完成4~6题。
4.下列哪种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稀少 (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5.在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的亚热带环境中生长着(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6.将下列地区与其植被类型用线连起来。
知识点 2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草场沙漠化
草场沙漠化及影响
1.由图可知,我国的草场沙漠化。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使许多 退化、
沙化。
2.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 丰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 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3.我国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甚至 ,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 。
据图,完成4~6题。
4.我国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
5.关于我国植被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草原沙漠化严重
B.我国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
C.人均森林面积少
D.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6.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B.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
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以上三项都存在
知识点 3 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参加植树活动
保护植被
1.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 》和《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2.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建造防风治沙的 ,我国还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的 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据图,完成3~4题。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每一抹绿色都会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美好,绿化祖国,人人有责,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 )
A.植树节 B.国际禁毒日
C.爱眼日 D.世界无烟日
4.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以上三项都是
1.[2021·临沂] 2021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21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2021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2.[2021·绵阳]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
A.乱砍滥伐 B.乱排废气
C.捕杀动物 D.植树造林
3.[2021·德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绿色植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列对绿色植物价值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B.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 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D.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4.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是目前中国局地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中国正消耗着全球约一半的煤炭。2012年,因煤炭消费的一次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2%、93%和70%。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已升至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使用化石燃料是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之一。
资料二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甚至出现了荒山,草场由于过度的放牧也出现了退化和沙化。
(1)形成煤炭的物质是距今天2亿多年的古代的(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2)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和 的相对平衡 (简称碳—氧平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二氧化碳的增加,已经超过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资料一中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4)资料二中表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人均森林面积 (填“多”或“少”); b.森林生态系统呈现 的趋势;
c.草场出现了 和沙化。
(5)从资料中找出导致我国植被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写出两条。 ; 。
(6)保护植被,低碳出行,作为生物圈的一员,我们在护绿、低碳上应该怎样做 。
5.社会责任 [2021·玉林]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
A.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
B.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
6.社会责任 [2021·巴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 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 kg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 kg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近期,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人为因素有 。
(3)美丽中国,是需要所有中国人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建设的。写出我们能为“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开展的两项活动:① ;② 。
答案
【基础双练】
知识点1
1.植物
2.所有植物
3.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4.D 荒漠中植物种类最少,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最多。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植物种类较荒漠中要多,较热带雨林中要少。
5.C
6.
知识点2
1.过度放牧 草场
2.种类 少林
3.伐优留劣 乱砍滥伐 荒山
4.A
5.B 我国草原面积广阔,但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而不是草原;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我国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荒山。
6.D
知识点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绿色长城” 3月12日
3.A 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4.D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吸收灰尘,降低噪音;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能力双升】
1.D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退耕还林还草,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2.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乱砍滥伐、乱排废气、捕杀动物都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植树造林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B 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消除噪音,防风固沙等作用;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保持水土。
4.(1)C
(2)二氧化碳 氧气(两个词反过来也可)
(3)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
(4)a.少 b.衰退 c.退化
(5)森林的不合理利用或者破坏 草场的过度放牧
(6)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1)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2)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3)二氧化碳的增加,已经超过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资料一中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4)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5)从资料中看出我国植被出现问题的原因:森林的不合理利用或者破坏;草场的过度放牧。(6)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5.D 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规,加强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合理运用森林资源,不是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
6.(1)光合作用 碳—氧
(2)焚烧秸秆
(3)植树造林 骑自行车上学(不焚烧垃圾、节约用电等)
(1) 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 kg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 kg的氧气,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气,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2)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人为因素有焚烧秸秆,给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3)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电、骑自行车上学、不焚烧垃圾、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等活动,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