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囚绿记》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11 09:52: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囚绿记》 学生
课型:新授课 九年级 主备:李芳 审阅:
【学前反馈】
【目标导入】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字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作者对“绿”不屈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和课文主题。
【自主探究】
1.结合《学法大视野》P6“作家名片”、“背景切入”和课文注释完成目标2
陆蠡(1908——1942),原名 ,浙江天台人。现代 家、 家。代表作:散文集 、 、 等。
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2. 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涸辙( ) 淅沥( ) 猗郁( )
蕈菌( ) 瞥见( ) 揠苗助长( )
3.解释词语
了截:
涸辙的鱼:
揠苗助长:
淅沥:
猗郁:
【合作交流】组内理解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2.本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 的向往。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绿、
绿、 绿 、 绿,其中 绿是重点。
3.课文中的绿象征着什么?
【展示提升】
1.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2、为什么最后"我"让这个"绿囚"恢复了自由?
3、作者在文章结尾中写道;“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这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这句话仅仅表达了作者对绿藤的思念吗?你认为还有别的什么含义?
【达标检测】
1.本文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he辙( ) xili( ) yi郁( )
xun菌( ) pie见( ) ya苗助长(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1)我好想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2)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编号: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编号: 2A 《囚绿记》 学生
课型:新授课 九年级 主备:李芳 审阅:
【学前反馈】
【目标导入】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字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作者对“绿”不屈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和课文主题。
【自主探究】
1.结合《学法大视野》P6“作家名片”、“背景切入”和课文注释完成目标2
陆蠡(1908——1942),原名 ,浙江天台人。现代 家、 家。代表作:散文集 、 、 等。
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2. 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涸辙( ) 淅沥( ) 猗郁( )
蕈菌( ) 瞥见( ) 揠苗助长( )
3.解释词语
了截:
涸辙的鱼:
揠苗助长:
淅沥:
猗郁:
【合作交流】组内理解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本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 光明自由 的向往。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恋 绿、
囚 绿、 释 绿 、 思 绿,其中 囚 绿是重点。
3.课文中的绿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生命 希望 快乐 光明与自由。
【展示提升】
1.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要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作者所阐明的人生哲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讨论归纳: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2、为什么最后"我"让这个"绿囚"恢复了自由?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了绿囚”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 光明的呼唤。
3、作者在文章结尾中写道;“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这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采用什么句式?你觉得这句话仅仅表达了作者对绿藤的思念吗?你认为还有别的什么含义?
拟人 。 疑问 。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绿藤的思念,还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同胞的惦念和牵挂。
【达标检测】
1.本文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He辙( ) xili( ) yi郁( )
Xun菌( ) pie见( ) ya苗助长(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1)我好想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2)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