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导朗读中品味“压、垂、挂”等用词的准确性;
2.练习表达,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
3.找雨后“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等事物,感受雷雨后清新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练习表达,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
2.找雨后“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等事物,感受雷雨后清新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会认的字
1.学“压”
a.读字。
b.做动作——铅笔盒压书/小手压书
c.组词:压力,高压锅,黑压压,亚历山大,压路机
师:一个字可以组成很多词,生活中要注意积累。“秤砣虽小压千斤”,关键就在这一点上。
2.学“蝉”
a.指生读,齐读。(不拖音)
b.蝉怎么叫?学蝉叫。(知了)
师:蝉是一种昆虫,所以是虫子旁。
c.齐读。
3.学“垂”
a.请生读,齐读。
师:垂就是挂下来,耷拉下来。
b.做动作:垂下两只手。
c.组词:下垂,垂柳,垂头丧气,垂钓,垂露竖,垂发,垂泪,垂涎三尺,垂涎欲滴。
d.指导书写:观察汉字,横画较多,重点讲解笔顺,范写“垂”。
4.学“户”
a.齐读“户”
b.画“门”,擦掉一半,“户”指单扇门。
c.组词:千家万户,家家户户,窗户,户口本,户主
5.学“扑”
a.组词
b.早晨,推开窗户,什么扑来?
(花香,春风,阳光,清新的空气,冷嗖嗖的凉风)
二、分类
1.齐读
2.分类,说明理由。
a.压 垂 户(独体)蝉 扑(左右)
b.压 垂 扑(动词)蝉 户(名词)
三、找“压 垂 挂”的句子
师:这三个动词非常重要,打开语文书74页,课文中是怎样用这三个动词的?
1.找到含有“压”的那句话。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请生读。
b.齐读
c.加快语速读
d.放开声音读
e.声音既响亮又有速度地读。
2.理解“压”
师:什么压下来?
生:乌云。
师:乌云离你那么远,怎么可能压下来?
师:乌云越来越厚,越来越黑,感觉和你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个意思就是“压”。
师:老师今天布置了很多作业,压得我……
生1:吃不消了。
生2:压得我睡不着觉了。
生3: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
师:铅笔盒压书本,是能看见的,但是压力是看不到的,是感觉到的。那个乌云飘过来,也是给人一种感觉,明白吗?来,一起读。
【全班齐读】
3.找“垂”的句子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理解“垂”
师:什么叫垂下来?蜘蛛在网上,还可以怎么下来?(落,掉)
师:蜘蛛吐一根丝,拉着一根丝“呲溜”一声滑下来,这就是“垂”。
师:如果蜘蛛爬下来,速度就……(太慢)
如果蜘蛛掉下来,就太……(危险)
如果蜘蛛吐一根丝滑下来,挂下来,又快又安全,所以用“垂”下来。来,再把这个句子齐读一遍。
5.谈“挂”
师:如果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用什么动词?
生:挂。
师: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彩虹是挂着的,多形象。所以,课文中的动词,我们一定严重注意体会,想象它的意思。
6.总结
师:课文中的生字,我们要一个个地学,要一个个地归类。生再读会认的五个字,师再次强调。“压 垂 扑”是动词,“蝉 户”是名词。
四、读文,圈事物,发现变化
1.一人读一句,圈事物
师:课文一共8个自然段,一人读一句,想想这句话写的是哪个事物?
【请生读,生板贴,其余生在书上画】
2.请生开火车读课文,一段段读
生开火车读,生每读完一段,师询问:下雨了吗?
例:生读第一段,师:下雨了吗?生:没有。
生读第二段,师:下雨了吗?生:没有。
……
师指着黑板问学生有没有下雨,生回答。
师板书:1-3段写雷雨前,4-7段写雷雨中,第8段写雷雨后。
师:这篇课文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描写了很多事物,合上书,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一边读一边记。
3.发现事物的变化
师:雷雨前和雷雨后都写了“蝉”,雷雨前的蝉怎样
生1:雷雨前蝉一声也不出,雷雨后,蝉叫了。
师:还有吗?还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生2:蜘蛛。雷雨前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雷雨后,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师:“爬,回”那是动物,“坐”蜘蛛就像人一样,很舒服。
生3:雷雨前满天的鸟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雷雨后太阳出来了。
生4:一开始雷雨越下越大,渐渐地变小了,最后雨停了
生5:雷雨前,天空中只有乌云,雷雨后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师总结
师:同学们,雷雨下得时候,天会发生变化,一开始黑沉沉的乌云,后来挂着一条彩虹,此时天空是蔚蓝蔚蓝的。雷雨前、中、后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明白了吗 来,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