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 (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 (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6 19: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标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国在哪里?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此处。
宅兹中国
中国:
西周:地理概念,天下四方的中心(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已经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壹·疆域奠定——秦灭六国
西周时期
战国时期
中国,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纷争中,它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
春秋时期
从诸侯林立逐渐走向局部统一。
问题1:从西周到战国,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1.背景:
壹·疆域奠定——秦灭六国
1.背景: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天下定于一”
——孟子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
——《吕氏春秋》
诸子百家追求统一
追求统一,统一是人心所向,历史潮流
从商鞅到诸子百家,形成了怎样的认识?
壹·疆域奠定——秦灭六国
2.过程:
云梦睡虎地秦简
“喜”(秦国基层官吏)工作简牍(局部):
十三年,从军。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破赵。
廿年,……韩王居 山
廿二年,攻魏梁(梁)
廿三年,兴,攻荆,四月,……昌文君死。
……
问题2:
“喜”的工作记录中,见证了秦国的哪一重要时刻?
统一六国
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远交近攻
壹·疆域奠定——秦灭六国
3.结果:
《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以来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定都咸阳。随后,秦朝开始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南和贵州西南一带的控制。在北方,秦朝击退了匈奴,收复了大片领土。
壹·疆域奠定——秦灭六国
小组讨论:为什么历史选择了秦国?结合课本44页和所学思考(3分钟)
1)战国连年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2)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4)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从秦国到秦朝,秦人又将创造怎样的历史?
贰·制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1.皇帝制度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问题3: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贰·制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2.三公制度
行政
监察
军事(虚设)
中央政府
贰·制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3.郡县制度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题4:请帮助秦始皇分析哪一种治理模式适合大一统的秦帝国?
地方政府
郡县制
郡县制成为了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贰·制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4.影响
君主专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贰·制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小组讨论:比较一下郡县制与分封制
不同点: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官员产生方式
划分标准
影 响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性质: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趣味小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问题5: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尺寸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
叁·社会一统——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方面:书同文
秦统一后废除各国的文字,将李斯整理的笔划比较简单的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使用。以后民间流行笔划更为简单的隶书。
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绎山刻石》
2.交通方面:车同轨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军
事控制和发展了交通事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叁·社会一统——巩固统一的措施
叁·社会一统——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经济上:统一货币
作用: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4.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衡[重量]
量[容积]
秦“八斤”铜权
秦铜量
叁·社会一统——巩固统一的措施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临洮
辽东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修建灵渠
叁·社会一统——巩固统一的措施
作用:巩固了疆土
叁·社会一统——巩固统一的措施
思考: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文化方面:书同文
2.交通方面:车同轨
3、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征百越,修建灵渠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以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统一成为了中国人的信念,
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
1.疆域统一: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
2.制度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3.社会统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4.民族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邹纪万《秦汉史》
这就是中国
拓展:如何评价秦始皇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是千古一帝
你不恤民力,推行暴政,是个暴君
积极:(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局面,他创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巩固了大一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2)秦始皇在位期间,修建长城、宫殿,滥用民力,严刑峻法,推行了很多暴政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总评价:秦始皇有功于历史,有罪于人民,功大于过。
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原则:
(1)客观全面(一分为二)
(2)史实+结论(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