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荆轲刺秦王
图穷匕见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 古风
新课导入
荆轲刺秦王和李白诗中的秦王是同一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扫六合是何意思?
前221年
39岁,
统一天下,
称皇帝。
公元前259年
秦国人,
在赵国出生。
前247年
13岁,
即王位。
前238年
22岁,
在雍城
行冠礼。
前230年
30岁,
开始灭六国。
前210年
50岁,
第五次巡游,死于沙丘。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标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统一全国
1.秦灭六国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贾谊
被( pī )山带河:靠着山,环着河。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
——《战国策·楚策》
远
交
近
攻
挥师灭韩
破赵逼燕
占领魏地
大举伐楚
攻破燕国
吞并齐国
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灭六国完成领土统一的过程
咸阳
根据观察,从秦灭六国的地理顺序看,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
秦灭六国前和后的名称有何变化?
统一前 秦国
统一后 秦朝
想一想:为什么秦能统一六国?
孟子像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
——《孟子·离娄》
从孟子的言论中反映战国当时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状况?如果你是身处当时的普通民众,你对国家分裂混战的局面有何想法?
材料2: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来是魏国布衣,都得到了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不惜发动战争,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材料1:(秦孝公)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记》
公元前362年,远在魏国的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
对比秦王嬴政和秦孝公在用人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用人方法对秦国的强盛与统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商鞅商鞅曾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后入秦主持商鞅变法。
张仪,魏国贵族后裔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
范雎,魏国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
这些人才齐魏投秦说明秦国历代国君识才和用才方面有哪些特点?
案例:秦灭楚
楚国幅员辽阔,实力很强,但在公元前224年,楚国发生内乱,嬴政抓住战机,举兵攻楚国,虽取胜,但楚国实力尚存,前225年再次发兵攻打楚国,派了夸下海口李信为将,结果因为轻敌遭遇大败,,秦国7个都尉被杀,后来嬴政任命老将王翦为帅,率领60万大军于公元前223年全力攻楚,终于战胜了楚国,并俘虏了楚王。
从秦灭楚国的经历看,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几代秦王,善用人才。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探究: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秦国对其邻国的征伐以及帝国的统一,都建立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
——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商鞅变法,奠定基础。
嬴政所用人才籍贯出身统计表 姓名 籍贯 出身
李斯 楚国上蔡人 楚国小吏
尉缭 魏国大梁人 魏国布衣
商鞅,出生于卫国,在魏相手下做过官,不得志,出魏入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嬴政 定都咸阳
嬴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天下初定”,兼并六国,实现了统一的第一层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天下已定”,征服北河和南海,实现了统一的第二层次。
——王子今《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
秦汉史专家王子今
公元前221年
灵渠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贾谊《过秦论》
南取百越
修建灵渠
位于今
离
水
湘水
秦长城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táo),至辽东,延袤(mào)万余里。
——《史记》
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赵贞吉《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
西周形势图
秦朝疆域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琅邪石刻》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东到东海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秦
战国七雄
秦朝疆域
观察两幅不同时期形势图,说说秦的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会为秦的统治造成哪些困难?
中央集权制度之最高统治者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丞相绾
御史大夫劫
廷尉斯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议帝号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皇权至上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皇帝
中央集权制度之中央政府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丞相
王绾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zhèn,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秦统一六国后,采取哪种制度管理地方,朝廷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你支持哪个?
皇帝
嬴政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中央集权制度之地方政府
中央集权制度之地方政府
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余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
郡守
县令或县长
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帝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守)
县(令或长)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统一全国
1.秦灭六国
2.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嬴政 定都咸阳
3.秦朝疆域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内容:①皇帝: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②中央:
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③地方:郡县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海内皆臣 岁登成孰 道毋饥人”小篆字砖。
这是什么字体?
小篆
文化:统一文字
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统一文字有哪些作用?
小篆
统一文字
韩赵魏(布币)
楚(蚁鼻钱)
燕齐(刀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统一货币
经济: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
半两钱
唐 开元通宝
清 宣统通宝
汉 五铢钱
度
量
衡
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今23.1cm
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
秦一升约今202ml
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
秦一斤约今258g
经济:统一度量衡
咸阳
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
统一驿道(车同轨)
“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齐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
—《汉书 贾山传》
议一议: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好处有哪些?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的交流。(历代都依照秦钱的样式铸造,它通行了两千多年)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车轨的统一,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阅读思考
秦琅琊刻石
国家的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符合人民的共同愿望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观察地图,说说秦朝的疆域主要位于当代我国什么区域?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这点看,秦的统一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统一全国
1.秦灭六国
2.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嬴政 定都咸阳
3.秦朝疆域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内容:①皇帝: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②中央:
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③地方:郡县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交通上:车同轨、修驰道、凿灵渠
4.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征百越凿灵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