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汉景帝的地下王国
微笑彩俑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西汉
民心思治
休养生息
壹
汉初之势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石,dàn,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思考,西汉初期是种怎样的社会状况?
结合情景,思考当时的人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此时刘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物价飞涨、人口锐减
社会稳定、恢复生产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丞相
萧何
吏掾
御史大夫
任敖
狱吏
相国
樊哙
屠狗者
太尉
周勃
丧事从业者
左丞相
陈平
白徒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陆贾之问
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
刘邦
“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译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陆贾
秦亡之失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陆贾认为秦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他又给刘邦提出了什么建议?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无为而治
高祖之政
——据《汉书》整理
1.兵皆罢归家
2.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免除徭役两年)
3.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
5.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4.令各(流亡的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合作探究:仿照例子,结合材料及教材,概括这些措施的目的。
还乡务农
鼓励生育
增加劳力
鼓励生产
减轻赋税
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休养
生息
结合以上所学,思考为什么西汉初年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百废待兴、经济凋敝
3.汉统治者的特殊经历:出身下层、了解民间
2.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以史为鉴 因时而变 顺势而为
(必要性)
(重要性)
(可能性)
贰
君王图治
盛景创开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文帝)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
(文帝)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
(景帝)诏曰:不受献,减太官,省徭赋,欲天下务农蚕。
(景帝)诏曰: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据班固《汉书》整理
这些诏令中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文景两帝的什么思想?
务农息民
农
以农为本
以农为本
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十二年:“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文帝十三年:“其除田租之税” ……景帝元年:“五月,令田半租,三十而税一”。
——据班固《汉书》整理
益国利民
文帝二年
1/30
秦朝
2/3
高祖
1/15
文帝十二年
1/30
文帝十三年
免除
景帝元年
1/30
减轻赋税
顺天恤民
秦朝服徭役的年龄从17岁开始,一年数次。
文景帝时期服徭役的年龄从20岁开始,三年一次。
——据《史记》《汉书》整理
秦朝
17岁始,一年数次
文景时期
20岁始,三年一次
“我的父亲担任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我希望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
缇萦救父
减轻徭役
废除严刑
以德化民
观看视频,说说文帝有哪些优秀品质?
爱惜民力、勤俭节约
(文帝元年)诏曰: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班固《汉书》
从材料中,反映了文帝的什么政策?弘扬了中国古代什么优秀传统?
养老敬老
勤俭治国
尊老重孝
孝道
天下归治
兴国安邦
叁
赋税
秦:2/3,苛税繁重
文景:1/30,赋税较轻
徭役
秦:17岁始,一年数次
文景:20岁始,三年一次
刑罚
秦:严刑峻法
文景:废除部分严刑峻法
物价
汉初:每石五千钱
文景:最低每石数十钱
人民
秦:困苦不堪
文景:天下怀安
文景之治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数目巨大),贯朽(穿钱的绳索腐烂)而不可校(校对)。太仓(京师的粮仓)之粟陈陈相因(陈粮压着陈粮),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民殷国富
治世密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秦)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汉初)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一、民心思治,休养生息
二、君王图治,盛景创开
三、天下归治,兴国安邦
汉初之势
陆贾之问
秦亡之失
高祖之政
务农息民——以农为本
益国利民——减轻赋税
顺天恤民——减轻徭役、废除严刑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尊老重孝
文景之治
民殷国富
治世密码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1.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2.“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仓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