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上第一章第4~5节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1、(2007嘉2)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菜油 B.食醋 C.白糖 D.味精
2、(2007温13)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关于木糖醇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30℃时溶解度是70克
B.60℃时溶解度是70克
C.溶解度不受温度影响
D.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2007金18)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4、(2008金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只有甲的溶液
B.只有丙的溶液
C.甲、乙的溶液
D.甲、乙、丙的溶液
5、(2008衢14)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当示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 ( )
A.降低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出部分溶液
6、(2008绍18)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溶剂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7、(2008丽19)在炎热的夏天,小林从5℃的冰箱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a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b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溶液
8、(2008台10)台州是个槟海城市,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这过程中 ( )
A.水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9、(09浙金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 溶质的方法
D .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
10、(2009浙教衢8)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洗涤剂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
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溶解
11、(09浙台7)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要增加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升温 B.降温 C.加糖 D.搅拌
12、(09浙温13)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13、(09浙义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D )
14、(2010衢州1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15、(2010金华20)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的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把30克甲溶解在1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16、(2010绍兴1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
17、(2010宁波16)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蔗糖替代品,如图所示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B.木糖醇溶液从30℃升温到5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木糖醇溶液从50℃降温到30℃,一定没有晶体析出
D.30℃时,75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
18、(2011衢州15)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
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19、(2011温州卷14)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0、(2012嘉兴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b物质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
C.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比a多
21、(2012金华19)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C( )
22、(2012金华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23、(2012绍兴11)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4、(2013杭州-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25、(2013金丽-1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
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
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26、(2013宁波-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
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 )
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
27、(2013湖州卷-10)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1*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C.t2℃,8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21*
D.t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溶液质量分数增大
28、(2013衢州卷-1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
A.t℃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B.t℃时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
C.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仍然饱和
D.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21*
29、(2013州卷-11)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21*
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1*c
30、(2013义乌-20)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农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氢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挟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此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 )
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
31、(2007台22)A、B两烧杯中均盛有100克水,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固体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此时, 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
32、(2008台2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 中会有晶体析出。
A C
33、(2008湖21)左下方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
溶质 水
34、(09浙绍28)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 __。
(2)5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到饱和,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保留小数到0.1%)。
(1)硝酸钾(2)28.6%
35、(09浙宁34)甘氨酸(C:H,O:N)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能溶于水。
要配制5%的甘氨酸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等。
烧杯
36、(09浙嘉23)右图是根据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绘制的溶解度曲线。
(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图中b表示 的溶解度曲线。
(2)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氯化钠(NaCl)(2)等于
37、(09浙湖31)图1 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 时,分别将20 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100 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 ℃ 时出现图2 所示的现象。则t2℃ 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 克。
115
38、(09浙义2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条曲线有个交点,表示在to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曲线可以知道,更适宜用降温的方法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的是 物质
相等(或相同) 甲
39、(2010杭州26)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
(1)65 (2)蒸发溶剂 (3)80
40、(2010温州25)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
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
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
(不考虑水的蒸发,计算结果精确到0. 01)
(1) 试卷低部还有硝酸钾固体 (2) 0.33(或33%)
41、(2010湖州27)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
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
(1)化学变化 (2)1860 玻璃棒
42、(2011义乌卷29)实验室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
(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称量、 三个步骤。
(2)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
A.硝酸钾中有杂质 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1)溶解
(2)AC
43、(2011宁波卷23)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B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
(1)小于 (2)5 玻璃棒
44、(2012杭州26)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
160 60
三、探究题
45、(2007)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1)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
①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60℃叫,向l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3;39.5%.
(2)①等于.
②不饱和;44.4%.
46、(2007宁波)A、B两种物质受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温度,横坐标表示加热的时间。根据图像回答:在A、B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该晶体的熔点为 ℃。
B 80
47、(09浙温34) “部分乳制品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某科学兴趣小组认为“三聚氰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斑马鱼胚胎存活率越低”。为此,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一定量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斑马鱼受精卵,将其迅速放人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溶液中,进行斑马鱼胚胎发育培养,适时观察并获得右表数据。
(1)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15%的三聚氰胺溶液,需要三聚氰胺 克。
(2)实验中,第 组为对照组。
(3)根据表中数据,请对该科学兴趣小组的观点做出修正 。
(1)、0.15 ( 2)、1 3、(3)低溶质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对斑马鱼胚胎存活率影响较小,高溶质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对斑马鱼胚胎存活率影响较
四、计算题
48、(2010义乌37)2009年12月14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__ __ __ 克;
(2)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14.6%的盐酸100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
(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1)20
(2)解:设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100克×14.6%
X=16克
答: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16克
49、(2012义乌36)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 克。求:
(1)630 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1)525(2)180
温度/℃
t1 t2 t3
溶解度
40
20
60
a
b
第15题图
第19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