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Module 3 模块备课结构图
七上 Module 3 My school
课程标准
1.理解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并能学以致用;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3.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学校和教室)交换信息;
4.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5.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6.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
主题意义:本单元选自外研版七年级上册第三模块。本模块以“学校” 为话题,介绍学校的设施、布局和教室内的设备等。由于大部分学生刚入学不久。对于学校还比较有新鲜感,所以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同时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学校" 这一话题必然能刺激学生的交流欲望,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内容解读:
第一单元对话的语境是大明向琳达询问英国学校教室的样子,并对自己的教室作了一些介绍。
第二单元的课文是根据一张学校的平面图向读者介绍学校。作者首先介绍了从大门进来看到的位于校园中心的运动场,然后从左侧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介绍了学校内的各个建筑物。为了保证文章的流畅性,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方位介词和部分倒装句,这对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空间思维方式,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向学生点明课文作者采用的是从中心起始、从左侧开始以顺时针顺序写作的方式,以帮助他们建立起阅读这类英语文章的图式。
语法重点:本模块的语法项目主要有两个:一是"there be"句型的肯定、否定、 -般疑问及特殊疑问形式和相应回答;另一个是方位介词。教材将这两个语法项目都呈现在真实的语境中,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之前有大量的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机会。
学情分析:
学生已知:学校话题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话题相对熟悉。通过听读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描述教室、校园内的相关信息。
学生障碍:用There be句式等相关句子介绍教室和校园布局。
突破措施:通过学生教师和校园的实际情况话题导入,贴近生活。构建话题语境,逐步展开话题词汇的构建。在处理教材对话文本时侧重目标句式的提问和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内化“我的班级我的学校”这一话题的相关词汇、语句和情境。
模块目标:
通过词汇和文本学习,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目标词汇,如furniture,map,gate,office等以及核心语法there be句式描述教室和校园情况。
通过Unit1听力训练及Unit2文本阅读,听懂并读懂描述校园的文章,并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教室和学校情况。
能够根据问题引领理解文本内容,强化听力及阅读技巧的训练。
通过对教室和学校信息的获取非选哪个,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理解,培养对学校、对班级的热爱和关心。
Unit1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 能够借助例句和语篇语境,认读下列词汇:computer, map, picture, television, wall, thirty, forty, fifty,sixty等;
2.通过听对话,听懂介绍教室内设备的对话并完成相关的任务。
3.通过阅读对话,能根据图片提示在小组内与组员合作介绍教室内的设备及布局。
4.通过理解对话内容,运用所学there be 结构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并培养热爱学校,热爱家园的意识。
Unit2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借助图片和语篇语境,正确读出并使用:building, dining hall, gate, library, office, playground, science, lab, behind, between, middle, near,there be等单词和短语。
2.通过分层阅读,运用略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能够理解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能在地图中标识学校的建筑物,并介绍出各个建筑物之间位置关系。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利用“there be”句型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校和班级。
4.通过谈论本校的建筑物及其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