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末)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022·湖北黄石·七年级期末)战争的胜负不一定取决于兵力的多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湖北孝感·七年级期末)当我们读到“风声鹤喉”、“草木皆兵”“东山再起”这些成语时,我们就会想起哪场战争(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2022·湖北黄冈·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消失 B.民族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C.民族性格和意识趋于一致 D.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5.(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国家的现固
D.统一国家的建立
6.(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下列王朝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周 ②东汉 ③曹魏 ④东晋 ⑤北魏
A.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
7.(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呈现的显著特征是
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国家统一,政权稳定
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社会开放
8.(2022·湖北黄石·七年级期末)分析下列三幅图,其相同主题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 D.民族交流与经济发展
9.(2022·湖北黄冈·七年级期末)下表是北魏孝文帝将鲜卑贵族改为汉姓的情况。据下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此举的目的是
鲜卑贵族改为汉姓情况
A.促进鲜卑对汉文化的认同 B.方便鲜卑族与汉族的联系
C.弱化胡汉界限,强化等级 D.加速姓氏改革,便于续谱
10.(2022·湖北鄂州·七年级期末)下表是北魏孝文帝将鲜卑贵族改为汉姓的情况,据下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此举的目的是( )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勿忸 于 纥奚 嵇
贺赖 贺 尉迟 尉 拓跋 元
A.加速姓氏改革,便于统治 B.方便鲜卑与汉的联系
C.弱化胡汉界限,强化等级 D.促进对汉文化的认同
11.(2022·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这说明当时( )
A.民族融合 B.外交频繁 C.经济繁荣 D.社会动荡
12.(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能反映民族交融的诗句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3.(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B.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C.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 D.政权分立形势的加剧
14.(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尉迟 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内容
①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个国家? ______
②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______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______
④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______
⑤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______
(2)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三所反映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
15.(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 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意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菡《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的效果?
(2)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并列举两例其改革旧习俗的措。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孝文帝这两位改革家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你认为他们的社会变革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16.(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
——《战国策 秦策》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君是怎样推行改革的?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如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独孤 刘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勿忸于 于
(2)材料二中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孝文帝除了改汉姓外,还有许多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有哪些影响?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些因素可以促进改革成功?
17.(2022·湖北鄂州·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 商君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18.(2022·湖北孝感·七年级期末)开放、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绿洲之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主要是从长安沿着河西走廊,过敦煌,出阳关、玉门关,再沿着塔里木盆地的两个边缘向西延的物品往来交往中,除了著名的丝绸向外传播,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是通过这条线路传播到中国的,它就是冬小麦。小麦并不是中国原生的东西。它是沿着绿洲之路,在很早的时候传到中国的。这个功劳大不大?非常大。现在一半以上的中国人离不开小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
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3)材料三中,“孝文帝”为“使其整体的汉化”他推行了哪些措施?
19.(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
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写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措施及积极意义?
材料三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换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材料四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闽西历史》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与材料四的关系。
(4)依据材料四,写出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两个表现。
(5)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写出此时期民族交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022·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内容所体现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材料中改革者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点即可。)
(4)这一事件有什么作用?
21.(2022·湖北鄂州·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春秋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 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22.(2022·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依据所学知识谈谈“商君”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自《魏书·任城王澄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三中的“魏主”指的是哪位皇帝?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魏主”打算从平城迁都到哪里?根据材料三,诏令提出“宜改姓元氏”的理由是什么?根据两则材料,说出魏主迁都及“改姓元氏”的意图何在?
(4)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在历史发展中都起到过重大作用,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变得强大。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3.(2022·湖北黄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439年,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进行了迁都。孝文帝迁都之前,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改革。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7年级上册》
(1)北魏孝文帝迁都从平城迁到哪里?为什么要迁都呢?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记》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
材料三: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族 改为汉姓 鲜卑族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7年级上册》
(3)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4)你能说说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吗?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觉得该如何加强民族之间的发展呢?
24.(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楚、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摘编自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到战国的历史发展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摘编自彭丰文《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2)材料二认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
材料三:胡人政权的统治者中汉化最积极、最彻底的当属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他对反对派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甚至处死了坚持民族服装打扮的皇太子。他认为如果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生活习惯必须与汉人一致,血统上也应该推进鲜卑人的彻底汉化。
——摘编自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孝文帝这次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摘编自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4)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以史为鉴,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民族关系?
25.(2022·湖北宜昌·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汉食货志》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若有违犯,就免其官职。)
——《魏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对秦国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26.(2022·湖北恩施·七年级期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不断的交融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材料一: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都护”是西域地方最高长官,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的地方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术,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材料一中的图片体现了秦汉时期民族交融的几种方式,请加以概括。文字材料中的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提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
(5)经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27.(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两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列举两个这一时期从西部传入中原的物品。
(2)在北方边境秦汉政府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列举一例秦朝史实佐证。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图一、图二分别是改革中推行的什么汉化措施?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次改革的意义。
28.(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摘编自《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用武力征服中原后,少数民族贵族深知,要在中原站稳脚跟,一是必须采用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二是必须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提高本民族的主明,所以少数民族政权大多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
——摘编自孔详林《儒家思想在民族交融中的作用》
(1)据材料一,概述汉武帝关于儒学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目的。并任选一项措施说明其历史影响。
(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魏晋南北制时期”的历史知识,任意选择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武力征服中原”的史实,并阐述上述观点(提示:先列举史实,再说明其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的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败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选项D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A排除;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排除;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排除。故选D。
2.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年的官渡之战、208年的赤壁之战、383年的淝水之战都是古代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B项符合题意。260年的长平之战的双方是秦国和赵国,不是以少胜多战役,当时秦国军队是60万,赵国是50万,赵国战败。由此可知含有④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征集80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 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不当等因素,前秦军队被8万东晋军队在淝水之战中打败,留下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典故,D项正确;巨鹿之战是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进行争夺北方统治的战役,排除B项;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著名战役,留下了“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典故,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知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减少,说明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D项正确;“消失”、“彻底化解”和“趋于一致”的说法都过于夸张绝对,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时期,故A不合题意;秦汉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都城在建康,不合适洛阳,排除④东晋,①②③⑤都是以洛阳作为古都,所以答案选C。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魏蜀吴三国并立,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政权分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特别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C项正确;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是春秋时期的显著特征,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排除B项;经济繁荣,社会开放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三国鼎立、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三幅图所处的时代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政权分立。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推动民族交融加强,B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对应的是夏商周时期,A排除;题干反映了少数民族内迁,没有体现人口南迁,C排除;图片不仅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也反映了政权分立,D表述不全面,排除。故选B。
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表格表现了孝文帝改革中的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目的是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融合,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改革弱化了胡汉界限,没有强化等级,排除C项;姓氏改革的目的是促进鲜卑对汉文化的认同,不是为了续谱,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孝文这改革中将鲜卑贵族改为汉姓,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促进北魏对汉文化的认同,D项正确;加速姓氏改革并不是目的,排除A项;方便联系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其目的与强化等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内容很广泛,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说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C
【详解】分析选项可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中的胡乐即少数民族音乐,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能反映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C项正确;“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排除A项;B项与佛教的兴盛相关,排除B项;D项反映的是草原风光,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现象,这一时期“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各族人民错居杂处,食物、服装、用具等相互影响,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干主旨,且题干未体现儒学正统地位丧失、新的统一局面出现、政权分立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1) 秦国 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奖励耕织或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2)孝文帝。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若答适应北方民族大交融趋势或巩固统治亦可)。
(3)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4)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故①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②商鞅变法的性质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这符合了地主阶级的利益。③奖励耕织和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④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该措施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⑤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利益。
(2)
根据材料“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可知,“皇帝”指的是北魏孝文帝,494年,正式迁都洛阳。根据所学可知,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北方民族大交融趋势,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巩固统治。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表格显示的改革措施是改汉姓;除此之外的汉化措施还包括穿汉服、用汉制、学汉礼、提倡与汉族贵族通婚等。
(4)
根据所学可知,通过迁都、一些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5.(1)效果: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目的:巩固政权。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3)品质:积极学习先进文化,冲破旧思想、旧束缚的勇气,敢于创新等。意义: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
【详解】(1)依据材料一“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可知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依据材料二“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意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巩固政权;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3)依据前面的材料,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和魏孝文帝都是改革家、政治家,得出他们积极学习先进文化,冲破旧思想、旧束缚的勇气,敢于创新等品质;由两次改革的背景、影响,得出改革对我们现在改革的意义: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
16.(1)推行: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成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目的:弱化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影响: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因素:统治者的大力支持;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改革者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可得出,商君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弱化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改革成功的因素有统治者的大力支持;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改革者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等。
17.(1)铁制农具和牛耕。
(2)商鞅;建立县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3)北魏孝文帝;汉语的措施;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解析】(1)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
根据材料“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材料二“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建立县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
根据“魏主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臣”我们可判断出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由“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这项改革措施是说汉语。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创新的作用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18.(1)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汉化措施: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分析】(1)
西汉时期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
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局面,孝文帝进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有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19.(1)政权:①魏,曹丕;②东晋,司马睿。
(2)原因:深受汉族文化吸引、改变鲜卑族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等;
措施:迁都洛阳,颁布均田令,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移风易俗等;
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关系:材料三反映的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材料四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4)表现: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5)意义: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与科学的发展,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分析】(1)
政权:由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①所对应的政权是魏,它的建立者是曹丕;②所对应的政权是东晋,它的建立者是司马睿。
(2)
原因:由材料“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得出,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是深受汉族文化吸引,要改变鲜卑族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等;
措施:由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实行“汉化”的措施是迁都洛阳,颁布均田令,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移风易俗等;
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关系:由材料“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换注本郡”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由材料“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4)
表现:由材料“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可知,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表现是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5)
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与科学的发展,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20.(1)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2)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3)措施: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4)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分析】(1)
根据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根据材料二“汉族服饰佣”“鲜卑服饰佣”可知是南北朝时期,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2)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方面思考作答。
(3)
根据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可是是说汉语;根据材料二“汉族服饰佣”“鲜卑服饰佣”可知是穿汉服;根据材料三可知是改汉姓。
(4)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1.(1)铁器;牛耕。
(2)商鞅;确立县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3)孝文帝;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迁都洛阳任意一点。
(4)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解析】(1)
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结合所学可知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铁器和牛耕。
(2)
根据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结合所学可知“商君”是指商鞅;根据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结合所学可知内容是确立县制,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结合所学可知“魏主”是指北魏皇帝孝文帝。根据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结合所学可从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迁都洛阳中选取一点来回答“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的措施。
(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来回答改革创新的作用。
22.(1)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皇帝:北魏孝文帝。中心问题:材料二是迁都;材料三是改汉姓。
(3)洛阳。理由: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意图: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应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能与时俱进等。(写出两点且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1)
措施:根据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可知,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根据材料一“急耕战之赏”可知,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意义:根据材料一“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皇帝:根据材料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及材料三“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中心问题:根据材料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迁都问题;根据材料三“宜改姓元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改汉姓的问题。
(3)
根据材料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魏主”打算从平城迁都到洛阳。理由:根据材料三“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魏主认为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意图:根据材料二“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迁都及改汉姓的目的是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4)
根据材料涉及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要与时俱进等角度进行回答。
23.(1)洛阳;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2)说汉语
(3)弱化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4)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不同民族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学习,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互鉴。
【解析】(1)
根据材料“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94年北魏孝文帝进行了迁都。”可知,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根据材料“平城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可知,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2)
根据材料“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学说汉语的措施。
(3)
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弱化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加强民族之间的发展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不同民族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学习,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互鉴。
24.(1)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2)原因:西汉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汉武帝时期民族互动、认同的发展;史实:张骞出使西域。
(3)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意义: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4)民族交往交流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促进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平等、民主。
【分析】(1)根据材料一“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可知,春秋到战国的历史发展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2)根据材料二“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可知,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西汉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根据“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可归纳出汉武帝时期民族互动、认同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交往。
(3)依据材料三“为了促进鲜卑社会的汉化,他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将都城迁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带洛阳”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结合所学的知识,孝文帝这次改革的意义是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4)根据材料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可知民族交往交流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促进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以史为鉴,当今我们应该建立平等、民主的民族关系。
25.(1)商鞅变法;改革作用: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分析】(1)
根据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改革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
根据材料二“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魏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6.(1)战争、和亲、友好交往、行政管辖等(答对3点即可)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推动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与各族之间的民族交融。
(2)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少数民族:北方各族人民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北方各族人民开始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汉族: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历史;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
(5)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派兵反击;和亲;设置机构(行政管辖)。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和睦相处。材料中,秦与匈奴之间处于敌对状态,为了抵御匈奴的修建了长城,而汉朝时则有和亲,公元前1世纪,王昭君请嫁匈奴,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从此汉匈两族人民友好相处,百年来再也没有发生战争。有行政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2)
据材料“‘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语,与汉族联姻。
(3)
根据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可知,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表现北方各族人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北方各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4)
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可以看出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根据,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我国民族关系虽然偶有战争,但发展的主流是和睦相处、友好交流;民族平等,友好交往。
(5)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7.(1)丝绸之路的开通(或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或张骞通西域)
从西域传入的物品: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等(其他符合史实和题意的即可,任答两种即可)
(2)匈奴;秦朝为抵御匈奴南下修长城或秦朝派大将蒙恬带兵抵御匈奴
(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用汉语;改汉姓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分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人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两个这一时期从西部传入中原的物品,如,从西域传入的物品有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将战国时期各国在北方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条“万里长城”,秦朝时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此在北方边境秦汉政府主要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不断;如秦朝为抵御匈奴南下修长城或秦朝派大将蒙恬带兵抵御匈奴。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等。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图一、图二分别是改革中推行的用汉语、改汉姓的汉化措施。由图三“胡人汉服”“汉人胡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服”的社会风尚,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8.(1)措施: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府设置太学和博士,儒士可以进入政府机构。目的:为加强思想控制,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影响是:政府设置太学和博士,儒士可进入政府机构,这提升了儒家地位,提高了人们学习儒家的积极性。
(2)主要观点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后,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其历代皇帝都重视学习汉文化。北魏孝文帝继位后迁都洛阳,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还主张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仁礼”治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推动鲜卑族接受汉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进步。
【解析】(1)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信息“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 《易》 《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可归纳出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根据材料一信息“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可归纳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一信息“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可归纳出:政府设置太学和博士,儒士进入政府机构。问题二: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了董仲舒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问题三:根据材料一信息“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可知,政府设置太学和博士,儒士可进入政府机构,提升了儒家地位,提高了学习儒家学说的积极性。
(2)
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少数民族政权大多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可知,材料二主要观点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后,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综上所述,北魏教文帝的汉化改革推动鲜卑族接受汉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