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刘禹锡的文学常识;
2、领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3、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朗读并背诵全诗;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作者介绍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诗回赠白居易。
写作背景
听读诗歌
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读准字音
凄qī凉liáng地闻笛赋fù
烂柯kē人
沉舟侧畔pàn
暂zàn凭píng杯酒
长zhǎng精神
文本分析
交代:
心情: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
现状:
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凄凉、痛苦、孤寂。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
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后人用此诗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表现诗人心胸豁达。
文本分析
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情感?
抒情—凄凉、弃置
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
比喻—沉舟、病树
点题—歌一曲、长精神
总结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辛酸愤懑
悲痛感叹
开朗豁达
坚忍不拔
名句赏析
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①此句用典,借向秀对稽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因政治改革失败而受害的战友王书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有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也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同时诗人以王质自比(或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贬谪的时间长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这两句话用向秀和稽康的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
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豁达的胸襟。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主旨:
习题巩固
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
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 )
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 )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一、理解性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
二、选择题: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解析】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