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6 21: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下图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议一议
1、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生长良好,为什么?
2、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
一片草原
一块农田
一个湖泊
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生态系统?
一个水族箱
一片森林
一块农田
一个湖泊
一群鱼
一群人
试一试:
一条河流
一个池塘的虾
生物圈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片树林中有哪些生物?


害虫

蘑菇
细菌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非生物部分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职能: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角色:生产者
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动物
职能: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角色:消费者
真菌
细菌
职能:能够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角色:分解者
地位: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等
资料分析
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
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腐烂的树干上长出许多真菌
1.左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三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会。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真菌——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被取食
被捕食
被分解
被分解
被分解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产物被吸收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下面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树叶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动动脑
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食物链表示方法:
写法要求:
1、从生产者(植物)开始。
2、以消费者(动物)结束。
3、箭头从被吃指向吃。
树叶

螳螂
黄雀
生产者
初级 消费者
次级 消费者
三级 消费者
练一练:请写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
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
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9条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如果植物体内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是相同的,你认为通过哪一条食物链,鹰获得的能量较多?
在食物链中,经历的环节越少,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如鹰),获得的能量就越多。
物质和能量逐级递减。
物质和能量单向流动。
分析思考:
图中红点表示排入水中的有毒物质,红点的多少表示有毒物质量的多少。
图中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
A→B → C → D → E
哪种生物体内的红点最多?那种生物体内的红点最少?
A最少,E最多。
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有毒物质难以分解,无法排出。
A
B
C
D
E
有毒物质逐级积累。
1.在草原上,兔吃草,狐狸捕食兔。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吗?
  兔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会减少,狐的数量会增加。
2.兔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不会无限制地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3.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4.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是,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场还会维持原状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草原会被破坏,最后可能变成沙漠。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不同。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否相同?
如果这两个生态系统中兔子同时被猎杀,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食物关系越错综复杂,各种生物的数量就越稳定,抗破坏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课堂小结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1.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A.大米 鼠 蛇 人
B. 阳光 青草 蛇 人
C. 青草 鼠 蛇 鹰
D. 营养物质 鼠 蛇 鹰
C
巩固练习
2.下列能完整构成食物链的是 (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狐狸吃兔子,兔子吃草
D. 猫头鹰捕食田鼠,狐狸也吃田鼠
C
3. “牧草 →野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A.鹰 B. 蛇 C. 野鼠 D.牧草
D
A. 水草 B. 虾 C. 鱼 D. 鱼鹰
4. 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C
5.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A 呼伦贝尔大草原 B 青海湖
C 人工蔬菜大棚 D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
6.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的种类总是维持相对稳定
B、毁林开荒可以增产粮食,也能维持生态平衡
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
D、益鸟能维持生态平衡,害鸟则破坏生态平衡
C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食物链
B C
D
A
E F
G
6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