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周末培优测试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D
B
C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A
A
C
B
D
D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CO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Na2CO3+Ca(OH)2=CaCO3↓+2NaOH
22、(1)不能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使Ca(OH)2析出
(3)会 (4)A=C>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1)催化剂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MnO221cnjy
(3)2H2O2===2H2O+O2↑ Ca(OH)2+CO2==CaCO3↓+H2O
24、(1)50% (2)冷却热饱和溶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9、(1)NaOH溶液 干燥气体
(2)稀H2SO4 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让丙中溶液缓缓流下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b
H2SO4+Na2CO3═Na2SO4+H2O+CO2↑;21cnjy
(3)B
解析:(1)根据该题的实验目的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判断先分离出一氧化碳,再分离出二氧化碳,就需要先将二氧化碳吸收,在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而干燥气体要用浓硫酸;
(2)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分离出了一氧化碳,要将二氧化碳分离出,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只能用稀硫酸,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操作时关闭a,防止气体从a逸出,打开b,让丙中溶液缓缓流下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b,使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
(3)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所以采用B装置测定一氧化碳的体积;
30.(1)氧气 (2)见下图。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改变光照强度;植物的数量;水的温度等
(4)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很微弱,放出的氧气不能形成气泡。
四、分析计算题(31题6分,其余每题8分,共30分)
32、(1)4.7 (2)密度
(3)解:m=G/ g=4.7N/10N/Kg=0.47Kg;
F浮=G空-F水示=4.7N-4.1N=0.6N;
33、(1)定量 (2)1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解:t=Q/I=1500mAh/100mA=10h
答:可用10小时。
34、解:(1)设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为x,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21cnjy
106??73????44
x??y×7.3%??8.8g?
106/x=73/y×7.3%=44/8.8g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走进满分:九上科学周末培优测试1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
说明:1、本卷总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90~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Zn-65
3、g=10N/Kg。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中有一个与其它三个有本质的不同,它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天空中云形变换 C.燃放烟花 D.古画纸张变黄
2、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
A、活性炭 B、石蕊溶液 C、无水硫酸铜 D、淀粉溶液
3、在①Cu、Mg、Si、Hg ②CO2、CuO、P2O5、H2O ③HCl、H2SO4 HNO3、Na2SO4 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Si、P2O5、、H2SO4 B.Hg、CO2、HCl C. Si、CuO、Na2SO4 D.Mg、H2O、HNO3
4、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人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21cnjy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5、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B C D
A.稀释浓硫酸 B.O2的溶解度曲线21cnjy
C.浓盐酸露置空气中 D.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6、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 )
A.Zn B.BaCl2 C.CaCO3 D.NaOH
7、m克a%的烧碱溶液与n克a%的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仍为紫色,则m和n的数值关系正确的是( )
A.m=n B.m>n C.m8、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9、下列物质加入到无色酚酞试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
A.CaO B.MgO C.Cu(OH)2 D.NaCl
10、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21cnjy
11、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12、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稀H2SO4
BaCl2溶液(少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Na2CO3
13、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21cnjy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4、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乙>F甲>F丙 D.F丙>F甲>F乙
15、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象很 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生了光的反射 21cnjy
C.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
16、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
A.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17、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许多蛔虫卵,若目镜不变而物镜由低倍镜(10×)换成高倍镜(40×),此时视野明亮程度和视野内蛔虫卵大小的变化分别是( )
A.变亮、变大 B.变暗、变大 C.变亮、变小 D.变暗、变小
18、“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
A.春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中秋节
19、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2Ba4Cu6O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
A.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B.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C.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21cnjy
D.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20、在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将一个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可直接测量的问题,如在测量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将它转化为比较电磁铁能吸引细铁屑的多少。分析以下各实验:
①比较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转化为比较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小;
②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时一般采用粘胶玻璃纸收集,然后把它放在投影仪上,使尘埃的映象投影在银幕上再统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比较几种物质t℃时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可以转化为t℃时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能溶解这几种物质质量的多少。21cnjy
其中也使用了上述方法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 互反应的关系如图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来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 __。
(2)根据上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请写出能制取烧碱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2、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21cnjy
(1)A中的试管 (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 (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23、A、B、C、D、E、F、G为六种初中科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化学反应都据别相应反应条件且均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 21cnjy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实验室检验气体D 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它能否使
(3)请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
24、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要除去硝酸钾晶体中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 的方法。
25、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微溶于水;而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发生反应;H20+3NO2==2HNO3+NO。现将一支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滴有石蕊试液的水的烧杯中(如图),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下图是某科学活动小组设计的研究种子呼吸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发现导管内液面上升,请简要解释原因 。
(2)如果用50g 的固体氢氧化钠能配制这样的氢氧化钠溶液 mL (此溶液的密度为1.25g/mL),它能吸收瓶内气体 g。21cnjy
(3)种子能否在此实验装置中萌发成幼苗?简要陈述理由 。
27、如图,电源电压为4伏,且保持不变,虚线框内的电路中,接有两个相同的电阻R。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安。
(1)开关S断开时,电路的电阻是 欧;
(2)在虚线框内画出一种可能的连接电路,并连接在原电路图上。21cnjy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8、铜丝表面上常有一层氧化铜,某同学于是把该铜丝放到稀硫酸中浸泡一会,很快铜表面的黑 色氧化铜就没有,该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在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另取纯的氧化铜粉末做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 进行实验II和III,在III中应加入
(4)探究的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II和III所用的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另一种常见物质是
29、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2C2O4 === CO2↑+CO↑+H2O。现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的开关)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21cnjy
(1)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甲中盛放的试剂为
乙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2)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的试剂是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从上图A、B、C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0、用一只大的玻璃缸,装上水,在缸里放几株水生植物,并用沙子固定,用漏斗把植物罩住。在一支试管里注满水,把试管慢慢倒过来罩在漏斗上,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试管。给予人工光照,在不断改变灯与植物的距离下进行测定。记录植物放出的气泡数,结果如下表。
灯与植物之间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ltX
气泡数(个/分钟)
16
13
8
6
5
4
3
2
1
O
(1)在灯光的照射下,植物放出的气体是 。21cnjy
(2)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和植物放出的气泡数之间的关系(画在下方空白处)。
(3)如果要改变气泡产生的速度,除了改变灯与植物之问的距离外,你还有什么方法?
(4)在实验中,当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为100cm时,虽然植物仍在进行光合作用,但却看不到气泡产生,为什么?
四、分析计算题(31题6分,其余每题8分,共30分)
31、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21cnjy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根据上表数据,可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秒;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请在如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υ-t图像。
32、小莉家中有一金属块,不知是什么金属。恰逢学校举办科技周,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然后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问:
(1)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 牛。
(2)小莉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初步判定这是金属铁。她是根据 来判定的。
(3)利用弹簧秤上的示数,除了能求(1)中金属块重力外,你还能求出有关金属块的哪些量(至少算出两个,并写出计算过程)? 21cnjy
33、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先测得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0V,然后将一只定值电阻R接在电池组的两端,测得R两端的电压为2.7V(如图所示)。
此时他发现了问题,接在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小于3.0V,0.3V的电压哪儿去了呢?对此现象。他提出了这样的猜想:电池内部可能有电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电池内部的电阻与这个定值电阻相当于串联,于是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①先用电压表测得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0V;
②然后将一只阻值为14欧的定值电阻接在电池组的两端,测得该电 阻两端的电压为2.8V;
③再用另一只阻值为29欧的定值电阻接在电池组的两端,测得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9V。21cnjy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他分析了测得的数据后认为,原先的猜想是正确的。问:
(1)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实验。(填“定性”或“定量”)
(2)电池组内部的电阻R0的阻值为 欧。
(3)如果该电池组的容量为“1500mAh”(毫安·时),若电路中的电流为0.1A,从理论上计算,电池组的能量全部耗尽需多少时间?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4、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含有少量的NaCl.21cnjy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1)计算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消耗盐酸的总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表为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所配制的混合液中分三次逐滴加盐酸后,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经查阅资料知:Na2CO3+HCl=NaCl+NaHCO3(1);aHCO3+HCl=NaCl+H2O+CO2↑(2)
已知:反应(1)完全后,反应(2)才开始.21cnjy
①请完成表格中未填的部分.
实验次序
每次产生的CO2的质量(g)
第一次先逐滴加盐酸100g
第二次再逐滴加盐酸100g
8.8
第三次再逐滴加盐酸100g
0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CO2质量(纵坐标)与所加入盐酸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