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物质的除杂或净化) 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物质的除杂或净化) 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6 22:3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除杂或净化
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的 实验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中
B 除去FeCl3,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粉
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D 制取硫酸铜 向硝酸铜中加入硫酸
2.下列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aCl(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FeCl2溶液(CuCl2溶液) 加入适量铁粉
C CaCl2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
D Na2SO4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过量硫酸溶液
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组别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aCl溶液 MgCl2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CaCl2 CaCO3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
D Zn(NO3)2溶液 AgNO3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大量的水后过滤
B.现有KOH、稀HCl、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C.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D.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
5.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错误的是(  )
A.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既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还可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Cl2
B.实验操作Ⅲ要用到的实验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C.每次操作均充分进行,对实验结束后的NaCl溶液结晶,得到的NaCl质量将会比原来多
D.如果加入稍过量的NaOH、BaCl2试剂,改变这两种试剂加入的顺序会影响实验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物质 操作
A 鉴别 Na2CO3和Na2SO4溶液 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B 除杂 CuSO4溶液中混有少量H2SO4 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C 分离 铁粉和铜粉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D 制备 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水中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及杂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CO(CO2) NaOH 溶液 将气体通过 NaOH 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B NaCl 溶液(Na2CO3) Ba(OH)2 溶液 加入适量的 Ba(OH)2 溶液,过滤
C KCl(MnO2) 蒸馏水 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aOH(NaCl)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蒸发结晶
8.下列关于物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KOH溶液中的K2CO3 滴加适量的Ba(OH)2溶液
B 除去FeCl3,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粉
C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 加入过量的盐酸
D 除去CO中少量的CO2气体 通过澄清石灰水
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① 鉴别厨房里的白酒和白醋 加纯碱
② 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水和蔗糖水 品尝味道
③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④ 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加适量稀盐酸溶液
A.① B.② C.③ D.④
10.表中所示买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通过足量的NaOH和CaO固体
B 除去碳粉中的铁粉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HCl中的少量H2SO4 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Na2CO3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11.为了除去实验室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
(3)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2.在除杂质的操作中,为了将杂质完全去除,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为了除去 NaCl 样品中混有的少量 Na2SO4和 MgCl2,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提纯 NaCl的流程如图所示:
(1)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 试剂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溶液 M 中所含有的阴离子有_________。
(3) 某同学用提纯得到的 NaCl晶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在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________(填 “大”或 “小”)。
13.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g样品进行检验,可供选取的装置如下图。其中,丙装置中装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丁装置中装浓硫酸,戊装置中装水。(提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右到右组装排列为(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较准确地计算“含量95%”是否真实,该实验除称取样品质量外,还要用天平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3)若乙装置中加入浓盐酸,会是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4.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___________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没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_______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某种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的硫化钙(硫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金用这种大理石、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等器材制取,并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请回答:
(1)若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
(2)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以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①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的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②如图装置中,B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
A.火碱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③如果B物质失效,并用如图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答案
1.C 2.D 3.A 4.B 5.D 6B 7.A 8.B 9.A 10.A
11. 引流 MgCl2和Na2SO4 NaOH+HCl=NaCl+H2O
12. Mg2+ Na2CO3 、Cl-、OH- 小
13. 乙、丁、丙 实验前后丙装置的质量 偏大 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偏大
14. 气泡 NaOH、Na2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变红 引流 大于
15. 胶头滴管 HCl、H2S和水蒸气 ACD 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