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复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力与运动 ( 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暑假复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力与运动 ( 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6 21: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 年 级:初二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建议5min 1.(2019 益阳模拟)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物体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2.(2018秋 遵义期末)下列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①用力捏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物体自由下落时越来越快
④汽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弯 A.只有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只有②③
建议5min 建议90min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梳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地面上物体的“自然本性就是”静止的,要维持物理运动就要必须给它施加力。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发现(如图所示):当小球从左侧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的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下落点几乎______ 的地方.假如右侧斜面变成水平放置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小球将为了达到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一直______ 下去 牛顿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作用的时候,它将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对牛一定律解读: 外力:指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变成物理表达式:F合=0。 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精讲】 例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例2. 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该物体将(  ) 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B.立即静止C.改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确定其运动的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 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当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会(  ) A.竖直掉下来B.静止在该点C.任会掉在b点D.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2. 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B.汽车匀速转弯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苹果从树上落下
知识点二(惯性) 【知识梳理】 一、 惯性 惯性:物体总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________。 对惯性解读: 1、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称为“惯性作用”。 2、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与自身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柄具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
例2. 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  ) A.此乘客的前面B.此乘客的头上C.此乘客的后面D.此乘客的左侧
【课堂练习】 1. 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D.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3,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知识点三(力学) 【知识梳理】 一、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1)二力方向相同 F合=F1+F2 (2)二力方向相反 F合=F1-F2 补充: 共作用点但不在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简单了解锐角,直角,钝角二力合成方式,初中生要掌握“二力为直角形式”的合成,合力的大小满足勾股定理)。 受力分析:a,确定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只考虑所有受力,不考虑主动施加的力。 b,受力分析顺序:重力,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外力。 c,根据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列出物理表达式。 力既然能合成,就能分解。但合力和分力都是效果力,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为的,所以直接不能参与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法:“二力为直角形式”的合成 力的分解法: (1)按力的作用效果 在两个垂直方向,进行分解,使两个垂直方向合外力为零,即:Fx=0,Fy=0 二、力的平衡.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或一对平衡力。 “一对平衡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 4、摩擦力图像问题. (1)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动摩擦力又包括滑动摩擦力和和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两个紧贴的在一起且相对静止的物体,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滑动摩擦力方向: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公式:F= μ* FN 而静摩擦力大小是需要在具体的平衡状态下,进行受力分析后进行求解。 【例题精讲】 例1.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铁球放在竖直的轻质弹簧上,铁球从弹簧的顶端A处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并压缩弹簧依次到达B、C位置,到达B位置时小球速度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速度为零。已知AC之间的高度差h,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 位置时铁球受到的合力为0 B.在 B 位置时铁球受到的合力为0C.在 C 位置时铁球受到的合力为0D.从 A 位置到C位置合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例2. 如图,当右端挂5N的物体A时,重力为20N的物体B在平面桌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再施加的力为(  ) A.水平向左,5NB.水平向左,10NC.水平向左,15ND.水平向左,25N
【课堂练习】 1. 如图是小君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越大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2.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4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10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 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10NB.30NC.40ND.0N
3、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是400N,合力是10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 A.600NB.1400NC.600N或1400ND.无法确定
4、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下列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B.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D.在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6、甲、乙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建议10min 1、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内的旅客突然发现(俯视图)小球沿如图所示的虚线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2、 3、如图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到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现将下面绳子剪断,过了一段时间后,上面绳子对木块的拉力F1ˊ大小为(  ) A.F1-F2B.F1+F2C.F1-GD.F2+G
4、以下关于体育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引体向上时,静止挂在横杆上的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垫排球时,排球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D.跳绳时,小明到最高点速度为0
5、如图,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的合力大于0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物体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A.(1)和(4)B.(1)和(3)C.(2)和(3)D.(2)和(4)
7、如图甲所示,重为6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2s内拉力F=10NB.在2-6s内拉力F=10NC.在2-6s内铁块所受合力为10ND.在0-6s内铁块通过的路程等于12m
8老王推铅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推出的铅球在刚离开手的瞬间,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球将(  ) A.在空中静止B.竖直向下掉C.斜向上直线运动D.先向下运动在竖直向上运动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NB.当t=3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7NC.4-6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为2ND.2-4s内,物体的惯性保持不变
10用水平拉力F拉着一木块在光滑的桌面上向右运动达到0.5m/s时,拉力F开始逐渐减小,木块的速度将________(填“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或“不变”)。 建议5min 课后作业 1、你知道吗?体育训练处处都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练排球--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立定跳远--人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掷实心球--在最高点B时若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实心球会竖着下落D.800m测试--到达终点时人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有惯性
2、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3、小红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墙,会被墙向左推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先对墙施加了推力,然后墙再对人施加推力B.墙对人的推力大于人对墙的推力C.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为(  ) A.10N、0N B.0N、10N C.20N、10N D.10N、10N
5、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匀速向上爬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f1,匀速滑下时所受到摩擦力为f2,则(  ) A.f1方向为竖直向下,f2方向为竖直向上B.f1方向为竖直向上,f2方向为竖直向下C.f1方向为竖直向上,f2方向为竖直向上D.f1方向为竖直向下,f2方向为竖直向下
6、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或不受力时,物体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的运动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1s时,和t=3s时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2N 6NB.2N 4NC.0N 4ND.0N 0N
8、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物块A,当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的拉力为F1(F1≠0)时,物块A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2,物块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1(N1≠0),水平地面对物块A的支持力为N2.已知物块A受到的重力为G,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压力N1与重力G的大小相等C.压力N1与支持力N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拉力F2与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9在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老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并建议让研究的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小桂用木块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小林选用小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1)为了减小与桌面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则甲、乙两种方案中选择_________方案更佳。
(2)在乙实验中,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时,发现小车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
(3)小林还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两小车静止,当他用剪刀将两小车间的连接线剪断后,小车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保持平衡,可见:相不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
(4)如图丁,小桂尝试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进行研究:在右边绳端挂1.0N重的钩码,然后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左水平匀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从而得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这结论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此时若让木块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_________N。 10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者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实验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上水平路面时具有_____。
(2)试验中,换用不同粗造成度的毛巾、棉布、木板做水平面,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起始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_。
(3)进一步推断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_____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